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过心下是想着要将这二百人当作骨干培训的,有点特种作战的意思。当然,他非专业人士,关于军事技能训练只是提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具体还需贾小春领着冯一等人去操作。
他抛出来的操演指南其实便是以《纪效新书》为基本,再结合以那个时空的特种兵训练方法,终究算是超越时代的产物,便是贾小春这种“专家”也是眼前一亮、好生琢磨了一番。
首先是队列训练,或称作单个军人徒手队列动作,通过训练可以规范新兵的言行举止,校正新兵“弯腰”“驼背”等在家时的不良习惯。这个科目用白话说就是“走队列”,分齐步、跑步、正步三种,这是军人最基础的训练内容。
而后是体能训练,自不可一蹴而就,需逐步推进、稳步提升的。先以三公里训练为主,中间适时穿插仰卧起坐、俯卧撑、折返跑等小科目,后期以徒手五公里和武装五公里越野为主,根据需要也可增加十公里甚至更多。
他是有军人情结的,更为阅兵仪式所震撼,乃告之贾小春一定要抓队列训练,此乃重中之重。
二百人正可为一个营队,下设连、排、班,各计三个序列,每班七八人不等,训练营合二十七个班。
单个军人队列动作有很多,包括立正稍息、蹲下起立、跨立立正、敬礼礼毕、停止间转法、齐步、跑步、正步等;班队列就是在单个军人队列动作的基础上,以班为单位的队列训练。
如此训练三个月后,择优选十人加入“战狼突击队”,余者综合考量后打乱重新编班。嗯,优胜劣汰是必须的,不过此“汰”非彼“汰”,而是末位淘汰,训练成绩最差的需去炊事班蹲着,直至下次考核能通过再返入“战斗班”,考核垫底的去当大厨。如此,便是相应的激励机制了。
要知道,战斗班成员的“月薪”可是十五两银子,而炊事班则只有五两。人比人气死人?谁让你训练时不把自己往死了操的,真以为让你去炊事班就躺赢了?醒醒吧少年。
这便是招募人手需是家境贫寒的少年的好处了。
乡野老实之人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容易灌输……容易接受严苛的管教。再者,十几岁的少年人尚未被社会荼毒,胸中热血沸腾,好斗争胜心未泯,谁都不想落人于后。
最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待遇太好了,一日三餐都有肉,大馒头随便整,与以前相比简直就是天上人间……况且每个月还有十五两银子拿。
要知道,正规军中诸军的军饷自一千至三百,凡五等;厢兵教阅着,有月俸钱五百至三百,凡三等。有的时候也采取以货带钱的方式发给下层士兵——下者给酱菜钱或食盐而已。大定的货币是最不值钱的,导致士兵收入寒微。
禁兵是大定的核心部队,他们的军俸在定军体系里是最高的,在发放上按禁兵分为上、中、下三等而区分其不同待遇。上禁兵,月俸一千文;中禁兵,月俸为七百文和五百文。此外,月俸钱五百文的中禁兵,月粮两石斗,春冬衣绸、绢六匹,绵一十二两,随衣钱三千。
而厢兵作为地方部队,自不受统治者重视,待遇比禁军要差了很多:河北崇胜、河东雄猛、陕西保宁、京东奉化、京西状武、淮南宁淮各酱菜钱100,月粮2石,春衣绢2匹、布半匹、钱1000,绵12两;两浙崇节、江东西效勇、荆南北宣节、福建保节、广东西清化除酱菜钱不支外,其余待遇与以上六路厢兵的待遇相同。
乡兵是大定的预备役部队,因其不脱离生产,是不隶国家兵籍的“不养之兵”,故没有固定的军俸,只有补贴性的钱粮。即使补贴性的钱粮,各地的情形也不一致。河北忠顺“巡缴”时每日人给粮二升;陕西保毅,上番人月给米六斗。乡兵的补贴实际上只有参加各种军事行动才能得到。
蕃兵是大定在边境地区招募的少数民族部队,在军俸上也是不被重视,番兵的军官是有军俸的,而士卒则无,只有补贴。但是,由于边境地区地广人稀,朝廷对蕃兵士卒采取以田代俸的做法,即通过给田地作为蕃兵的赡养之资。
而一名生活在城市的普通市民,不管他是在街边摆个小摊做点小买卖,还是在官府的手工作坊里打工,或是给富贵人家当佣人,每天的收入都是一百文钱左右,一个月三千钱,大抵可换二两银子盈。
正常来说,一贯钱是指一千个铜钱,但问题定时流行省陌,“以七十七钱为百”,即一贯钱为七百七十钱。至于铜钱与银两的换算,则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定初银钱兑换比为一两银兑一贯钱,到此时,一两银则可兑两贯钱。
也就是说,在燕子坞这“世外桃源”,只要肯吃苦耐劳坚持下来,便可拿二十倍于中央禁军的俸银,再不济的也能抵寻常人两个半月的收入。不就是刻苦训练么,还能累死不成?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些个新人菜鸟打小便学着做各种农活,最不怕苦累,怕的是吃不饱。
