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害怕结婚可能带来的不幸而不愿结婚,于是“恐婚,厌婚”这些词就应运而生了。
其实厌婚的本质上也是因为恐婚。
恐婚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厌女情绪和两性对立。
我就是一个恐婚的人,所以我今天想用解剖自己的方式来分析“恐婚”的本质。
我知道,我不想结婚,是因为我恐婚;而我之所以恐婚,不是因为我真的铁石心肠、不需要感情了,相反,这恰恰说明我太需要爱了,所以才害怕欺骗和伤害。
因为害怕,所以才有恐惧心理。
所以说,恐婚是我们渴望美好又害怕得到伤害而应运而生的心魔。
这种思维模式你放在其他地方也是适用的,比如:
你太渴望有好成绩,又害怕考砸,所以考前抑郁征就出来了。
你太憧憬美好,又害怕被辜负,所以婚前抑郁症就出来了。
你太希望孩子健康,又害怕出现意外,所以产前抑郁症就出来了。
(用恐高症和密集恐惧症来强词夺理的人,请出去,放过我。)
……
恐婚的本质解出来了,那根治的办法有没有?
当然是有的。打败魔法最好用魔法攻击,根治心理自然要用心理反攻。
这种心理反攻需要三种认知基础:
一、我们自己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我们没有资格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别人爱我们,更没有资格让任何人按照我们的意愿爱我们。
二、她(他)不可能是完美的,所以我们得习惯她(他)的缺点和不足。
三、婚姻是不可能有完美的,感情的磨合和婚后的磕磕绊绊才是常态,恩爱都是表演给你看的意外。
有了这三个认知基础,你既不会过于憧憬爱情,也不会过于害怕婚姻可能带来的失望,自然就不会恐婚了。
其实两性关系就是“我们”和“被子”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卖冰棍的会用被子包住冰棍;也知道,卖包子的也会用被子盖住包子。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被子不会产生能量,而是储存能量。
你给她(他)温暖,她(他)就给你温暖;你给她(他)寒心,她(他)就给你寒心。
你说是不是?
现在我就把被子比喻成异性。
异性是被子,他被单上的“多彩”就是他的“外貌条件”,他的棉量是他的“家庭条件”。
可他的三观和人品却决定这被子有没有棉洞,会不会结绵。
这被子再漂亮再厚,可他中间有一个洞,你捂的热吗?晚上转一个身,第二天就感冒了有没有?
大部分人的不幸不是“遇不到”的不幸,而是“认知”和“选择”的不幸。
你盯着错误的选项,既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又觉得平常人配你不上。
那怎么可能盖的上好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