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第976章 五年开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运河一事我的意见就是这样,要么开凿迦运河,要么就是海路,胶莱运河断不可行。”

魏广德直接亮明自己的态度,也不想妥协了。

差点被张居正卖了,这时候要不强硬些,以后还不知道被张居正怎么拿捏。

想想他和冯保办的那事儿,魏广德心中不由来气。

假装自己不知道,憋的好难受。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张居正也生气了,大声指责答:“朝廷现在没有财力开挖迦运河,那只会劳民伤财。

开挖迦运河,要征集多少民力,如此之多民众汇聚一地,再有你之前所谈改革钱法,我不得不怀疑你居心叵测。”

“我居心叵测,我有和居心。”

听到张居正指责,魏广德当即质问道。

“你一意恢复海运,再有革钱法和修运河,都是仿前元旧事,就是居心叵测。”

张居正当即说道。

听到这里,魏广德忽然心里一沉。

如果是后世的魏广德,自然不知道张居正这些话里的含义。

可是到了大明朝,他也读了好些年书,知道许多历史。

张居正的话,貌似真理论起来,他魏广德还真有些洗不干净的嫌疑,那就是前元余孽,因为他的执政思想怎么看怎么有点元朝执政者当时的影子。

元朝政权自元太祖忽必烈公布《建国号诏》,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之意,正式建国号大元,在忽必烈死后皇帝更换频繁,国祚虽只有九十八年,可却经历了十一个皇帝,其中忽必烈自己就占了二十四年。

元朝政权虽然短暂,但是也经历了历代王朝由盛转衰的过程。

到了元朝中后期,由于皇权争夺,元朝统治阶级的力量本来就遭到削弱,又有统治阶级贪污腐败,贿赂公行,元朝贵族和地主阶级大量兼并土地,广大农民失去土地。

百姓生活极为困苦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统治集团的利益,保证无节制的奢侈用度,还对百姓征收高额赋税,但即便如此,依旧迎来了元朝财政的困局。

为了解决困局,当时元朝丞相拓拓进行变法,而变的恰恰就是钱法。

当时的社会危机而言,经济与财政危机确是元王朝的心腹之患,脱脱复相后,为了让垂亡的元王朝起死回生,不计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的激化以及吏治腐败、行政运转不灵等问题,直接处理经济与财政问题。

至正十年,由吏部尚书偰哲笃、左司都事武祺建言变更钞法,其主要方案是印行新式交钞,俦至正铜钱,以交钞为母、铜钱为子,一贯交钞可兑换铜钱千文。

同时,原有的中统钞、至元钞、历代铜钱仍可通用。

元代钞法基本上实行的是银本位制,钞银之间有相对稳定的兑换比率,所以,尽管此前多有多印滥发之弊,但毕竟未脱出基本的货币规律,还在社会可承受的范围内,钱法还算行得通。

偰哲笃等人的建议则是取消了银本位制,以只是价值符号的交钞为本根,使纸币的发行失去了价值基础与制约,再加上同时流通若干种货币形式,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整个王朝货币体系的大崩溃。

此变法进行仅一年时间,民间就基本上已经不再流通纸钞,而是以钱币或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变钞法前,元王朝每年印造数多为百万锭左右,变钞法后即加至二百万锭左右,到至正十五年印钞数已高达六百万锭。

无节制滥伐交钞带来物价飞涨,币制混乱等一系列危害,以至整个元朝货币体系的崩溃。

新钞法发布后,脱脱即要有关大臣计议黄河决口问题。

自至正五年河堤溃决至此已五年有余,对整个黄淮地区的影响十分严重,但朝臣们对这一问题却难以达成共识。

漕运使贾鲁主张重修堤防,使黄河复入故道,其他朝臣多持异议。

顺帝命工部尚书成遵、大司农秃鲁前往决口处巡视,两人于至正十一年初遍访决口所及地区,行程数千里,深知沿岸民众情绪及社会之不安定,返朝后力主不可修河。

即便遭到反对,脱脱依旧坚持己见,奏请顺帝,任命贾鲁为工部尚书,又使其兼总治河防使,总领治河事宜。

为了治理黄河,至正十一年四月,顺帝诏开黄河故道,发黄河南北民丁十五万及庐州等地的军队两万,修复决口堤防,加固北岸堤防,至十一月,便使黄河水完全归入故道,治河取得了成功。

