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意识?意识是行为的表现,还是确有其物。凡人清醒时有意识,那么睡着之后无思无想之间,意识是否存在。或者是说,意识是生灵活动的一种状态?
骥节帝的不灭神识神通,攻击的正是生灵最本源的存在之一。林幕与骥节帝交手的最后一招,被黑白二帝偷袭,导致林幕直接被骥节帝神通命中,顷刻间林幕的本体万象神王失去了意识,并且与林幕之间的联系被强行断开。
林幕若不是见势不妙,直接使用宙光大道将不灭神识神通送到了未来,此时这具转世身恐怕也早就意识不存。
但现在,骥节帝不灭神识神通还是降临了。
林幕只感觉自己昏昏沉沉,用最后的神力林幕选择了无尽虚空当中一处偏僻星域,紧接着林幕消失在了当中。等到再次醒来,林幕发现自己失去了所有大道感悟,便是修为也是一丝不剩。
林幕睁开眼时,映入眼帘的是一间简陋的竹屋。
阳光从竹帘的缝隙中漏进来,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药香,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
他想要起身,却发现浑身酸痛,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这种感觉,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有体验过了。自从踏上修行之路,他就再未感受过凡人的脆弱。
“你醒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林幕偏过头,看到一位身着青衫的中年人正站在门口。那人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几分书卷气,手中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药。
“这里是青云门,我是掌门青云子。“中年人走到床前,“三天前,我在山脚下发现了昏迷的你。“
林幕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他的喉咙干涩得像是被火烧过。
“别急,先把药喝了。“青云子扶起林幕,将药碗递到他嘴边。
苦涩的药汁滑入喉咙,林幕却尝不出任何味道。他的神识一片混沌,感受不到任何灵气的存在。这种感觉,就像是被关在了一个漆黑的牢笼里。
“你的身体很虚弱,需要静养。“青云子放下药碗,“我已经让弟子去准备些清淡的粥食。“
林幕闭上眼睛,努力平复着内心的恐慌。他尝试联系本体万象神王,却感受不到任何回应。这种孤立无援的感觉,让他想起了很久很久以前,那个还在凡人时期的自己。
“掌门。“
一个清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林幕睁开眼,看到一个身着青色道袍的少女站在门口。少女约莫二十六七岁,眉目如画,手中端着一个木托盘。
“这是新来的师弟吗?“少女打量着林幕问道。
“这是林幕,暂时在我们这里养伤。“青云子接过托盘,“这是你师姐,青瑶。“
青瑶朝林幕略微笑了笑:“师弟好好休息,等你好些了,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菜园。“
林幕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菜园?他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见到凡人的菜园是什么时候了。在他的记忆中,只有那些种植着天材地宝的灵田。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幕渐渐了解了青云门的情况。这个小小的门派,与其说是一个修真门派,不如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庄。门中弟子除了修炼最基础的吐纳之法,大部分时间都在照料那数百亩田地。
“师弟,今天感觉好些了吗?“
青瑶推开竹门,手中提着一个竹篮。篮子里装着几个还带着露水的萝卜。
“好多了。“林幕坐起身。经过几天的调养,他已经能够下床走动了。
“那就好!“青瑶继续说道,“今天要下山去给村里的农田施法降雨,你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林幕点点头。他确实需要出去走走,或许能找到恢复修为的办法。
下山的路并不好走。青瑶走在前面,时不时回头看看林幕。她的步伐沉稳,显然已经习惯了这条山路。
“师弟,你以前是哪个门派的?“青瑶一边走一边问道。
林幕沉默了片刻:“一个很远的地方。“
“哦。“青瑶没有继续追问,“那你一定见过很多厉害的法术吧?我们青云门只会一些粗浅的法术,每次施法都要休息好久。“
林幕看着青瑶的背影,心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绪。在他漫长的生命中,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如此纯真的人了。
到了山下的村庄,青瑶开始准备施法。她站在一片干涸的农田前,双手结印,口中念念有词。
林幕仔细观察着。青瑶的施法手法很粗糙,灵力运转也不够流畅,但她的神情却格外专注。
“云来!“
青瑶轻喝一声,天空中出现了一小片乌云。淅淅沥沥的小雨落下,滋润着干渴的土地。
施法结束后,青瑶的脸色有些发白。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朝林幕笑了笑:“一次只能施法十亩地,要全部灌溉完,得半个月呢。“
林幕看着那片被雨水滋润的农田,心中忽然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种最基础的施法,这种最朴实的修行方式,让他想起了很久以前,自己刚刚踏上修行之路时的情景。
“师姐,能教我这个法术吗?“林幕忽然问道。
青瑶愣了一下,随即略微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不过这个法术很简单的,你可能看不上眼。“
“不,“林幕摇摇头,“我觉得这个法术很有意思。“
秋日的阳光洒在金黄的麦田上,林幕站在田埂边,看着村民们弯腰收割。镰刀划过麦秆的沙沙声,混合着人们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收图景。
“师弟,你看那边!“青瑶指着远处的一片麦田,“王大叔家的麦子今年长得特别好,听说能多收两成呢!“
林幕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一片格外茂密的麦田。麦穗沉甸甸地低垂着,在秋风中轻轻摇曳。
这半年来,林幕始终没能学会那个简单的降雨法术。每次尝试施法,他都感觉体内的灵力运转滞涩,就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但奇怪的是,他并不觉得沮丧。相反,看着村民们丰收的喜悦,他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满足。
“师弟,你发什么呆呢?“青瑶伸手在林幕眼前晃了晃,“该回去啦,师父说今天要教我们新的吐纳之法。“
林幕回过神来,跟着青瑶往山上走。秋风拂过,带来阵阵麦香。他深吸一口气,忽然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也不错。
转眼间,树叶开始泛黄。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空气里多了几分寒意。
这天一早,林幕裹紧了单薄的衣裳,准备上山打柴。刚走出竹屋,就看到青瑶抱着什么东西匆匆跑来。
“等等!“青瑶拦住林幕,“我给你找了件厚衣裳。“
林幕接过那件青灰色的棉衣,触手温暖。他记得这是青瑶自己的冬衣,因为衣襟上还绣着一朵小小的梅花。
“这...这是你的衣服吧?“林幕有些迟疑。
青瑶摆摆手:“我还有其他衣服呢。你刚来不久,可能不习惯这里的冬天。青云山的冬天可冷了,去年还下了一场大雪呢!“
林幕穿上棉衣,果然暖和了许多。他看着青瑶冻得发红的鼻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半年来,青瑶总是这样,默默地关心着他。
“谢谢。“林幕轻声说道。
青瑶笑了笑:“快去吧,记得多打些柴火。我听说今晚可能会下霜呢!“
不知不觉间,林幕发现自己已经习惯了青云门的生活。每天早起打坐,跟着青云子学习最基础的吐纳之法,和青瑶一起照料菜园,偶尔下山帮村民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种生活,与他曾经的经历天差地别。但奇怪的是,他并不觉得失落。相反,在这种平凡中,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
傍晚时分,林幕背着柴火回到青云门。远远地,他就看到青瑶站在山门前平静的等待。
“怎么这么晚才回来?“青瑶迎上来,帮林幕卸下柴火,“我都担心你是不是迷路了。“
林幕笑了笑:“多打了一些柴火。你不是说今晚会下霜吗?“
青瑶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还记得啊。“
两人并肩往膳堂走去。夕阳的余晖洒在青石板上,拉长了他们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