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隆万盛世 > 第1085章 祖宗基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会儿我们再去看看周围警戒的情况,李锦说夷人在岛上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据点,也不知道我们的到来是否被他们发现了。”

邓子龙盯着东面的密林,有些担忧的说道。

“大人,要把我们派人悄悄向四周摸摸情况。”

那炮船船长小声建议道。

“你手下有熟悉森林,还懂斥候的人?”

邓子龙诧异问道。

“大人,我只是长在海边,熟悉水性才调进的水师营,可我之前是卫所的人,手下能没有几个做斥候的吗?”

那炮船船长拍着胸脯说道。

“王望高,你船上真有这方面的人?”

邓子龙一听就激动起来了。

要知道,当初俞大猷在沿海卫所宣布,可都是按照水性的熟悉程度选择的,毕竟招的是水师,不是战兵,根本就没考虑到陆战方面的需要。

除了炮手和少量弓手外,几乎全都是会水的,也没有晕船病症的人。

炮手和弓手适当放宽,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明军卫所里,炮手和弓手太少。

打炮可不是会装填,能打响就成,那得是会瞄准目标开炮那种。

弓手的情况也类似,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训练出来的。

鸟铳手倒是可以批量制造出来,而且相对简单。

拿着铁管对准敌人放就行了,毕竟使用鸟铳的距离也不会很远,所以直接对选拔出来的官兵进行训练就行。

不过,为了这些炮手和弓手,俞大猷没少和卫所的指挥扯皮。

毕竟,这些已经算是明军队列中的技术兵种,本来人就少,再被他要走一批,人家当然不会乐意。

至于斥候什么的,自然更没有考虑。

毕竟在还是,也是需要侦查敌情的,但那都是派船去,哪里会需要斥候这样的兵种去侦查。

所以,邓子龙此时听到王望高说他船上有他以前干斥候的手下,才会如此高兴异常。

实在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想什么来什么。

之所以没有考虑搜索四周,就是因为他考虑到手下没这方面的人才。

现在好了,有斥候出身的士兵,自然要用上。

“把人带过来,凡是做过斥候的,都带来。”

邓子龙大手一挥,就让王望高去找人,他就在这处临时扎下的营帐里等人过来。

没等太长时间,王望高果然带着两个人走过来。

和北方边军的斥候不同,王望高带来的两人身材都不高,看上去动作很是敏捷的样子。

邓子龙倒是不会因此就轻视他们,他在江西也带过兵,知道南边的斥候和北方是有不同的,并不是要那种身高体壮的,能骑马,忍饥挨饿,还能操弄各式武器的人,而恰恰就是这种敏捷性的。

“你们熟悉森林吗?”

邓子龙开口就问道。

“进军营前为了讨生活,做了三年猎户。”

一个稍微大点的青年当即答道,而旁边那个也是点点头。

“大人,他们和我是一个百户的,两个都是队伍了的弓手家庭,为了贴补家用,你知道的,大部分弓手其实也做过猎户,所以对山地和树林再是熟悉不过了。

他们俩,也是因为弓手身份才被召进水师大营里的。”

王望高介绍道,显然他和这俩人很是熟悉。

“你们习惯两人一组,还是可以分开行动?

当然,你们也可以从身边挑选其他人帮你们。”

邓子龙可不想耽搁时间,等两人行礼,通报姓名后当即就问道。

“大人的意思是.....”

没等两人开口,王望高先迟疑起来,不由得问道。

“我们要搜索附近,不止是东面,还有南北两个方向,包括靠近玳瑁城那边,看看林凤在那附近安排的岗哨。”

邓子龙看了眼王望高,当即解释道:“北边和东边,主要是搜索周围是否有当地人部族,还有就是是否有夷人在附近。

而南边,我要玳瑁城附近的地形图。”

说道这里,邓子龙稍微停顿后才开口说道:“如果要进攻玳瑁城,只从海上肯定不行,一旦林凤带人钻进林子里,我们在想要围剿他们就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搞清楚玳瑁城外围地形,利用地形优势建立营寨阻止他们东逃,将他们彻底堵在玳瑁城里。

