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杨家后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场混乱直到秦桧搬来了“救兵”才告结束。

这短短不到半个时辰,秦桧感觉自己都快昏厥了,原以为是美差来着,却不想竟是要命的苦差使。

女真人固然有些粗鄙,草原苦寒之地,未曾开化的蛮族嘛,行为粗鲁莽撞是正常的,可以理解。咱们大定可是文化礼仪之邦,怎可以与他们一般见识?

这白楼闹甚幺蛾子?哪有青楼女子不做客人生意的道理,你以为是李师师乜?故作矜持,特立独行,好显得与众不同,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无非是待价而沽罢了。真闹出大事件,你白楼还能落得了好?冯改之,朝阳王,哼哼,误了朝廷大事,管你们是谁!照样追查罪责。

还有那几个“武夫”,瞧那作派架势便是军伍中人,出手那么狠毒,一旦女真使者有个啥差池内失,你们承担得住后果?难怪说军中是藏污纳垢之地,皆是扶不上墙的烂泥罢了。

可他再惶急再看不起“斑儿”,也是无计可施,真的是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搭理他。无奈,他只好让侍从去外面请巡检兵士。

本朝“坊市制”逐步废除以后,“坊”作为一种行政单位被保留下来,于是,“厢”便成为了“坊”的上级单位,因此上这种制度也被称为“厢坊制”,逐渐取代了昌楚和五代时期的“里仿制”。

至道元年,里、外城(东京又称新、旧城),合计八厢一百二十坊,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又在新城之外置八厢,共十二坊。大中祥符二年三月九日增置为九厢。

东京的厢坊制度,形成了以东京府为中心的府、都厢、厢、坊四级行政管理机制,都厢、厢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提升。每“厢”设有“厢典”、“书手”各一名,“所由”二至五人,“街子”二至六人,“行官”六至十四人。至此,东京城外九厢和城内十厢相互关联,构成了统一的治安管理体系,正是有了这一至关重要的体系,从而确保了东京城市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安居乐业,厢坊制度的确立在加强东京治安管理、消防管理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确保京城的稳定,东京城有大量的驻屯军,按照厢、坊分别进行巡逻,取代了原来县尉的一部分职责。

东京军队的巡逻,按四厢的形式设置厢巡检、都巡检进行日间和夜间的巡逻。巡检统领铺兵,执行报时、防火、防盗、解送公事等任务,同时还负责参与缉私活动。

大定政府还设立了军巡铺,作为东京基层的治安机构。新旧城里都巡检诸处巡铺图二面,如有可省罢,分明签贴进入,计五百四十六人。京城巡铺所占禁军人数甚多,步军兵士尤众,不得番休,故量行裁省。其铺分远近不均者,委巡检使移那焉。

军巡铺除了负责东京的城市治安、夜间巡逻,还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负责消防灭火工作,军巡铺的主要人员是铺兵,全部由禁军充任。

另外,为了加强对东京的城市管理,太宗时期成立了专业的执法队伍——街道司,主要负责维护市场秩序,维持街道的卫生、修治以及管理,处理和打击“侵街占道”现象,此外还负责巡视街道、疏导交通等日常工作。

街道司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管理机构,只设置于都城东京一地,这支队伍定员人数为五百人,全部由军队的士兵充任,统一穿着青衫子的服饰——“诏置五百人为额,立充街道指挥例物,没人交钱二千,青衫子一领。”

秦桧令人去搬的救兵便是军巡铺和街道司的军士。

军巡铺和街道司二司数十人齐齐赶至,秦桧恰巧认得为首那巡检将领,忙不迭的叫唤道:“杨巡检,快快分开他们,切莫伤人。”

倒不是说他忽而看重武将了,而是这杨巡检出身不一般,值得尊敬一二。嗯,此人叫做杨再兴,算是天波府杨家的同脉后辈。

掌训治甲兵,巡逻州邑,擒捕盗贼等,置于州县或边远的数州数县管界。又有刀鱼船战棹巡检、捉贼巡检、巡马递铺、巡河、巡捉私茶盐等,皆掌巡逻稽查。南渡后,分置都巡检使、都巡检、巡检、州县巡检,掌土军、禁军招填教习的政令、巡防盗贼。

