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李世民的来意之后,秦怀玉多少有些意外。
虽然他对历史上的大事件知道一些,可是更多的细节却无从知晓。此刻听到洪灾之事,也是意外万分。
此事便如李世民所言。
可谓是关系重大,十万火急。
洪灾乃是江河流域之中,洪水泛滥淹没庄稼,更是使得百姓流离失所。
无论是饥饿还是疫病,都会造成百姓无数死伤,这也就能理解李世民此刻的急切反应了。
这件事秦怀玉自然也颇为在意,虽然他不是圣母,但是这些无辜的黎民百姓,秦怀玉当然不可能熟视无睹。
更何况他心中的目标,乃是改变整个大唐,如今却连这洪灾都置之不理,那岂不是成了笑话?
当然了,此刻李世民前来自然不是为了钱。
虽然现在大唐依旧缺钱,但该拿的钱依旧拿得出来,问题是如何对策?
秦怀玉也是认真思索起来。
他看着李世民说道:
“启禀陛下,如今发生如此灾祸,首先第一件事,便是要防范疫病发生,包括清理死去尸体以及关于灾民的个人防护。
若是当真发生疫病,此事可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到时候必定造成更大的麻烦。所以说如果陛下想要赈灾,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唯有避免疫病发生,才能进行后续安排。”
听着秦怀玉所言,李世民乃至于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三人都是点了点头。
他们觉得秦怀玉所言在理。
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但李世民依旧开口询问道:
“秦怀玉,你方才所言不无道理,不过朕想让你说说,可有什么细节之处?”
见李世民如此关心,秦怀玉沉吟道:
“此事倒也简单,方才说过的,必须将死尸处理干净。同时灾民的防范,亦是不可太过密集另外还需要提前准备医者……”
被问起这个问题,虽然秦怀玉也没有系统的建议,但他还是把自己能够想到的细节,全部和李世民说清楚了。
李世民心满意足,虽然不少东西他也知道,但秦怀玉提起的很多东西,也是他之前没有考虑到的,顿时觉得获益匪浅。
包括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他们作为大臣,自然也听得十分认真。
帮助李世民解决问题,便是他们的任务。
但这还没有结束。
秦怀玉缓了缓,调整了一下情绪,说道:
“方才只是第一件事而已,至于第二件事,其实也很简单,相信陛下也知道,发生这么大的洪灾,自然要第一时间调集粮草。
若是没有粮草支援,恐怕灾区难民也难以支撑。到时候因为缺粮饿死的人,恐怕也不会比疫病少了,此事陛下定有安排。”
这是自然。
实际上在来秦家庄之前,李世民已经在派人调集粮草等东西了,毕竟他是大唐皇帝,发生这么大的事,他自然要负起责任。
因为隋朝杨广的事迹,李世民可是吸取了不少教训,他当然不会重蹈覆辙。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世民和杨广的背景真有些相似,都是王朝的第二代。如果李世民不想成为杨广这样的人,就唯有支棱起来。
只见李世民朗声说道:
“秦怀玉,此事你放心即可,朕已经派人调集粮草了,这些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怎么可能对他们置之不理呢?”
听见这话,秦怀玉露出笑容。
虽然知人知面不知心,此刻秦怀玉也无法判断出李世民此刻到底在想什么,但一个君王能够这般坦然的说出这句话,也是不简单了。
略微沉吟之后,秦怀玉又说道:
“虽然如今土豆尚未大规模扩种,但是现在事发突然,如今陛下皇庄之中,包括臣这秦家庄,亦是能够收获第二批土豆了。
到时候,亦可先将土豆送去赈灾,至于后续之事,也只是晚上一段时间,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同时,若是陛下有需要的话,秦家庄亦可捐款,以为大唐百姓。”
说起捐款的事,李世民下意识想要拒绝。
他可是大唐之君。
不赏赐也就算了,哪能随随便便要下面的钱。如今大唐又没穷到那般地步。
可没等李世民开口,秦怀玉忽然笑道:
“启禀陛下,臣方才又想到一事,这捐款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李世民看得一愣一愣的。
哪怕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也有些疑惑。
不知道秦怀玉究竟是什么意思。
等秦怀玉笑完,顿时意味深长的看着三人,说道:
“赈灾之事,虽然是有朝廷之力,但想要尽快将此事解决,并且做好的话,无疑是需要更多的钱粮,若是陛下有意,臣倒是可以想个办法,替陛下弄些钱来。”
李世民踌躇不定。
他能够感觉到,秦怀玉说的钱似乎不是小钱。
这就让他有点摸不准了。
如果真有许多钱在面前,李世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啊!
犹豫之后,李世民终于有了决定。
既然是送上门人的钱,哪有不要的道理的?收敛情绪,好奇万分的看着秦怀玉,问道:
“秦怀玉,你想怎么做?”
听得李世民之言,秦怀玉微微一笑,说道:
“臣想做的很简单,自然就是捐钱了,但这钱自然不是臣一家来捐,如今长安城经济发达,有钱人不计其数。
臣让众人一起为大唐建设做点贡献,想来是不难的。”
然而听见这话,李世民却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似乎是相当无语。
他不由得吐槽道:
“秦怀玉你想的倒是简单,虽然朕也知道长安城中有钱人不少,但个个都是一毛不拔。自己用来享受荣华富贵也就算了,想让他们捐钱,那未免太痴心妄想了。”
但秦怀玉却说道:
“陛下不必担心此事,臣自有办法,想要让他们捐钱,其实也很简单。
首先就是要把消息传播出去,让世人知道此番灾情,并且陛下已经派人赈灾。
先前逍遥轩拍卖逍遥酒之事,陛下应该也知道,到时候臣再拿出一批逍遥酒,放在逍遥轩中拍卖,必定人满为患。
到时候臣再派人声明,拍卖获得的钱款是直接捐给灾区。另外,号召众人自由捐赠,此事陛下亦可出来表个态。
随便派个人过来,将捐款之人的名号刻在石碑之上。让整个长安城的人都看看,到时候立在城外,便可传承成百上千年。”
听到这里,李世民哪有不明白的意思?
