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电视里,李赫和袁华即将进行即兴创作的小小比试,周雅雯有点想笑。
但是看抽出来的限定范围,周雅雯又有点当心了。
众所周知,袁华虽然表面上打着华人明星的旗号,但其实他是加拿大人,深受美式文化的影响,在欧美流行乐的理解上肯定比李赫要深。
而且袁华还有棒子男团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
虽然周雅雯一直吐糟棒子各种团体,但不可否认的是,能团体出道的棒子男团女团各个都是有真本事的。
国内这两年也开始学习棒子练习生制度,推出各种偶像选秀成团节目。
但除了颜值,业务水平和隔壁棒子比起来差了不少。
这也是归国四子受到追捧的原因,人家不光颜值高,业务能力强,起码在唱跳方面都没有问题。
音乐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李赫有前世十多年的从业经历,外加今世所学,才能将所有东西融会贯通。
而袁华,说句实话,随便一个网络音乐人估计都比他强。
但观众不懂啊!大家只知道又有好戏可以看了,上次李赫和许松的切磋至今还在网友口中流传,两人的即兴创作比试已经被传成华山论剑的感觉了。
所以这次李赫和袁华的切磋,就被看成华山论剑2.0,被正在观看的观众所期待。
其实也有观众质疑袁华的真实水平,毕竟论音乐上的发展和成就,明显李赫比袁华强了不少。
袁华的粉丝可不管这些,比试还没开始,袁华粉丝群里就已经传开了。
一开始还很中肯,粉丝之间也很理性,希望自家哥哥进步就好。
但是说着说着,不知从哪里开始,口风就变成了袁华音乐才华出众,碾压李赫这种了。
要是让外人看见,非得笑掉大牙不可,袁华的音乐才华能碾压李赫?任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要脑子清楚,都不会说出这种话来。
还好,袁华的粉丝们没往外传,只是在粉丝群内自己嗨。
揭晓范围后,李赫和袁华各拿一把吉他,袁华还炫技般的来了一段吉他SOLO,引起一阵欢呼和掌声。
然而李赫的评价是,不如叶子欣,甚至有几个音弹错了,外行人听不出来,他这样专业的仔细听就会听出来。
李赫笑着鼓鼓掌,没有学袁华一样炫技,而是调试起吉他音色。
何老师拿着话筒采访两人,先采访的李赫:“我们都知道,你的即兴能力是很出色,平时创作的时候用钢琴比较多吧?”
李赫回到道:“不,其实我用吉他创作比较多,常常就是弹着弹着就会有一段旋律莫名其貌的冒出来,比如这样……”
李赫说着说着,一段吉他旋律就从指尖拨弄出来,有点华夏古典梅花三弄那种感觉。
“哇,曲子很优美。”何老师鼓掌道,现场也响起一阵掌声。
周爸爸看着电视,对周雅雯说道:“这曲子不错,要是再长一点就好了。”
周雅雯还解释道:“李赫管这种曲风叫华夏风,他和许松共同提出的概念,但是今天的比试是英文流行歌,华夏风肯定是不行的。”
短短的一段,完全把此前袁华炫技的吉他SOLO给掩盖住。袁华心里不爽,风头就这样被抢了。
这时候何老师又去采访袁华:“华华,你准备得如何?”
“创作音乐灵感很重要,我在棒子男团的时候,就是负责词曲创作的工作。”袁华吹嘘了一下自己的履历。
然后学着李赫简单弹了几个和弦,弹着弹着一段旋律就出来了。
袁华装逼的眉头一挑,酷酷的说道:“我已经有了……”
“这么快?不需要再准备一下?”何老师装作惊讶的样子。实际怎么回事两人都清楚,袁华早就准备好了。
“那是当然,灵感来了谁都挡不住。”袁华说着,还看向正在纸张上写写画画的李赫,正好李赫也看过来,空气中两人的眼神交汇,似乎擦出了火花。
“李赫,你准备得怎么样?”何老师又问李赫。
李赫正好写完一段音符,把纸递给何老师:“我已经可以了。”
何老师看了一眼,连连摆手道:“你这五线谱我也看不懂啊,袁华,你来看看。”
袁华暗骂何老师,你不懂我就懂了?
但还是装作自己很懂的样子,拿着李赫的曲谱道:“不错不错,尤其是这个旋律,很精彩。”
也只能说到这里了,不能多说了,不然就露馅了。
何老师还不忘挖坑:“华华,你也写下来吧!”
袁华脸色一僵,装作自信的样子道:“我全都在脑海里了,就直接开始吧!”
“那好,我们比试马上开始,现场的观众朋友,电视机的前的观众朋友们,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何老师快速念了一遍赞助商。
“接下来,让我们听听李赫和袁华的即兴创作成果吧!”何老师手一摊,镜头转向已经准备好的袁华。
只见他坐在凳子上,架着吉他似模似样的弹奏了一曲小调英文歌。
李赫全程听着,听觉感官上还不错,但是英文歌词略显敷衍。
千万不要以为英文歌曲,歌词不重要,虽然英语论文字描述的优美程度不如汉语,但作为歌曲重要的一环,也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英文嘛,大部分人都听不懂,袁华唱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关系不大。
曲子不错,很欢快的小调,配合歌词讲述恋爱开心快乐的场面,还能听。
短短一分多钟,袁华仿佛经历了生死大战一样,唱完自己都虚脱了。
但还是强装镇定,面对掌声毫不客气的鞠躬谢幕。
“好好听啊,华华不愧是从棒子男团回来的歌手。”何老师敷衍的吹捧一句。
接着看向李赫:“说到歌手,不得不提正在参加《我是歌手》第三季竞演的李赫,李赫,这一次你又带来什么样的作品?”
李赫回答道:“整首歌的灵感其实来自于着名摩城唱片歌手马文·盖伊,他有一首情歌《Let's Get It On》,我写的相当于是这首歌的现代版,名字叫《Thinking Out Loud》。”
“连歌名都有了?那就让我们听听你这首致敬前辈的歌曲吧!”何老师让李赫开始演唱。
一旁的袁华眼神纳闷,不是搞即兴原创吗?你怎么直接抄人家的原曲,还说现代版,这还是即兴原创吗?
其实李赫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前世这首《Thinking Out Loud》就是抄的《Let's Get It On》。
黄老板虽然抄袭,但抄出了新意,抄出了欧美乐坛金曲,这首情歌传唱度跨越了文化语种的差别,成为世界金曲。
而马文·盖伊的原版歌曲,要不是黄老板这首歌,估计许多人都不会认识和知道马文·盖伊和他的歌曲。
地域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别,足以造成音乐理解的差异。
中西贯通的华语歌曲尚可以用所学所知来解释,但一首纯正的欧美流行歌曲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有鉴于以后可能会掏出其他欧美流行歌曲,正好借着这个舞台,李赫用致敬欧美流行音乐大佬的歌曲,来展示自己对欧美流行乐的理解。
这之后其他英文歌出来,听众就会顺理成章的认为:
李赫写出英文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是理解欧美流行音乐的作品,翻唱创作,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之后,理解深入之后尝试创作,因为李赫天才音乐人的形象,这个过程快一些也没什么。
还是那句话,音乐是一个专业性很强,也很看天赋的行业。任何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的东西,没有长年累月的积累,没有才华横溢的天赋,是办不到的。
当然,卖脸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