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科幻小说 > 智人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船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1年,7月28日。

一场小雨之后,空气中的湿度明显上升。

位于吕宋的米沙鄢群岛的新吕宋造船集群工厂,仍然还在有条不紊的制造着各种船只。

目前新吕宋造船公司在米沙鄢群岛地区,一共有八个造船厂,其中六个是民用造船厂,剩下两个则是军用造船厂。

去年在广船公司被挖过来的黄伟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今年四月份通过特殊的引荐,被吸纳成为一名新人类。

他的岗位也从之前的民都洛岛第五造船厂,被调整到位于米沙鄢群岛的班乃岛第三造船厂工作。

这也是新吕宋造船公司的布局。

民都洛岛一共有四个造船厂,都是保密级别比较低的民用造船厂,分别是第五造船厂、第六造船厂、第七造船厂、第八造船厂。

而保密要求比较高的那一部分造船厂,则全部集中在班乃岛,包括那两个军用造船厂。

此时黄伟达所在的第三造船厂,就是一个保密级别比较高,仅次于军用造船厂的大型造船厂。

他几个月前还非常懵逼,特别是船舶设计中心的心理辅导小组组长找上他的时候,黄伟达还有点不知所措。

之前在第五造船厂工作的时候,他其实是非常好奇心理辅导员这个岗位的。

直到经过半个多月的秘密接触,他才知道为什么公司内部,会设置心理辅导员这个岗位了。

特别是在同意加入新人类之后,黄伟达通过生物芯片的数据库,了解到了智人公司的庐山真面目。

虽然有一种上了贼船的感觉,但他现在也没有办法脱离了,新人类这种身份可没有办法解除的,除非他选择自杀。

但是有着大好前途,他为什么要选择自杀?

而随着他深入了解智人公司的内部体系,黄伟达就越渴望融入这个体系之中,人类终究是渴望完美和喜欢抱团取暖的。

他被调到第三造船厂的事情,那些不明就里的同事,暗地里觉得他是走后门了,毕竟黄伟达在船舶设计中心的能力确实一般般,比他厉害的大有人在。

对此黄伟达不置可否,或者说他干脆默认了。

某种程度上来讲,他确实走了后门。

在智人公司要想进入核心部门和中高层,新人类这个身份才是基本前提,不是新人类就基本不用想了。

黄伟达和之前的心理辅导员谈过,为什么选择吸纳他这技术一般的设计师,而不选择那几个技术能力非常厉害的同事。

心理辅导员就回答了一句话:“有才华不等同于有忠诚,他们连家人都不愿意移民过来吕宋,这种人不适合吸纳。”

虽然可以通过强行注入生物芯片,逼迫这些员工归顺公司,问题是这样做,需要浪费一段时间。

一些抵触心理极强的人,哪怕是植入生物芯片,通过激素和信息素诱导,也不容易完成性格的改造,还容易引发人格分裂、狂躁症、自杀心理、抑郁症之类的精神问题。

至于类似于武心兰那种状态,其实她是被生物芯片的人工智能控制着身体,又通过桑吉巴达?来亚尔的长期调教,才彻底扭曲了其性格和心理。

这种改造的时间成本太大,还必须有专门的培训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调整,大概需要半年左右。

如果是那种训练过的特工,一年都不一定可以完全改造其心理和性格。

对于特工之类的棘手目标,智人公司往往会采用简单粗暴的兵人方案,而不是费时费力的新人类方案。

而现在智人公司已经不是创业初期,没有严重的人手不足问题,不需要如此囫囵吞枣。

通常的做法,是先挑选一批背景干净、有觉悟的员工考察,然后择机接触和吸纳,剩下的自然人员工,则安置在不重要的子公司或者产业中。

类似于黄伟达这样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筛选上来的。

……

第三造船厂的12号全封闭船坞中。

黄伟达和几个工程师讨论着如何设计的问题。

这个船坞和普通的干船坞不太一样,而是一个大池子,池子的深度有50米,长度500、宽度100米。

目前池子里面,已经有大批穿着工作型外骨骼,还有特殊防护设备的技术员,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

池子底部和侧壁,安装了大量的可拆卸钢结构支架,特别是底部,那些钢结构支柱,足以支撑起几万吨的重量。

而支架包围的中间区域,很多技术员通过吊臂、龙门吊、临时悬空钢架桥道,将一件件提前定制的钢结构模块,从层部一点点拼接组合起来。

从外观可以看出,这是一艘船的模型。

一行人走在悬空钢架桥道上。

路过的技术员们只是微微点头,便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想当年,我在广船的船坞时,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黄伟达笑着摇摇头。

其他几个在华国造船厂呆过的工程师或者设计师,都深有同感。

特别是一线的电焊工、普工,在噪音、强光辐射、金属粉尘中长时间劳作,往往很容易出现职业病。

比如腰椎间盘突出、身体劳损、视力下降、尘肺病、呼吸道疾病之类。

而此时在这个船坞里面,这些问题都被解决了。

所有一线员工全部都配备了工作型外骨骼,这种外骨骼不仅仅可以轻松搬运几百斤的重物,还自带空气净化系统、防辐射防强光系统、隔音系统、内部恒温系统和通信系统,以及比较强大的防护能力。

有这种外骨骼,员工想得职业病都困难。

反正很多技术员在新吕宋造船厂工作之后,估计会很难适应以前的造船厂工作环境。

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就算是工资增加一倍,估计绝大多数的技术员都不会离开。

只要感受过这种全防护的安全舒适,谁愿意回去忍受那种恶劣的工作环境。

当然,如果愿意支付三倍以上的工资待遇,或许有人会心动。

问题是东亚各大船企哪一个有底气?敢给一线电焊工和普工开出三倍于新吕宋造船厂的工资待遇。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造船厂,别说三倍了,就算是两倍工资待遇都很难做到。

在造船行业从业了七年年多的黄伟达,对于东亚各大船企的底细一清二楚,哪怕是南高丽和东瀛那边的船企,在工资待遇方面,其实也和华国船企处于半斤八两的水平。

一路从上层走下去,兜兜转转了半个多小时,才抵达了底部的作业区。

看着面前厚重的钢结构模块,黄伟达拍了拍底部的厚重壳体:“初步设计方案已经完成了模块分解,底部模块的板材我加厚了2.3个系数,应该不会被压垮。”

“2.3个系数?保守了一点,其实我认为1.8个系数就足够了。”另一个设计师有些纠结的说道。

但是黄伟达却非常谨慎:“小心无大错,毕竟这是我们第一次设计如此庞大的一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