于他们而言,反而似乎是夜间的文化课难熬些。
虽然大定文风昌盛,因了造纸及印刷相关技术的飞跃提升,书籍大幅度降价,便是寻常人家也买得起,但要供应不事生产的读书人仍是件难事,便是举全家之力也够呛。是以,即便书院遍布,且有各级官学,但仍有众多目不识丁者。
大定经历次兴学,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学校网络,其规模之广、数量之多,远远超过汉昌诸朝。另,朝廷又诏诸州“给田十顷赡士”,凡地方官学均有相应的定额学田,田租收支由学校经理。
饶是如此,读不起书的家庭亦比比皆是。
也正因这些大龄菜鸟从未上过一天学堂,到十七、八岁时再学着识文断字,难度可想而知。
冯过早有心理准备,当然没想过这些人个个都是读书种子,但至少能粗略看懂军令条文。毕竟,这些人中必会有一部分人去做细作谍子,情报书写是避免不了的。
在他看来,一个出色的军人应是允文允武的,至少这第一批“菜鸟”大部分都能有成将军的潜能。
事实上,原本在贾小春这些行伍出身的人想来,冯过这种种动作委实是有些“胡作非为”的,就是有钱人的“作”,但不多时他们便瞠目结舌了。
半个月过后,这批只知道拿锄头种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子弟便来了个大变样,原本的畏畏缩缩、站立不安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行动有力、反应敏捷,眼睛里隐隐透露着自信与坚毅,精气神大幅度的提升使得个个都判若两人。
贾小春在军中待了十来年,自认熟晓军中事务,于训兵整军颇有心得,但要在如此短的时间让新兵“改头换面”,他……做不到。
冯过这一套文化教育结合军事训练的练兵方法貌似是胡来,但效果却是如此显着,即便是贾小春也只隐隐有所猜测,不明其中所以然。
但冯过也没办法解释太多,只草草的说了几句,大致的意思便是此等方法以求让新兵有认同感、归属感及荣誉感。其实,人是有惰性的,或者言之为惯性。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重复某一件事或者某一类经历,便会形成形容,久而久之会深入骨髓乃至于难以忘却甚至难以戒除。
他其实更希望以实战要求锻炼训练的士卒,只是尚无条件。但须日常教习的队列号令和武艺战术模拟实际作战环境,坚持堂堂之阵必须听从号令同进同退,坚决反对应试化的花拳绣腿和生疏虚套。另外,通过魔鬼式的强化训练,以实战演习组织士兵进行激烈的对抗,既锻炼了武艺阵法和基层指挥,又培养了密切协作的团队精神,逐渐磨砺出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
没有人问冯过此举的目的,事实上,本朝虽不禁蓄养私兵,但也是打压的,一旦传扬开去,终究是犯忌之事。
冯过以贾小春为燕子坞主管,另抽调冯家护卫队骨干主抓训练,又请沈致信、沈开恒传教文化,用的皆是心腹之人,就是怕此事泄露。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他深知此事只可徐徐图之,将这二百人练成可战之兵即可,暂时并无扩招的想法。毕竟,太伤钱哪。
仅这些人的粮饷,一年便需逾十万贯钱之巨,饶是他生财有道也是颇觉吃力,更何况接下来还得购置兵械,这更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开销。
大定兵器作坊实行集中管理,主要以官营为主,有京师兵器作坊和州郡兵器作坊两种。
其中州郡兵器作坊除负责本州郡兵器制作外,还得完成朝廷交代下来的抛造任务。
京师兵器作坊按服务对象和隶属关系,分御前(内廷)和朝廷(外廷)两大系统。
御前系统所造兵器主要用于供给内廷、赏赐臣僚、制造样品,包括斩马刀局、鞍子所、御前生活所等兵器铸造作坊。
朝廷系统所造兵器主要用于给中央禁军和地方军队配备兵器,包括南、北作坊(又称东西作坊)、万全作坊、广备攻城作、弓弩院、弓弩造箭院等。
当然,大定的强干弱枝政策注定京师兵器作坊是最大的兵器生产基地。京师兵器作坊分工细密,比如南、北作坊下有五十一作,广备攻城作下有十一作,而且还配置了大量工匠。工匠最多的时候南北两大作坊有7931人,万全作坊有3700人,分工协作生产。
如此庞大的作坊和工匠,使得初期的军械生产水平便有了很大提高,仅南、北作坊的武器年产量达三万多件。
然而,数量是有保证了,却无法保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