海湾外面用炮船封港,林凤一伙人就插翅难飞了。”

“原来如此,我还说大人要如何进攻玳瑁城。”

王望高点头附和道。

“我们的主要差事儿,不是要马上剿灭他们,而是要神不知鬼不觉搞清楚情况,如果能拉来藩兵助战自然最好。

但是真要展开行动,最好还是等提督大人率大军赶来后最好。

那些准备,不过是防夷人先一步下手,围剿或者驱逐林凤回大明,那才是最麻烦的事儿。”

说到这里,邓子龙看着王望高笑道:“王百户应该知道提督大人一向的看法,那就是御敌于海上最好,陆战是下下之选。”

王望高闻言点点头,俞大猷他很熟悉,毕竟是福建卫所走出来的牛人。

嘉靖三十多年的时候就已经先后出任福建、浙江总兵官,负责剿倭战事。

那时候,浙江卫所所有的战船都被他调集到一起,组成了浙江水师抵御倭寇侵袭,也负责阻截倭寇外逃。

只是可惜,后来不知怎么就传出俞大猷通倭的罪名,然后被锦衣卫拿下,带回京城问罪了。

谁知道多年没听到消息,再次听到他的大名,就是带着江西卫所进福建剿灭张琏反贼。

那时候,王望高也才刚进军营,承袭家中武职成为百户。

两人差距太大,自然除了仰慕,根本都瞧不上一眼。

“大人,你看这样是否可行,让他们各选两个人,先从北面和东边搜索一番,打探敌情。

等两面都查探清楚,最后再对南边下手,这样也不容易暴露我们的存在。”

王望高提议道。

邓子龙当即就点头,不过眼睛看向那两人。

此事由他们来做,自然还要看他们的意思。

当然,作为长官,可以给他们下命令,但这样做的效果未必就好。

见到两人略微有些犹豫,毕竟选的两个副手都不通斥候,带在身边肯定是有风险的。

这里可不是大明,而是在距离大明千里之外的吕宋,可以说人生地不熟的。

要是发生意外,可就要老命了。

“此战过后,本官会保举你们各升一级,这只是你们做斥候的奖赏。

若是战场上立功,奖赏另算。”

俞大猷效仿戚继光的奖赏条例,对于战场上立功的将士给予丰厚的奖赏。

之前在大明周边剿倭,根据功绩,有功将士都得到了不低的赏银,那是实实在在拿到手里的。

也真是因为此,所以南海水师将士的士气很高昂,并不会因为被派出战就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在战场上发生意外,自己家就惨了。

是的,虽然是卫所军户制度,可不代表家中就一直有失灵家人补充进军营。

要知道,军户如果不入营当兵,等于就没了收入。

明初分发的那点屯田,早就被当官的想法设法弄走了。

至于方式,当然不会明抢,而是利用各家遇到困难的时候,用高利贷或者其他办法弄去。

这样的事儿,就算报官也没办法。

人家只是按照契约收回借出的钱财,不是抢夺财物,卫镇抚也不能说什么。

军户虽然被上官克扣的厉害,可总能有点进项,再有自家外出某点活儿,倒也勉强能活命。

毕竟是南方,山里的野菜和猎物,也是能勉强果腹的。

而入了水师后,官兵的情况就不同了。

虽然军饷依旧会被克扣,但已经没有在卫所时那么狠。

打仗立功还有奖赏,更是优于军饷那点微薄的收入。

其实,克扣军饷的人,倒不是俞大猷,他不在乎这点钱财。

而是各省、兵备道划拨来的军饷,就已经被漂没过了,他不可能自掏腰包给士兵们补上。

至于把事儿捅到朝廷里,那就更是开玩笑了。

真要到那时候,魏广德都未必能保住他。

至于下面将官有没有再克扣,俞大猷也只是提醒,别把士卒逼太狠了,战场上要是不卖力,或者直接把他们卖了。

所以,南海水师的官兵,拿到的军饷比例,应该是所有明军中最高的。

毕竟俞大猷也得靠这些将官指挥打仗,也不能完全断绝人家的财路。

这,或许就是他很无奈的地方。

放到以前,俞大猷是绝对受不了这样的制度的。

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官场的历练,他也知道,自己没法做什么,只能佯装不知罢了。

