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七章 众建诸侯与封亲为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章 众建诸侯与封亲为王

姬昭的目光投向了这里,他对这些历史着名人物的改变一向都抱有兴趣,就像是一场大型试验一样,出身、环境、文化,这些外在的因素到底能对人产生多少影响呢?仟仟尛哾

尤其是贾谊,他那一句“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简直振聋发聩,深深地影响了姬昭。

东阿侯府中,家臣带着洛辰和贾谊前往拜见洛新。

静室之中,贾谊随着洛辰走进,只见屋中同样很是简朴,但他已经不敢猜测其中物品的贵重了。

屋中端坐着一个微微上了些许年纪的男子,脸上有几道饱经风霜的皱纹,鬓角已经全部白了,眼神很是锐利的盯着贾谊在看,浑身上下一丝不苟,整整齐齐,一身黑袍,很是威严。

贾谊心知这一定就是如今天下权势最盛、以孝惠皇帝遗诏,负帝于背、代行皇帝事的摄政大丞相洛新了。

“下臣谊参见大丞相。”

贾谊躬身行礼,洛新放下手中竹简,打量他两眼,问道:“你便是贾谊?寿光侯说你有王佐之才,今日见吾,可有奏疏呈上?”

贾谊又惊又喜,没想到寿光侯对自己的评价会这么高,王佐之才基本上就相当于三公备选,但是又担心自己暂时没能力通过大丞相的考验,一旦落了个不好的印象,那大丞相执政这几年就不要想一展宏图了。

贾谊从袖中取出两卷竹简,洛新取过一卷,另一卷则放置在桌案上,缓缓展开,几个大字便直接跃入他的眼中,“《请建诸侯疏》?”

洛新仅仅看到这个名字,甚至都不需要去看内容,他就知道这里面说的什么。

毕竟他是已经手握数十年大权的丞相,这个庞大的王朝到底都有什么弊病,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从开头一句句读下去,仅仅几句之后,洛新就忍不住望了面前的贾谊一眼。

不论这篇政论的水平如何,这篇文章的文学水平就极高,甚至让洛新有种读到了昔年庄子和孟子文章的感觉。

诸子百家的水平高低暂且不论,庄子和孟子的文章即便是不认可其中的道理,但读起来依旧是汪洋肆意,雄浑大气。

同样的文字在这两人的手下就天生带着灵气,这就是天纵之才的可怕之处。

现在的贾谊同样是这种人,写起文章来带有金石激昂之感,说理性极强,像贾谊这样的人,是一定能得到达官贵人赏识的,阻碍他的永远都是其他方面,诸如大势等等。

“真不愧是孟氏的传人啊,你的文章颇有昔年孟圣的风采。”

贾谊脸上浮现出颇为自豪的神色,在门中求学之际,他就因为这一手文章被师长所赞叹有祖师之风,现在摄政大丞相同样如此称赞,这怎么能不让贾谊不骄傲呢?

在这个时代,类祖、类父、类师要么就是骂人,要么就是极高的夸奖,以孟子在儒门之中的地位,这对贾谊实在是极高的认同。

“众建诸侯以少其力!”

洛新缓缓念道,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甚至就连眼中都没有半丝波动。

贾谊一见心中就有些凉意,这和他想象的不同。

他前来见洛新的时候,就明白今天自己所上书的这件事,大丞相定然是知道的,甚至说不定还有同样的想法。

但正是因此,才更显出自己的能力。

他相信大丞相是一定想要削弱诸侯王的,但是现在为什么会连一丝丝的欣赏都没有呢?

刚刚大丞相明明赞赏了自己的文字,但是现在对自己的政论却没有丝毫的评语。

这实在是太过可怕了!