他可是个聪明人。
若是脑子不灵光,如何能够打出这般战绩,并且打下大唐半壁江山。
李世民眯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微笑,有些意味深长的说道:
“秦怀玉,你这算计得太深了。
看着是以虚名诱导众人捐款,实际上却是逼迫他们捐钱啊!有了石碑在此,那些个权贵豪富,若是真一毛不拔,怕是要名声丧尽了。
而有你逍遥轩宣传,到时候此事必定人尽皆知,那些个人想不捐都不行了。
另外,顺便也是让逍遥轩有了个好名声。”
秦怀玉果断摇头,表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方才李世民所言都是他的猜测,与自己没有半点关系,反正不懂就对了。
见秦怀玉如此,李世民又是诡异一笑,但这次他没有继续多言。
反正心里明白就对了。
秦怀玉方才的举动,确实是有用官方的名义打广告的嫌疑。但更多的,无疑是为官府征集赈灾款。
坦白讲,没有秦怀玉这样操作,李世民也有办法把钱搞出来。
只是其中需要节省缩减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现在有了秦怀玉相助,李世民甚至感觉自己不怎么需要花钱。就能将赈灾之事做得漂漂亮亮,岂不是美哉?
坦白的讲,此事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
捐款了的人,可以获得仁义之名,并且刻在石碑之上,怕是传承上千年。
另外就是逍遥轩,经过此事之后,生意自然更上一层楼。同时有了官方背景出没,怕是以后更没有人敢来招惹了。
至于李世民,那可是实打实的拿钱了。
并且他积极参与此事,也少不了一个仁君之名。日后在史书之上,又有几个人敢说他不好呢?
李世民心满意足,感觉已经得到想要的答案。
可秦怀玉却没有说完。
他依旧看着李世民,郑重其事的说道:
“方才那只是第二件事,臣还有第三件事要跟陛下说清楚,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山东,河南等地遭受如此洪灾,百姓流离失所,必定遭受重大打击。如此民心混乱,嘈杂不安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这种情况不能持续下去,必须想办法将之改变才行。”
李世民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他知道秦怀玉所言极有道理,可是这种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想要让百姓重新恢复安定,是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的,如今水灾尚未消除,就想得这么多了,那也太想当然了吧。
看到李世民一副想说,却又不知该说什么的神情,秦怀玉则毫不犹豫的说道:
“臣这里有个建议,陛下不妨考虑一下。
既然如今百姓流离失所成了流民,那朝廷不如将他们组织起来,想办法去疏通河道,解决水患,并且重建家园。
而不是简单的施粥赈灾,那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让百姓用自己的劳动获得收益,如此一来,非但能够强民心,更能够稳人心。
陛下以为如何?”
讲到这里,秦怀玉的真正主题终于说了出来。
如果只是简单的赈灾,其实用不着他上场。
而他此刻便要告诉李世民一个道理,那就是以工代赈这种方法,远比简单的施粥来得更直接,更有意义。
虽然百姓流离失所,但恐怕他们也不愿意真的沦为乞丐,用以工代赈的办法,能够让他们重拾自信心,也避免了民心颓然。
如此一来,还能解决水患的根源问题。
包括灾区重建,属于是一分钱干几件事。最重要的是,哪怕李世民这样干了,百姓依旧会感恩戴德。
这年头,但凡不是脑子有问题的,都应该知道,虽然朝廷看着是花钱招人干活,实际上却是为了赈灾救济百姓。
听着秦怀玉所言,李世民陷入沉默之中。
他第一时间有些茫然,可是仔细想想,很快明白了秦怀玉的生意。他满面错愕,看向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二人。
其实此刻一脸懵逼的,不只是李世民。
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
他们方才也是无比认真,听着秦怀玉所言。
当听到以工代赈的建议,他们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等他们明白了以工代赈后面的意义,瞬间就绷不住了。
在此之前,谁能想到还能如此赈济灾民?
这简直不可思议!
如此伟大的构想,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李世民看向二人,二人又看向李世民,最后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
他们的目光,显得是格外复杂。
一时之间不知说啥。
长孙无忌感叹一声,由衷说道:
“秦怀玉,老夫心服口服了!”
房玄龄想了想,也认真说道:
“此法真是绝妙,恐怕当今世上能够想到此事的,也只有秦怀玉一人而已。”
此刻秦怀玉淡淡笑着。
倒也没有强行装逼的意思。
毕竟这个想法,不是秦怀玉原创的。
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开创,哪怕秦怀玉现在也是这样觉得。用这个办法去赈灾,必定能够取得与之前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果不是李世民等人前来询问,恐怕秦怀玉也不会考虑到这件事。
但李世民既然信任他,而且大老远跑来求教。再加上关系到众多灾民,秦怀玉自然不会遮遮掩掩,而是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面对三人说法,秦怀玉坦然道:
“此事也只是臣突然想到,若能帮灾民做些什么,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如此天灾,自然不是人力那个阻挡的。但既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朝廷也不可坐视不理,唯有各方联合,才能尽快解决问题。”
李世民不住点头,神色之中难掩激动,说道:
“秦怀玉,朕果然没有看错你,对了,你说的方法叫做什么?”
秦怀玉从容答道:
“可称之为以工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