水至清则无鱼,只能说老祖宗的话,多少还是有道理的。

这下,两人得了邓子龙的承诺,终于是纷纷点头。

水师营将官的话,经过几次剿匪已经得到了将士们的认可。

还要答应给奖赏,打完仗以后那就肯定有。

做斥候,虽然不是直接给赏银,但若是自己能做到总旗,每月的军饷多少也会增加一些,这可是细水长流的事,不可细算。

若是和长官关系处好了,运作的好,说不定这个总旗就成为家传的职位。

是的,百户、总旗这样的低级武官,很大程度上是看卫所千户的态度。

当然,对于有世袭武职的,那就是另一回事儿。

不过大明的低级武官,只有很少的官职有世袭,大多数官职的权利,还是在卫所长官们手中,由他们去运作的。

应该说,当初制定制度的那些人,也是懂军的,知道得给下面的人一些灵活空间,培养自己人,才能指挥的动,如臂使指。

于是,两人很快就挑选了熟悉的士卒,带上武器跟着他们出营,开始搜索附近的情况。

......

京城,慈庆宫里。

偌大的大殿里,只有魏广德一个人孤零零站在其中,而上首,则端坐着两宫皇太后,侧面站着小皇帝朱翊钧。

魏广德此时微微低着头,躬身说话道:“太后,臣依旧坚持应派大军进驻吕宋。

太后或许不知,其实在永乐三年时,成祖太宗皇帝就曾经加封许柴佬为吕宋总督,统揽吕宋国军、政、财、文大权。

按说,此时吕宋就应该算我大明的一个行省了。

只是之后,正统元年,英宗皇帝年幼,担心下西洋耗费国库,所以暂时停罢。

而在国政稳定后,也曾数次想要重启下西洋的行动,但皆因财政和百官反对而告终,这才拖到天顺三年下旨停罢一切造作。

至此,永乐朝拥有的包括旧港、吕宋皆失。”

魏广德算是比较客气了,其实当时英宗皇帝朱祁镇在刚登基那会儿懂什么,不过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被当时的内阁三杨给忽悠了,才停了下西洋。

等后面懂事儿了,知道丢了祖宗基业,所以就想重启,但是百官反对太厉害,他也有了被俘的黑历史,终于还是拗不过群臣的反对。

至于百官为什么反对,自然是因为下西洋的成果就是带回来大量的香料等东西,而这些东西在财政困窘的大门,常常被用来当做俸禄发党。

一次两次,百官还感念陛下皇恩浩荡,可发的多了就变成了负担。

还得想办法把这些东西换成粮食,实在麻烦的很,自然就要选择反对了。

别以为英宗皇帝重启下西洋是假的,不说其他,就是已经被纳入大明版图的旧港的丢失,就是不得了的大罪。

若不是当初瓦剌在北边闹腾的厉害,要是晚上两年,大明的船队就已经再下西洋了。

“吕宋总督?”

陈太后愣了愣,好一会儿才问道。

“是,宫里应该是能找到旨意存档的,此事臣不敢胡说。”

魏广德为了让大明,或者是中国重新获得旧港和吕宋,也是煞费苦心,找到几乎全部资料,终于用许柴佬这个吕宋总督的案例,说服了包括顽固不化的葛守礼的嘴,让他点头。

明朝对祖宗基业看的很重,旧港和吕宋,又恰好挠到他们的痒处。

安南,当初是朝廷下旨放弃的,自然不算。

可不管是旧港还是吕宋,可都没有这样的旨意。

至此,朝中高官们,即便不支持魏广德,也只能是默认,而不再反对。

事情,也终于捅到慈庆宫里。

这次,就是两宫太后看过内阁奏疏后,专门找魏广德了解情况。

毕竟,此事他一直力推。

若是攻占藩属国,两宫太后断然是不会答应的,这太丢天朝上国的脸面了,也会让番邦不安。

可既然早就有总督管理的旧例,自然就另当别论。

“只是如今.....吕宋貌似落入夷人之手。”

陈太后终于还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