他的心愿可不是做一个文辞之士,他学了一身的经世致用之学,是要施展抱负的。

洛新终于从贾谊的文章之中抬起头来,说道:“寥寥数语,想必是不能尽展伱心中的想法,现在你可以继续补充了。”

贾谊强行压抑住心中的不安,朗声道:“昔年高皇帝定鼎天下,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于是大封功臣和宗亲。

后来异姓王纷纷伏诛,高皇帝认为天下还处于乱世,于是分封刘氏宗亲为王来镇守四方。

这诚然是开国之初所必经之道,数十年之间,天下也的确安稳,但时移世迁,这天下难道有不易的方法吗?

素王如天,至高至圣。

千年之前定下的分封、礼乐、宗法,都尚且都有崩摧的一天。

高皇帝受命于天,数载之间,以布衣而登皇帝位,而受天子位,诚然是天人之姿,但与昭公相比,高低之间尚且难以断定,难道能和素王相提并论吗?

素王的制度能保佑周王室数百年,高皇帝的制度只能保佑汉室数十年,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况且昔年分封实在是过于矫枉过正,帝扶苏分封尚且只在关键的关隘和大城分封,高皇帝却直接将整片大国都分封出去,尤其是赵国和楚地三国,甚至能够对抗朝廷。

难道真的能够守卫大汉的江山社稷吗?

难道真的对天下有利吗?

这是天下的祸害啊!

不除此害,一旦朝廷或者诸侯之中有一个人脑子不清醒,战火就一定会燃起。

刚刚安稳不过数十年的诸夏大地之上会再次流民满地。

而且下臣以为,数十年的养尊处优,这些诸侯王腐化堕落的实在是太快了,出现脑子不清楚的诸侯王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若是朝廷不及时让他们脑子清醒清醒,后果是无法预料的。

众建诸侯以削其力。

正如昔年的齐王,齐国实力强大,高皇帝极为忌惮。

但是经过齐公主动请辞,分为十数位彻侯,齐国言语瞬间降低,高皇帝便不再过问齐国之事。

这正是人的力量一弱,就会开始思考,就会感到恐惧。

一经思考他们就会明白朝廷是他们所无法对抗的,这样就能兵不血刃的让天下安定下来。”

洛新不置可否,又问道:“那众建诸侯依照齐国之法吗?”

贾谊摇摇头道:“当然不是,齐公之位乃是特授,王侯才是大汉爵位,况且宗亲为王,直接夺为彻侯是取祸之道。

应当先裂其国,分别授予诸侯王爵,然后等到王国的面积只剩下一县之地时,再渐渐将其夺为彻侯。”

洛新闻言望了贾谊一眼,问道:“不为主支留王爵?”

贾谊犹豫了一瞬,然后坚定的说道:“不留!”

洛新闻言轻声道:“按照你的想法来进行的确是可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在朝廷大军所能到达的范围之内,实行郡县侯国并行是必须要做的。

你的判断没有错误,但若是仅仅如此,你只能称得上一时之才,还算不上王佐之才。

我这么多年没有对诸侯王动手,是有原因的,找不到这个原因,这些都不过是夸夸其谈,是不能落实的政策。”

诸侯王对朝廷的威胁不仅仅是贾谊能够看到,实际上洛新他们这些朝廷高层都非常的清楚,至于众建诸侯以弱其力的办法,洛新等人同样能够想到。

贾谊能够根据这些提出办法的确体现了他的能力,但还不够,若是简简单单分裂诸侯国就能让天下大安,洛新早就硬顶着压力去做了。

他现在还能带兵,还能够平乱,而且朝廷还有韩信在,击败诸侯王国不是难事,但洛新就是生生忍了这么多年。

贾谊闻言道:“大丞相所言极是,诸侯王关系国家社稷,不能轻动,但下臣依照坚持要众建诸侯,尤其是赵国、楚国、吴国等大国。”

见到贾谊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而改变想法,洛新终于笑了起来,他拿起放在桌案上的另外一卷书简,笑道:“想必这份书简之中,就是针对诸侯王的另外一条政策了吧?”

贾谊深深拜道:“大丞相智慧天纵,有未卜先知之能,正是。”

洛新缓缓展开,当先同样是几个大字——《封亲为王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