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名草有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冯过而言,内阁动荡很遥远,与他毫无相干,那篇“茶马论”也一如他所料未溅起分毫水花。也对,内阁首辅去职、梁储入阁,朝堂之上正处于重新洗牌的状态,各种明争暗斗、暗流涌动,谁还有那闲心去关注一个区区翰林院修撰呢?

国事他尚搭不上手,且操心操心家事。

五月十九,冯居庸夫妇一行人浩浩汤汤,风雨兼程、风尘仆仆,终于安然入京。

冯居庸依旧一副不苟言笑扮深沉状,见过大郎只微微点头,目中掠过嘉许。

冯沈氏便感情丰富外露,抱着冯过好一阵哭,良久,方一边笑一边抹眼泪。

冯辸似乎又结实了不少,大有横向发展之势。冯迅正好相反,七岁的她眉眼如画,一副美人胚子的模样。

冯家三兄妹,大兄、小妹肖母,二兄肖父,基因强大。

好在冯去疾把隔壁院子也一并买了下来,打通墙壁连在一起,即便再来十几个人也住得下。

次日,冯居庸、冯去疾与沈致信并陈亮上资府拜访。

冯老五此次入京唯一事——冯过与资南嘉定聘。

定聘就是正式订婚。定聘后双方的婚姻开始受到道义的约束和法律的保护。

定聘之礼一般经过三个环节:下定礼、下聘礼、下财礼。

双方先起草贴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贴子,序三代名讳,议亲人有服亲田产官职之类。

下定礼:插钗之后,男方要通过媒人把给女方定礼的数目和送礼时间确定好,到约定的日子送往女家。下定礼的礼物根据男方家庭富裕程度而定,富裕人家一般有珠翠、首饰、金器、销金裙褶以及绸缎茶饼食品,并牵着两只羊,再把四樽或八樽酒用花花绿绿的包装包好,扁担上缠着红色的彩绸挑着送去,这叫“牵羊担酒”之礼。还要用四幅洒金纸写成三份婚启,一份定礼清单,封作两封,这叫“双缄”。双缄用金鱼袋装好,连同其它礼物一起装入绘有五男二女的木制礼盒,一共装入八只或十只礼盒,用彩色包裹包好,送往女家。

女家在接受定礼时,要放在政务厅堂上,准备香烛果酒,告祝天地祖宗,然后请夫妻双全者打开包裹礼盒。女方当天要回定礼,一般是各色锻匹和女工巧做之类,同时将男方所送酒肴茶果等吃食的一半回送,并要回定状,回定状格式和男方的婚启、礼物状格式一样,表示同意订婚附带回礼清单。还有一个风俗是女方向男方回定礼时,用两只空酒樽倒入清水,里面放四条活金鱼再把一双筷子和两根葱插入酒瓶口,这叫“回鱼箸”寓意夫妻和睦、如鱼得水。

放定也有放小定和放大定。放小定称文定,民间叫放小帖。放小定的主要内容,是男家让媒人或婆母亲自到女家,把几件金银首饰送给女方。常是戒指、耳环、手镯等。这些作为定婚信物,希望双方恪守婚约。当然,还要带一些点心、茶叶、白酒之类的礼品,送给女方家长。假若后来女家反悔,不再同意放大定,那些金银首饰都要退还男家。放大定是真正的定婚,即是人们所说的过大礼。定婚的主要程式,如送聘礼、换婚书等,都在放大定时完成。

下聘礼:下定后,男女双方靠媒人往来传递消息,每到月初月终互相问候,遇到过节,男方都要向女方送上彩锻、酒果之类,这叫“追节”,女方则回赠女工之类答谢。在相互礼节性来往中,双方商定下聘礼的日子。下聘礼时男方要准备“三金”给女方,三金是指金钏、金镯、金帔坠。无力购置金器者,以银器镀金代替,另外还有各式衣裙首饰、绫罗绸缎、花茶果品、羊酒等。定聘礼物中,必有果茶,民间又把女子受聘叫做“吃茶”。

下财礼:这是定聘之礼的最后一个仪程。下财礼时也要用”双缄“形式,但比较简单了,就是送上银锭若干封、彩锻数匹及酒果茶饼之类。

这就是定聘之礼的过程,若是女子家贫穷,无力置办嫁妆而男方又对女子相貌人品很中意怎么办?解决方法是男方除定聘之礼外,另外送给女子首饰、衣物、钱财用作女方置办嫁妆,以免出嫁日因嫁妆太少糟人耻笑,这叫做”兜裹“,此乃大定厚嫁之风。

某个时空娶老婆耗费之大频为世人诟病,聘金多令男方不堪重负,但在这个时空却恰恰相反。

大昌时,“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尚)阀阅”。也就是说,其时民间社会在缔结婚姻时更注重门第(阀阅)而非官位。