可以说,贾鲁治河之策与脱脱治河的决心都是正确的,尤其是脱脱治河之动机是利国利民的,但他没有客观地分析民众与社会的承受能力,使治河之盛举行之非时,不幸被成遵言中,直接引发了韩山童领导的红巾军大起义。

韩山童出身于佛教支派白莲教世家,顺帝时成为北方白莲教主,在黄淮地区的下层民众中有很大的号召力。

此时韩山童与刘福通等人借传教为名,暗中准备反元复宋的宣传与鼓动。

他们在得到元王朝要修治黄河的消息后,即派人凿刻了只有一只眼的石人,上面刻有“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十四个字,埋入修河必经之堤段。

同时,又唆使信徒们四处散布民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至正十一年四月下旬,治河民工挖出独眼石人,消息通过河工迅速扩散到各地,为大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月,韩山童、刘福通等人聚众三千人,在远离河工的颍上祭告天地,誓师起义,其口号是:“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他们打出了反元复宋的旗号,号“香军”,由于起义者均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

由此也揭开了元末群雄逐鹿的战争,而最终的胜利者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后世人多以为元朝是修黄河把王朝搞没了,其实元朝当时的黄河河工还是很成功的,十余万人聚集在一起也没有发生大的动乱。

只是在赈灾过程中,各级官员大肆贪污赈灾钱粮,真正到老百姓手中的钱粮,已经所剩无几。

百姓看到了朝廷的态度自然是不愿意接受的,而且反抗情绪极强,在这样的情绪带动下,许多百姓都认为元朝皇帝毫无仁德之心,应该推翻。

在民谣的煽动下,又有韩山童聚众举起反旗,这才让元末各处狼烟四起,烽火遍地。

魏广德也没发觉到他把行海运、革钱法和修迦运河凑到一块,看似还真有些像元朝的统治方式。

此时被张居正点出来,魏广德一时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好在此时吕调阳又发声了,才打破了眼前的尴尬。

“首辅大人,我看次辅只是就事论事,虽然我不知道革钱法是什么意思,可我相信魏阁老没有坏心思,都是为了朝廷着想。”

听到吕调阳的话,张居正看了眼魏广德,这才面色稍缓,说道:“我知道善贷不是这样的人,只是这些事儿凑到一块去了,难免不让人多想。”

这时候,魏广德知道自己也要说话了,不然非被张居正坑死不可,于是开口说道:“修河之事,可不是我提出来的,是首辅大人所思。

我是反对修河的,只是在首辅大人提出开胶莱运河一事上反对,而是支持工部早年就提出过的迦运河。

这和前元黄河河工可不是一回事,首辅大人若将其混为一谈,善贷可也不服。”

没敢等张居正开口,吕调阳就急忙插话道:“我记得早年间是有这么个动议,不过因为耗费财力太大被废置了。

今日听善贷所言,这迦运河就可以解决漕运问题?”

幸亏今日有吕调阳在,他也算个实务派,所以希望把大家商议的话题引回正轨。

“这迦运河起自邳州,利用附近大、小迦河水系贯通南阳新河,就是隆庆元年完成的河工。

只是当时商议河道之时颇多掣肘,所以朱尚书选择了比较中立的方案,只是将新河东移,远离黄河,这样可以保证在黄河泛滥之时不受水患影响。

但是黄河过徐州段,终究是一个大大的危害,近些年决口多在此段。

之前首辅大人找我商议,提及胶莱运河时,因当时我不在朝,所以不清楚情况,找工部询问过此事,才忆起有这么个事儿。”

魏广德这会儿叔大也不喊了,直呼首辅大人,可知心中也是有气的。

被人扣帽子,还是大明立朝百多年后,能不气吗?

