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 > 第437章 鲱鱼罐头,真香……Yue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7章 鲱鱼罐头,真香……Yue

第437章:鲱鱼罐头,真香……Yue

说干就干!

值得一提的是,褚煦君借着这一波搞事的心态,她查看了一下系统的五大支线。

好感度和情绪波无需赘述。

名望值,在当初褚煦君被称为“月神夫人”,后来当上怀君夫人的时候,达到了一个顶峰。

而基建值,在西北推行互市,开垦耕地的时候,又涨了一大波。

至于完成率,褚煦君成婚的时候,有了进展。

她发现,原来是这个含义,便失去了基本兴趣。

果然她怀孕生子,完成率便到了50%。

这个成就的获得渠道,让褚煦君本人嗤之以鼻。

不过从结果上来看,倒是让褚煦君省去了许多要从系统搜寻,抄录的过程。

尤其是巫师们提交的话本和写本,系统更是加大对她的权限提升和比重。

比如现在,她想要的精神层面建设,系统便有不少可以直接运用的选项。

之前在京州的《男人装》,还有扈家带动写出来的话本,其实已经为精神建设、娱乐生活提供了不小的基础。

但那是京州,文化、政治、经济中心。

这是在冀州西北延城,当初识字的人一只手都数不完。

幸而有褚夏的教育打底,如今城中识字率稳步上升。

加上互市的进展,数符也随之传扬了出去。

虽然这两年来,她怀孕生子、哺乳养子,但对延城的熟悉和周边情况的把握,褚煦君的策划越写越顺。

火火正是学说话的年纪,进入褚煦君脑海中的首选便是儿童连环画。

先前扈悠写的狗血话本目标人群不一致,也相当于是从头开始了。

西北延城在高产作物的影响下,人口同样直线上升,儿童教育也极为紧要。

还是得感谢褚夏这几年在延城的兢兢业业,加上以扈家带头的精英教育,让褚煦君如今的文娱计划不至于是空中楼阁,无基之屋。

何归堂的褚家人也很快发现,这一次褚煦君的怀胎和第一回似乎完全不一样。

第一胎,褚煦君是晕着躺进的延城。

那延城人,得紧张成什么样。

是以直到褚煦君顺利生子,延城人才真的确信天女是回到了延城。

而非先前,此起彼伏的传言。

传言再真,天女都没有出现在他们的面前,便都不做得数。

包括褚煦君自己,在京州殚精竭虑的生活后,也很安心躺在何归堂,享受一回当“米虫”的待遇。

米虫也只是说说而已,看看由她推行的互市便可知。

不过除了先前几次,她跟着出去散散心之外,到了孕后期,她就是想出去,也有心无力了。

后期她动不动就要去净室,加上如今的服饰繁琐,光是想想,褚煦君都失去出门的勇气。

但这第二胎不一样。

褚煦君闭门造车的几天,过了孕早期后,她想吃的东西也越来奇怪。

从京州过来跟着她多年的厨师都有点把不准主子的口味。

毕竟连冰糖葫芦,褚煦君都不爱吃了。

总体的结论就是,褚煦君如今喜欢吃臭的。

什么臭豆腐、榴莲(是的,在月子的时候她还是从系统“偷渡”吃到了),还有什么叫螺蛳粉……

什么味大,她就喜欢什么。

白日里花连城得拦着几个小的跟风。

到了夜里,独闻臭味便是卫凌一人。

连小家伙火火最近主要跟着外大母起居。

幸而火火本人对这些臭东西,没有像小六儿那般感兴趣。

要不然,花连城还不知道拿一次比一次难搞的亲生女儿怎么办。

褚煦君也知道她现在的口味很奇怪,但看着卫凌每次一脸接受不了,又努力尝试,接着便“真香”的行为,还是让人欲罢不能。

不过用魔法打败魔法,在褚煦君从系统拿了一罐鲱鱼罐头出来尝试后,她的口味慢慢回到了正常水平。

罐头打开的那一天,何归堂没人坐得住,全部用各种各样的借口逃离了石头屋。

连路过的百姓都忍不住:“王爷府上是被泼臭粪了吗?”

“怎么可能,这种事情在延城,他们连我们的门前都过不去。”

“估计是王妃又有什么新主意吧。之前用粪浇土豆地瓜不就是她的主意吗?”

“说是这么说,是挺难闻的。”

……

但吃还只是一回事。

褚煦君的另一个行为,才是让全家头疼的地方。

第二胎之后,褚煦君非常喜欢往外跑,包括但不限于偷跑。

堵不如疏,花连城和卫凌已经答应让她三天出一趟门。

但褚煦君不答应,直接来了个周边游。

他们能怎么办呢?只好想尽办法跟着,又想尽办法把人带回家。

跟过来之后,他们发现,王妃没有骗人,她是真的在干正事。

她在认真搜集西北外各大部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

褚煦君把系统出品的各大Ip看了之后,发现狗血话本的元素好掌握,这么多年来换汤不换药。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但儿童连环画不行。

各大连载长达几十年的漫画、动漫,哪怕去头去尾,加个未来设定也很难照搬过来。

要知道,便是现在才刚学说话的火火,都已经是十万个为什么了。

往后连环画一出,他们一好奇起来,谁能回答得出来?

褚煦君好不容易把七个颜色的故事挑挑拣拣说了出来,很快武采便反应过来:“这个,我好像在外头有听过。有点像,当然东家你这个好多了。”

哪怕武采依旧成了褚煦君的弟媳,这么多年了,她还是习惯喊“东家”。

“在哪里听到的?”

武采:“你不知道,来互市的那些人大字不识得几个,但张口闭口什么长生天的传说故事可不少。”

褚煦君一想,还真是,这些不就是现成的故事来源吗?

这个时代成文的经典,哪个不是经过民间调查、积累形成的,比如《诗经》,比如《史记》。

于是,褚煦君没有犹豫,在孕中期就出门开始“采风”。

虽然她无法现在就去追寻星辰大海,但她可以记录、听取许多第一手版本的《故事会》《传奇》《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