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力有限,钱粮吃紧。是增援自己的嫡系部队,还是增援刚刚举旗反正,忠诚可疑的地方豪强,这个选择题并不难答。
朱由榔吃完早饭,立即召开军事会议,命令罗义、彭信古率领御林军第四师集结,火速增援阳江。
为了保护阳江、阳春两县的铁矿山不被袭扰,他还派快船前往川山群岛,命令陈上川备战,在阳江东面寻找有利战机歼敌。
朱由榔知道罗、彭两员大将能力很强,不过敌后独立带兵久了,总喜欢出奇招,打浪战。比如说红牌湾之战,他们凭几百人就敢深入敌境奇袭,让事后看战报的朱由榔震惊不已。
所以出发前,朱由榔千叮万嘱,让他们不要小看现在的广东绿营。特别是面对杨遇明的提标营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杨遇明在刘武元时期就是副将,比栗养志、高进库还要高一个档次,能担任广东提督绝非侥幸。
“杨遇明、高进库都是宿将,麾下部队又装备了新式火器,你们要谨慎行事,不可轻敌啊!”
“陛下放心,末将一定稳扎稳打,让清贼无功而返。”
“嗯,最好出奇不意,把敌之精锐打掉一部分……尚可喜手里的精锐还是太多了些。”
“是……陛下。”
罗义一时间有点迷茫,不明白天子到底想怎么打。回去苦思一段,他终于弄懂天子的要求——出十拿九稳的奇兵。
既要赢得妥当,又要打得漂亮。
……
碣石使者蔡应玮一行经受严格的审问盘查,被认为不是细作,暂时可以在香江岛自由行走。
“陛下没把我们关起来,那至少会派一点兵去增援吧?哪怕是两千……一千也好。”一个随从问道。
“多猜无益,等候陛下召见吧!”蔡应玮叹了一句,制止了随从的议论。
他们走出关押犯人的大院,走上沿海长街,他看到靠里的一边全是各色商铺,出售从暹罗、安南、琼州的各类货物,不少异域服饰的行商在挑挑拣拣。
顺着各条小巷子看进去,里面密密麻麻,全是用树木、茅草等简易材料搭建的民居。
虽然那些房子一看就很寒酸,不过来往行人却没有太多痛苦之色,偶尔还有几个顽童在门前嬉戏。
从传出的阵阵打闹声中,可以看出岛上灾民的温饱暂时没有问题。
蔡应玮叹道:“整个广东沿海一片废墟,也就碣石和香江还算安乐地了。据说去年这里只是一个荒岛,没想到短短大半年,都快变成一座小城了!”
看到街上几乎没有闲人和乞丐,他感到碣石镇的治理和天子确实有很大的差距。看香江岛的规模,应该有十余万人,他想不通哪来那么多工作给人去做。
“陛下怎么不修城墙呢?”一个随从好奇问道。
“城墙?你看那些战船,普天之下,还有谁敢来香江放肆?水师战船就算最坚固的城墙。”
蔡应玮指着香江湾内来往巡逻的战船,不由得心生羡慕。船上的大口径铁炮,即使远远看去,也能感受到一股强大的力量。
碣石和治下的甲子千户所都是惠州府比较繁忙的海港,在迁界之前,往来行商如过江之鲫,往来高丽、日本和南洋的商船数不胜数。
不过如今两个港口已是空空如也,海商逃的逃,散的散。只因碣石镇的兵不够坚,炮不够利,无法庇护往来的行商。
一行人转过一个山角,又看到远处竖立着几十根大烟囱,正冒着滚滚浓烟。
找个路人一问,才知那边是所谓的“工业区”,里面全是各种工厂。
从阳江运来的铁料,安南运来的锡料,经过这些工厂加工,变成各种精美趁手的用具和器械。
其中最让蔡应玮眼红的是军器厂,据说那里不但每天能生产数十支新式火铳,还能制造出各种铁炮。
碣石镇并非没有钱,不过从来不被清廷允许生产火器。现在双方翻了脸,不用再估计清廷的限制,然而已没有时间去慢慢生产。
所以,现在碣石镇上下只能用传统的刀剑、弓矢和清军的火铳、大炮硬拼。
如果不是清军有火炮优势,蔡应玮相信龙江、靖海等城池不会陷落得那么快。
路过港口区时,他看到几队士兵从身边跑过,前往码头疏散靠泊的商船。从吆喝声中听出,他们似乎要腾出一大片泊位留给军用。
蔡应玮心中一喜,找到一个落单的士兵,偷偷塞了几两银子打探消息。
“军爷,大伙儿是准备远征吗?劳烦问一下,这是准备去哪里?”
那士兵上下大量了对方几眼,忽然将竹哨塞入口中一顿猛吹。
“哔……哔哔……”
尖锐的哨声立即引起周围明军的强烈反应,几息之间,就有十几个士兵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蔡应玮一行团团围住。
“你们是何人,打探军情有何用意?”
领头军官大声喝问,左右士卒端起长枪,将黑漆枪口对准了中间之人。
蔡应玮没想到香江岛看起来毫不设防,对细作却如此警觉,立时吓得脸色发白。
“误会,误会。我等是使臣,初来乍到不懂规矩,请各位军爷息怒……我等绝不是细作,不是细作啊!”
说着,他又连忙从怀中掏出通行令牌,用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领头军官。
军官仔细验过令牌,疑惑问道:“你们是使臣?哪里来的使臣?福建?”
“这……军爷行个方便,这边细说。”
蔡应玮费了好大劲细说,才将碣石镇已经反正的事说明白。然而军官不依不挠,仍将他们带回香江巡检司扣押,等候上官发落。
蔡应玮这才明白,这队精锐军士竟然连御林军都不是,只是普普通通的巡检兵而已。
连普通的巡检兵都这样干练,正规军的实力可想而知。他心中充满期待,如果即将远征的部队要前往碣石,那十几万潮汕乡亲父老就有救了。
大半天后,一个眼熟的天子亲兵在巡检司大牢里找到了他们。
“陛下有旨,宣碣石使臣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