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宁作为一个音乐人,她太知道披头士音乐的价值了。
她从江阳处听到的流行音乐里,几乎处处可以找到披头士的影子。就不提那些外文歌,单华语歌里对披头士的借鉴和学习就不胜枚举。
江阳不懂。
但李清宁差不多猜到了,这披头士音乐绝对是划时代的作品。
相当于凭空出现,摆脱了旧的框架,消除了摇滚乐中黑人音乐的痕迹,用线性西方旋律取代了切分非洲节奏——这都是李鱼瞎猜的,大概就这么个意思,知道是披头士的出现,把音乐时代一分为二就行了。
在现实世界——
流行音乐则缺少披头士乐队,所以是许多音乐人经过了漫长摸索、突破和尝试,又相互融合,然后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这造成了两个结果。
江阳处听到的流行音乐,依旧在披头士划分后时代的阴影下。
而现实世界,因为缺少这么一根线,音乐创新是在肆意流淌的。
所以——
对于江阳而言,因为处处是披头士的影子,所以他可能觉得这乐队没那么牛。
但——
对她这个现实世界而言,披头士里面的许多音乐元素,有些是超前的,有些是落后的,有些是干脆没出现过的。
那还是很新鲜和很厉害的。
一旦发布,绝对的一石激起千层浪。
时光网想要授权的的话——
代价不是有点大,那是相当的大,大到李清宁想让她知难而退。
就在这时,李清宁手机响了一下。
她瞥了一眼,江阳来的消息。
于是——
李清宁边拿起手机,边说:“静姐,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江阳在聊天软件里说,他笔记本找不到了,是不是放家里了。
还有。
他从今天起要学画画了。
他现在买纸笔的路上,顺便给老师买杯咖啡:“我是不是得以咖代茶来个敬师礼啊?”
李清宁不由地笑了。
冯静深怕李清宁后面跟一个但是,趁李清宁笑,话停的机会,说道:“只要有的谈,条件不成问题。”
她早打听了。
李清宁已经为《摇滚少女》写好歌了。
冯静这趟来不是心血来潮,是有备而来,就凭《Let It be》的质量,他们相信披头士的作品差不了。
何况,这披头士乐队是李鱼根据江洋书里杜撰的伟大乐队推出来的。
冯静相信李鱼不会砸江洋的招牌。
合作这么长时间了,冯静这点还是有信心的。
她现在甚至可以肯定,能让李清宁这么会心一笑的,来消息的一定是江阳。
李清宁回过神。
既然静姐都这么说了,那她就让陈姐跟冯静详谈。
于是——
陈姐又带冯静去了自己办公室。
在出办公室时,冯静听见李清宁打了个电话:“喂,老公,笔记本没在家里,你放四合院了吧,又丢三落四的。还有,你怎么想起学画画了,老师男的女的…”
冯静心想:我就说是江阳这孙子吧。
陈姐:“静姐,我们是认真的,不是开玩笑的,待会儿别伤了和气。”
这是打预防针呢。
冯静让陈姐放心。
她今儿一大早过来,就是带着诚意来的。
“其实——”
陈姐推开她办公室的门,请冯静进去,“黑猪这首歌本来也应该是披头士的。”
“懂。”
冯静好歹是个音乐总监。
她一听那首歌就觉得跟《Let It be》一脉相承。
现在经陈姐这么一证实,她诚意更足了。
然后——
冯静坐下,接过递过来的茶,听陈姐一句话以后,放下茶杯。
“这我得回去跟领导们一起好好商量一下。”
冯静站起来。
她让陈姐说出来的头一个条件就吓到了。
然后——
她就告辞离开了。
陈姐:“诚意看来还是不太足啊。”
***
江阳挂了李清宁电话以后,向胡同尾的咖啡馆走去。
在老莫答应教江阳画画以后,好学生妈妈就带着他去四合院见江阳了。
相互介绍以后,老莫就以要教江阳画画为由,把好学生妈妈支走去打酱油了。
可——
江阳也没作画工具。
他只能出来买。
在买好以后,他打算买几杯咖啡,向自己的老师意思一下。
他进了咖啡店。
店里依旧人不多,店主在发呆,还有那个年轻人坐在露台的座位上写东西。
不过——
江阳常坐的那个位子是空的,年轻人没去坐。
江阳点好咖啡,掏出卡付账。
因为咖啡点的有点多,不止有老师的,还有石头他们的,卡上钱肯定不够。
然而——
就在江阳打算用手机支付会员卡余额不足部分时,他见店主一刷卡,支付完成!
接着。
江阳看着消费凭证,陷入了疑惑中。
他消费了两百多。
他记得卡上只有一百多的啊。
他不由地问店主:“我卡上的钱是不是变多了?”
店主:“没有啊。”
江阳:“我记得我充一百送一百——”
店主:“是充两百送一百吧。”
江阳:“是吗?”
店主:“对啊。不然,你这两百多,岂不是充一百送两百,我又不是傻子。”
“是哈。”
江阳被说服了。
可他明明记得是充一百送一百的,难道他出现幻觉了?
“对了。”
店主从柜台的抽屉里,取出一个妥善保存的笔记本:“你的笔记本落到店里了。”
“在这儿啊!”
江阳一脸惊喜,他早上还在四合院找了呢。
没找到。
他以为放家里了。
他忙在心里对阿婆道好几声对不起,把笔记本收起来,真诚的感谢店主:“谢谢。”
“不客气。”
店主犹豫了一下:“那个,我翻看你的了笔记本——”
江阳看她。
他以为店主是为了确认笔记本的主人才翻开看的。
“——你这些明信片为什么没寄出去?”
店主好奇。
“哦。”
江阳告诉她,这是备份。
他不希望这个笔记本到最后有欠缺,所以向来两张明信片,一张寄出去,一张留存。
江阳在别的城市也有买明信片,或者拍照片。
今儿早上找笔记本,就是为了把留存的明信片放进去。
“那个——”
店主指尖在桌子上无意的摩擦,“我也拍了几张照片,我可以——寄给老人家吗?”
江阳想了想:“可以啊。”
阿婆做了一辈子的旅游攻略,却始终没有走出家乡,一直引以为憾。
现在老了,看着远方寄来的风景,未尝不是一种慰藉。
江阳向阿婆寄明信片或者照片,就这么想的。
江阳觉得,阿婆也一定很喜欢看到别人寄来的风景吧。
“太好了。”
店主大松一口气。
她真的很羡慕江阳。
因为有李鱼在,他遇见的都是好人。
不像她,从小父母离婚,父亲跑车把她锁在家里。
她在孤僻中长大,渴望同别人建立链接,却无所适从,纵然融入集体,也只不过是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色,始终是别人生活中的过客,来的悄无声,去也悄无息。
她开一家咖啡馆,本以为会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遇见一些人,成为朋友,每天相聚在这儿,谈谈八卦,听听歌,聊聊天。
然而——
现实很骨感。
她房子腾退时得到的补偿,现在花的已经差不多了。
咖啡馆只够撑半年了。
到时候——
她怕要孑然一人进人群,永远的孤独下去了。
所以——
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
虽然她和阿婆不会见面,但想到阿婆收到明信片时,知道有她这么一个人存在过,那她就觉得足以慰平生了。
她真的太想得到回应了。
“谢谢。”
店主认真地对江阳说。
她都想再给江阳充一百了。
不过——
太明目张胆不好。
于是——
“对了。”
店主从身后的架子上取了一个精美的马克杯:“你点了这么多咖啡,我们店里送一个马克杯。”
江阳以为真有这活动,就收了杯子。
等了一会儿。
他取了咖啡,向店主告别后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