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从1983开始 > 第682章 新局面新策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的电影环境就像末日萧条,狼藉一片,只能整合资源,打造一座座巨无霸基地。

传统三大厂北影、长影、上影,外加一个西影。

以四厂为核心,以中影牵头,组建四大集团。这是田领导上任后,首先做的产业布局。

当然从后世来看,中影真正成了巨无霸,上影也不错,长影、西影没落。包括后来改企的峨眉集团、珠江集团、潇湘集团等等,皆是苟延残喘,淘汰于时代。

“两年前,我最想做的是院线改革,现在倒能缓一缓。我算看明白了,不到最谷底,那些保守派是舍不得改革的。

小许啊,你的《风声》给了他们不少活命的希望。现在一个个都照着《风声》去搞主旋律,起码还能折腾一年。”田领导道。

“哟,那怪我了。不过我同意您一点,凡重大改革,必内外因相加,才能势如破竹。

现在内因还没跌到底儿,有些人不知道疼。外因么,就靠您了。”许非笑道。

“中美还在谈吧?”吴孟臣问。

“谈,一轮一轮的谈,我也要参加。他们对电影很看重,老实说我真不想去,国家入世妥协,必会退让。

我都觉得自个是李鸿章。”田领导叹道。

“哎,李鸿章算奸臣算能臣?”

“他吧,他……跑题了跑题了!”

内部溃烂、中美入世谈判,这两点决定了电影彻底改革。

而即便在这种环境下,改革也必先试点。四大集团就是试水,如果成了,才能下文件推行。

麻烦的很,不是这月决定,下月就能搞定,中影集团直到明年初才成立。

其中有一点值得玩味,就是于东。

某些科普写“北影并入中影集团,于东失业下海,创立博纳”,纯属扯淡。于东追随韩三坪,在中影体系下还干过一段。

然后才下海。

当时“民企没有发行电影的资质”,但博纳偏偏在搞发行。而到2003年,广电下发《电影制片、发行、放映经营资格准入暂行规定》

“发行过两部电影片的,可以申请发行许可证。”

于是博纳和另外六家民企,拿到了第一批牌照。

很有意思吧,这说明啥?

还是先试水。

当然后来于东不跟韩三坪玩了,接受保利融资,成为一方大佬。

四人谈了很久,肉菜全消,酒却剩了点。

许非得到的信息是:要组建集团,院线先不动,民企发行可以低调搞搞。

田领导自然有专车,许非送窦守方回去。俩人以后在香港合作,关系又亲近一点,一路聊了不少。

末了窦守方忽道:“下次再来,应该就是五个人了吧?”

“对,五个人。”

“我看韩三坪不是久居人下之辈,老吴岁数也不大,初期或许合作无间,长了肯定闹矛盾。”

“老吴那性子你还不知道?当初就要辞职,被我劝下了。真到那时候,他拍拍屁股就走,还能落个高风亮节。”

“那倒是,老吴更像个商人。韩三坪性子强硬,可能更适合中影。”

…………

许老师一回来,公司就有了底。

虽说陈老板也很强,但性子不稳,指不定就变祖安人。

吃火锅的第二天,他便召集开会,道:“天下的宣发部门要剥离出去,单独成立一家发行公司。

取名橡果,由原主管担任总经理。”

大家七荤八素的,现在都是跟制片厂联合署名,发行也是借制片厂的名头,遂问:“广电允许民企发行了?”

“不允许,但也不禁止。”

“哦……”

众人明白了,原主管姓杨,问:“许总,我们发行费抽多少?”

“10%-15%。”

“还照以前的模式?”

“对。”

“哎呀,院线什么改革啊?”

“就是,我真想看看全国统一放映是啥场面呢?”

都很关心高层动态,他们大概是国内最懂电影产业链的人才,这东西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散会,许非又把冯裤子叫过来。

他捋了一遍今年项目,别的没问题,唯独这部《大腕》。

原始的故事,讲一位内地大明星死,广告商在葬礼上搞风搞雨。后来哥伦比亚投资,才改的那么国际范。

许非认为不适合拍,这片子2001年上映,有超强的预见性。

可如果在1998年上映,就不是预见,而是观众迷茫了。

01年房地产起势,98年还没呢;01年互联网爆炸,98年也没呢;01年flash技术成熟,98年还在完善呢……

早了早了。

这些剧本里还没有,很粗糙的一个故事。许老师直截了当,道:“创意不错,情节差点,往后压一压。”

“又压一压?”

冯裤子急了,道:“我好容易想个点子,再想可没有了……那我今年就没工作干了?”

“你不有《一声叹息》么?鞭挞了出轨行为,可以过审。”

“做贺岁片不合适吧?”

“谁说是贺岁片?连映四年,观众已经有点疲劳,我们今年不拍贺岁片。”

“那咱们……”

“《一个都不能少》《一声叹息》,两部够了。”

啧!

冯裤子砸吧嘴,行吧,反正有片子就成。

许非今年要缩紧内地项目,重心放在香港和好莱坞。

天下的导演配置,电影张国师、冯裤子,电视剧赵宝钢、管琥、孔升。每年约200集的电视剧、两部电影,加上外面接戏,足够演员消化。

张国师的创作精力一向旺盛,一部接一部。许非装不知道,他下个目标当然是《我的父亲母亲》,国际章的辉煌起点。

另有胡婧、曾璃、元泉、秦海露、刘晔,外加北电的陈昆,都是公司预定的。

一共33位,哦不,34位。

……

“巩丽!看这边,看这边!”

“啊啊啊,巩丽!”

京城春寒料峭,一场发布会却让媒体热闹起来,巩丽签约时代传媒,以后由时代负责经纪事务。

同时,她也成了继潘红之后,伊莲的第二位长期代言人。

“听说张艺某导演也跟时代有合作,你们同属一家公司不会尴尬么?”

“你征求过你丈夫的意见么?”

“你跟张导演联系过么?”

巩皇还没有后世那般洒脱,全程黑脸。主持人帮忙解围,道:“张导是以工作室形式与公司签的约,有自己的团队。

巩丽小姐签的是经纪约,二者根本毫无关系。请不要再提问不相关的问题,好了,继续。”

于是又问:

“你之前签的香港公司,为什么回到内地呢?”

“我当时想去外面发展,自然就签了香港公司。现在许老板诚意十足的让我回来,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其实没什么特别理由。”

“那公司有为你准备新作品么?”

“还没有。”

“那是否意味着,你放弃进军好莱坞了呢?”

“不一定,以后的事谁说的准呢。”

巩丽应付完记者,回到后台,见到许老板就突然很生气。

“你忽悠我签约,又没作品,我今年不工作了么?”

“有有,谁说没有,就看你想不想演。”

许老板呵呵呵,一脸慈祥。

(感谢新盟主,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