“就是说工部有意绕过徐州建新河?”

听到魏广德是在工部知道的消息,吕调阳急忙追问道。

“工部的意思,要保运河畅通,唯有开此新河。”

魏广德说到这里略一停顿,想到当时和朱衡商议,于是接着就说道:“此段河道长约三百里,开凿起来确实费时费力,所以我和朱尚书当时商议时就有意,将此河工列为五年完成,而非之前大征民力,抓紧时间尽快完工。

如此,也可以让此巨额支出可以分数年拨付,对朝廷财政不够成太大压力。

分五段开凿,则不须动用附近民力,仅地方上民夫即可,农忙时民夫放归家中耕种,只在农闲时发工开凿,对地方上影响也极小。”

“这么说来,此议可行。”

吕调阳听了魏广德的介绍,当即也动了心。

可以说在内阁里,真正支持海运的只有魏广德一人耳,其实吕调阳和张居正的看法相似,都担心大海行船的安全,并不愿意发展海洋事务。

实在是风险难料,既如此不如不碰。

在真实的历史上,虽然隆庆六年由高拱支持下,朝廷将每年海运漕粮十二万石定为永例,但是在次年,也就是万历元年,高拱被驱逐后,就因为福山岛漕船毁损一事罢停。

而在废除海运漕粮后,张居正也担心黄河水患再次阻碍漕粮北运,所以翻出被高拱自己放弃的胶莱运河之议。

可以看出,在历史上的万历元年,张居正除了提出考成法外,其他的作为多是在拨乱反正当初高拱的施政策略,几乎将高拱的国策全部废弃,又将高拱废弃之策全部搬出重新研究。

等魏广德注意张居正时,见他此时已经低头,似乎也在思考。

确实,朝廷一次性拿出数百万两银子开新河无异于天方夜谭,根本就支持不起这样的国策。

可若是将几百万两银子的支出分五年完成,一年几十万两银子,貌似又有可行之处。

张居正之前预算胶莱运河时,就是考虑朝廷拨付几十万两银子,山东地方筹集剩余差额。

虽然这样会造成山东百姓一年的赋税上涨,但一年时间完成胶莱运河后,商贸发展也会惠及百姓,还是之后无数代,也算是功在千秋荫庇万代的大好事。

不过魏广德提议建新河的事儿,貌似更有利。

毕竟元朝就尝试过胶莱运河,之后废弃,高拱当初也派人实地查勘过,也是言不可行。

看见,胶莱运河开通确实有巨大的风险存在,这不是财政能不能负担的事儿,而是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就是走漕船。

倒是改运河,在邳州改航道的事儿听起来似乎风险更小些。

张居正既然关注漕运,自然知道绕不过去的就是徐州段,此处行船风险极大,史书中有“徐、吕二洪者,河漕咽喉也,自汉唐来,粮运皆避之”的说法。

“工部认为开凿新河道,避开徐州段运河,就能保漕运畅通?”

张居正此时也不想逮魏广德的小辫子,关键这些可以作为攻讦的借口,但说出来也得有人信才行。

大明快二百年基业了,还扯前朝,谁信啊。

倒是魏广德说五年开河,只召集沿河民夫利用农闲开凿新河的方式,确实很有吸引力。

“从南阳新河可知,只要运河避开黄河,航道就不会受到威胁。”

魏广德很直接的说道。

这点确实已经验证,当初朱衡主持的新河,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徐州段运河的问题,但这几年黄河水患都没有威胁到新河,这就是明证。

“给工部下条子,让他们再次辩论胶莱运河和迦运河之利弊,看到底哪头更合适。”

张居正毕竟是首辅,他更多的还是考虑国政。

虽然身边有人建议依旧维持原运河河道,发民夫筑河坝、疏浚河道,保持运河畅通,可黄河水患终究无解。

若是迦运河真能避开黄河水患,似乎也是可以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