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下令追讨欠款以来,有不少借得少的官员,私下找到了林如海,把银子换了,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能公开。
皇上肯定会对第一个还银子的人家进行封赏的,还银子的官员也都知道,但还是推辞掉了。
带头归还欠款的好处虽然不少了,但能够看清楚形势的人又其实傻瓜。相比于那些好处,自家归还的这点银子,其实带不来多少的好处。相反,第一个还银子的人家,注定会成为官员的公敌。
这是个人的选择,皇上也没有深究。虽然没有直接的赏赐,这些人也记在了皇上的心里,其实也不算亏。
如今就只等着四王八公这样的权贵出来还欠银。
京城的官员们也都在看着四王八公的行动。
四王八公这边,除了自家里的争斗之外,也不是没有动作。太上皇不见大臣,就连甄太妃也不见,这让他们非常的焦急。见不到太上皇,再多的办法也没有什么用处。
他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见到太上皇,也只有太上皇才能拦住皇上。
试过了各种办法之后,就只剩下最后一个办法了,请求甄家的老太君出面。甄家的老太君,是太上皇的乳母,曾经替太上皇当过不少的暗算。可以说,没有甄老太君,也就没有如今的太上皇。
太上皇也一直记着这些恩情,对甄老太君及甄家多有优待。
让甄老太君出面,就是他们唯一的办法了。
皇上也在等着甄家出面,他们不出面,皇上也不好把战火引到甄家的头上。
楚国以孝治天下,甄家老太君当初为了太上皇,遭受了不少的暗算,其实也没有多长时间可活了。
皇上本来是不会这么急着对付甄家的,只是甄家迫不及待地站出来找死,皇上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松江府是皇上准备转向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撑点,只等着彻底解决了北方的边患,就会转向南方。那时,松江府的地位将会大大提升。
为了让松江府完全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松江府上上下下都是皇上的亲信。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皇上甚至派了承恩公府的世子亲自去坐镇。
皇上跟皇后的感情深厚,皇后的地位稳固,太子也是皇后所出,承恩公府的地位就更不一般了。
可就是这么高规格的安排,还是受到了阻挠。
甄家在江南的势力大,这一点谁都知道。可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胆子也大到没边。他们居然妄想插手松江府的事情,甚至暗中围困住了松江府,导致需要的各种材料和粮食都运不进去。
为了减少麻烦,皇上也只好提前了对付甄家的计划。
事情正按着预想的那样发展。
京城的消息到了金陵,甄家也坐不住了。他们家不是没有欠银的能力,就算是再多一倍,甄家也还得起。只是,有谁会舍得把这么一大笔家产送给别人。
他们家的欠款,是为了太上皇修建行宫。在甄家看来,这是为了皇家花费的钱财,凭什么要他们归还。至于后来太上皇的赏赐,那都是用功劳换取的。
这个理解,显然跟太上皇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甄家老太君,如今跟贾母差不多,也是一门心思地宠自己的孙子。唯一跟贾家不同的,可能就是没有像贾母一样,人为地制造家族内部的矛盾吧。
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甄家老太君亲自到京城,向太上皇求情。只是,这根本就是痴心妄想罢了。甄家老太君的身体可不怎么好,万一路上出了个意外,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甚至还有可能惹怒太上皇。
最后也只能让甄家老太君给太上皇写了一封求情的信,为了怕皇上派人阻拦,使用的是密折的通道。
忠顺王是看着送信的人把信交到了太上皇那里的,根本就没有出手阻拦的意思。不用看信的内容,就知道写的是什么,无非是求情之类的话。
“庭轩,你在这里继续喝酒吧,本王要准备和皇兄一起去见父皇了。”
看着忠顺王就像是去打仗一样,王庭轩就觉得好笑。太上皇为的就是名声罢了,要不然也不会把皇位传给最合适的皇上。
太上皇的心思,很明显,那就是只要甄家老太君去世,他就不再过问甄家的事情。
只是如今皇上把计划提前了,两方不论因为什么原因,就必须争斗一次。这次争斗,根本就波及不到朝堂,忠顺王只不过是想找个理由去看热闹罢了。
只是,他就没想过,太上皇会迁怒他,罚他闭门思过吗?
王庭轩也没有停留,到了附近的品香斋,拿着预定的点心就回家了。品香斋是京城有名的点心铺子,他们做的点心香味特别浓,是故取名品香斋。品香斋的点心确实不错,就是做起来挺麻烦的。每天的数量是固定的,根本就不够分的。他有一次见到林黛玉爱吃,就经常给她买上一些。
太上皇的住所,除了太上皇、皇上,还有非要赖在这里的忠顺王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人。
太上皇先是看向忠顺王:“你还赖在这里做什么。”
忠顺王笑嘻嘻地说道:“父皇,我当然是来帮着皇兄的。”
“不孝子。”太上皇小声骂了一句,又看向皇上:“甄家的欠款是因为什么,你也是清楚的。当年北疆不稳,为了江南不出现意外,朕几次南巡,都是甄家负责的。甄家的欠银也是因为这些,四王八公的欠银跟这些也有一些关系。你想要革新的心思,朕知道。只是你座做事太急了。”
皇上见到太上皇这么说,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最坏的情况没有出现,要是真的因为这件事情,把太上皇气出个好歹,他也不好交代。
“父皇,甄家的欠银,儿子也是知道的。按说是应该放他们一马的。只是见到了江南的账册,朕就恨不得杀了他们。这几个箱子里就是林如海交上来的账册,是甄家等十几年贪赃枉法的账册。为了这些账册,林如海险些性命不保。若不是朕派人过去了,这些账册恐怕就永远不会再见天日了。”
太上皇的目光也转到皇上带来的箱子上面:“说说吧,账册上面都写了什么?”
“甄家钱户部的银子是五百万两,儿子登基前,陆续还了二百万两,之后再也没有还过。可甄家这些年以来,每年的收入就不止二百万两。这些都是林如海能查到的,还有许多林如海查不到的。根据朕的暗探汇报,甄家的家产当中光现银就不止五百万两。这些都是明面上的财产。朕想问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弄来的那么多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