沿边巡检司以都、同巡检为正贰官,同样以都监或监押以监护军队,下分设巡检,巡检司拥有属于本司的堡寨和把铺等。沿边巡检司所辖地域甚广,辖域内有多处城寨,巡检司择选数城寨,巡检、监押及兵级于此安扎。

都巡检使位高权重,太祖朝守边名将如郭进、李汉超、何继筠等,到边地任都巡检使,为统军大将,独当一面之仟,“但得沿边巡检之名,不授以行营部署之号“,实则其地位仅次于行营都副部署。

都巡检使,品级为七品,;副使正八品,统兵驻防。掌土军、禁军招填教习之政令,以巡防扞御盗贼。主要职责是募兵御边与维护境内治安。

巡检司根据各地情况所属兵员不尽相同,边远地区人数多些,但一般也就在百人左右。福建路八个州、军二十八员巡检官领兵三千五百人,平均每员巡检管辖一百二十五人。而京城开封府有巡检四员,各领骑兵五十人,步兵八人。

也就是说,杨再兴麾下有兵五十八人。这倒不是说其位不符身份,委实是“天波府”已然没落。

大定真正能称得上将门的只有四家,分别为折家将、仲家将、姚家将、杨家将。杨家将在四大将门中最弱,勉强凑数。而前三家将门,在大定朝赫赫有名。

杨家将可从杨信算起,杨信是五代麟州新秦豪强,以武力称雄于一方。第二代为抗辽名将杨业,号为“杨无敌”,因大战辽军力竭被擒绝食而死。杨业有七子,但只有长子杨延玉和次子杨延昭为武将,杨延玉与辽国作战中阵亡。杨延昭一直镇守边关,口碑甚佳。杨延玉和杨延昭算是杨家将第二代。杨家将第三代只有杨延昭之子杨文广为武将,武功远不及先人,其后杨家将淡出历史。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而这位供备库副使名为杨琪,其祖父是杨重勋,杨业是其伯祖。

但自仁宗朝后,杨家将的实力已经有很大的衰落的趋势。时至今日,杨家将的很多后代中,有不少都沦落为平民。虽然还有一部分仍然在部队里面挣扎,但是权力都不是很大,在军队中的地位较之以往大大降低。

导致这现象的主要因素,还是由于大定所倡导的重文轻武政策,对于武将采取压制措施。武将的地位持续下降,才能与壮志施展不开,军权几乎都收归于中央。纵然在杨家将的内部,是有很多优秀的人员,但是都无法得到重任。

比如杨再兴。

他他父亲是杨畋,祖父是杨广荣,曾祖父是杨邦玉,杨邦玉的父亲是杨文广。所以,他算是杨家将的第九代。

岁月变迁,当年风光无限、名震天下的杨家将不复威名,门中子弟尽皆寂寂无名、泯然于世。

杨再兴能在汴京城当个巡检勉强算是为祖上争得些许荣光,总好过另一位上梁山为匪的杨志。

不过,他这杨家将后人的身份多多少少还是有所裨益的,在京中广识友朋,颇有几分名声,否则秦桧也不可能偶然见过一回便记住了他。

杨再兴身材高挑,样貌端正,身上有一种天生的军人气质,嗯,类于岳飞。

他看看混战的一方,好家伙,岳飞、牛皋、韩世忠,都是见过的。虽谈不上有啥交情,他对这几位可是敬仰也羡慕的很,都是立过军功的,哪像他只能在京城做些苦哈哈的脏活累活。

他口中叫着“住手”,却是暗暗观察场中局势,很显然,本方是占据上风的,至于女真人……管他们死活?!化为蛮夷,也够胆来东京撒野?!

但有公务在身,他也不好坐视不理,招呼着下属上前拉架。

说来也妙,杨再兴等人出现的时机刚刚好。

几个女真使者已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挨了拳脚,只不过是草原人的血性使然不肯开口认输罢了。

岳飞几人也是“欲罢不能”。他们固然是占了上风,也算是出了心头一股恶气,可……难道还真的要把这几个女真人全部打趴下?真那样可真酿成外交事件了。

所以,杨再兴这一插手劝架,双方都有了台阶下,自是顺势收手罢战。

这场混战来的突然,让观战者大呼过瘾,不知内情的人连连叫好,皆是感叹从未见过如此精彩的表演。

冯过等人却是面面相觑,对“罪魁祸首”梁红玉那叫一个“折服”——感情这是自带惹祸体质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