昌楚时期涌现了不少新权贵。这些新权贵或具权势,或具财富,但却受到当时不少大族的鄙夷。甚至于,不少大族认为同暴发户结亲是一种耻辱,《昌楚嘉话》中记载大族“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

时至大定,这种门第婚姻依旧流行,甚至在法律上也承袭了大昌禁止不同门第通婚的条令。在大昌,曾禁止良贱通婚,规定杂户、官户不得与平民通婚,“违者杖一百”(《昌律疏议》)。大定的《天圣令》中延续了相关条令。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种限制不同门第间通婚的条令逐渐成为一纸空文。

女性凭借丰厚嫁妆,得以在一定程度上选择夫婿,甚至不少男性也对这种“富婆”、“富家千金”趋之若鹜。

仁宗时福州知府蔡襄不禁感叹道“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可见,这种厚嫁之风已经在社会上颇为风行。且来看看,在大定女性的“初嫁”、“再嫁”中,厚嫁的具体表现。

大定嫁女费用远高于娶妇费用,公主下嫁时,嫁妆“倍于亲王聘礼”,一般民间婚嫁也是如此,大抵是嫁女费用一百贯,娶妇费用五十贯,嫁资倍于娶资。

甚至于,袁采在家训中专门告诫家人,在女子出嫁时务必不可吝啬,“合得田产,必依条分给,若吝于目前,必致嫁后有所陈述”。

民间社会还会嘲笑那些嫁妆不丰厚的家庭。嫁女一般会有随车钱,借此展示女性嫁妆的丰厚程度——“女之嫁也,以妆奁厚薄,外人不得见,必有随车钱,大率多者千缗,少者不下数百贯。倘不如此,则乡邻讪笑”。时人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若是嫁妆单薄,还会被邻里耻笑。

这种厚嫁之风在妇女再嫁中也有所体现。那个时空,一个富有的寡妇或二婚女性往往是婚恋市场上的抢手货,大定也是如此。

甚至于,有士人贪图财产,甚至不惜背弃老情人,与富家寡妇成婚。

譬如,一位叫张临的与一位妓女情投意合,但在张临连获乡举后,有媒妁来为议,娶富家嫠妇。临深念半世困于书生,苦贫为祟,若更聘一娼,两穷相守,何时可苏。今幸会此姻,当不终否。彼要盟无质何足恤哉!

或许,张临就是十足的渣男。但在此时,张临的行为或许恰好迎合了当时的厚嫁风气,不为世俗所怪。

厚嫁意味着一个家庭要为女性准备丰厚的嫁妆,因此,许多平民百姓都无力承担嫁女费用,从而出现了“溺女婴”风潮。

正所谓“世俗生男则喜,生女则戚,至有不举其女者。”为了避免厚嫁费用,穷苦人家甚至走到了杀婴的地步。

溺女婴必然导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由此一来,许多男子便无法找到妻子,这进一步催生了对妇女的需求,从中诞生了大定的“妇女拐卖产业”。

人贩子拐卖妇女的手段大致有:“牙人或无图辈,巧设计幸;或以些小钱物,多端弄赚人家妇女……”。

此外,厚嫁还导致了女子晚婚乃至终生不婚。前尚书吏部员外郎王亮便曾上奏说“比年以来,承平寝久,侈俗益滋,婚姻者贸田业而犹率薄,以至女不能嫁,多老于幽居送终者”。

呵呵,大定也有“剩女”哪,不过并非是太过挑剔所致,是被嫁妆拖累的。

资府……大抵是不差钱的吧?毕竟,资哲虽说无心仕途,其家族在上饶可算是名门望族,无厚嫁之虞。

定聘事宜自有长辈去操心,嗯,陈亮这位媒人跑前跑后的很是尽心,不枉在冯宅“白吃白喝”,颇为自觉。

讲真,对陈同甫其人,冯过是心存愧疚滴,自己可是“抢”了他的状元。不过,或许也因祸得福了。在那个时空,陈亮状元及第后,被授职签书建康军判官厅公事,但因长期忧患困折,精泽内耗,形体外高,次年三月二十六日夜间溘然长逝。

很显然,陈亮这段时间吃好用好,毫无心理压力狠狠地揩着冯过的油,而且在冯过的几番劝说下不再酗酒,那叫一个红光满面,又哪会“精泽内耗”,当不致英年早逝了。

数日后,定聘流程走完,迎娶的吉期,也顺带商定。

对定婚社会各方面都极为重视。这样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定婚之后不许翻悔。不仅民间风俗是这样认为的,而且还得到法律的保护。《大定律》规定:“诸许嫁女已报婚书及有私约而辄悔者,杖六十。虽无许婚之书,但受聘财亦是。若更许他人者一百。已成者徒一年半,后娶者知情减一等,女追归前夫。前夫不娶,还聘财。”疏议中说:“若男家自悔者,无罪,聘财不追。”

冯过这便算是名草有主了,若无意外,三年后他便会与资南嘉完婚。到那时,他十九岁,她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