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史事讲将1三国明 > 第八章 《奇游漫记》——董传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八章 《奇游漫记》——董传策

董传策,字原汉,号幼海,南直华亭县人,授刑部主事。因偕同僚上疏弹劾奸相严嵩,积恶误国六大罪,引起世宗震怒,被拘入狱,追究主谋,施以酷刑,几次死里逃生,后谪戍南宁。穆宗即位后,召他回京,官复原职,改南京大理卿,进南京工部右侍郎。万历年,改南京礼部右侍郎,以言官劾其受人贿赂,遂被罢归田,因苛责仆人引起众愤,被仆人所杀。着有《奏疏辑略》、《采薇集》、《幽贞集》、《奇游漫记》等。

严嵩深受嘉靖皇帝的信任,担任了内阁首辅、太子太师,他擅权十余年,网罗了大批爪牙党羽,排除异己,操纵国事,吞没军饷,使得军备松弛,东南倭寇和北方鞑靼侵扰日益严重,形势危急。担任刑部主事的董传策实在看不下去,彻夜难眠,他忍无可忍向皇帝上疏弹劾严嵩,列具了严嵩六项罪状,巧的是,这一天他的同僚张翀、吴时来也分别上奏希望弹劾严嵩。

一日内竟然有三人同时发难,朝廷上下顿时有人震惊,有人担心,有人恼怒。严嵩立即向皇帝密报,说这是一次有预谋、有组织的诬陷,主谋就是官职仅次于他的徐阶。因为董传策与徐阶是松江府同乡,而张翀、吴时来是徐阶的门生,董传策与张翀又是刑部同事,吴时来还在松江做过官,他们如此密切的关系,如此统一的言行,不可能没有串联组织、没有预谋。

嘉靖帝听了严嵩的分析,极为恼怒,即刻下令逮捕了董传策他们三人,交严嵩务必审出幕后主谋。想不到,无论怎样严刑拷问,董传策他们三人竟然口径一致,都回答说是“此高庙神灵教臣为此言”,最后严嵩只得以“三人相为主使”结案。嘉靖皇帝一看,三人杀头的条件还不够,那就充军吧,张翀到贵州,吴时来去横州,董传策发配南宁。

于是,董传策他们三人结伴南下,在中秋节时到达广西全州后分了手,因干旱航道不畅,坐等江水上涨。第二天居然下起了大雨,江水暴涨,董传策甚为得意,挥笔写了《全州大雨》诗。不久,到达桂林,当地好友邀他们畅游奇山宝洞,生在江南的董传策平生第一次领略这样的水光山色,游兴更浓,于是,伏波岩、水月洞、独秀峰、七星岩,一个一个地方游过去,还写篇《游桂林诸洞岩记》。

董传策行船终于到达南宁的青秀山下。他看到这座满目葱茏的山峰,就有股说不清楚的喜爱,顾不上旅途劳顿,立马上岸去登山,游了一处又一处,游了一天又一天,足足游了九天之后,才回头办正事。从朝中被贬外放,他的心情原本是悲愁的,然而面对广西的山水,精神又振作起来了,那些沿途见闻,被他写进了《奇游漫记》。

就此,董传策在南宁开始了“出门船当屋,归来屋作船”的生活。邕江水急滩多,船工辛苦危险,因此要雇请小船比较困难,董传策就自家买了一艘带蓬的小船,船篷两边开了小窗,挂上窗帘,船篷底下摆只小桌子,可以围坐七八个人,由家童撑船划桨,他还为新船取名叫“飞庐”。

严嵩终于被推翻了,徐阶接替了皇帝首辅的位置,董传策听到消息,极为兴奋,三天两头乘了“飞庐”到青秀山去,深入民间了解民众疾苦。在撷青崖南侧不远,有口山泉清若水晶,甘若凝露,董传策为方便人们取用,就请石匠凿了个石龙头,置于泉水出口处。董传策人品高尚,虽被贬谪,但南宁官民对他却十分崇敬,当地官员特地在泉边建了个小亭子,请董传策起个名。董传策笑笑,以“原泉混混,可喻学有本”,取名称“混混亭”。后来,广西佥事徐浦到此,刻石命名“董泉”,亭子更名为“董泉亭”。徐浦还说,先生忠君爱国,不仅清泉姓董,青山也要姓董,才能弘扬人间正气,而董传策坚决拒绝。人们就在青秀山一侧建了凉亭,让董传策命名,他挥笔题额称“浩浩亭”。

董传策,极为喜爱生活了九年的青秀山,写下了《奇游漫记》、《游桂林诸岩记》、《粤西山水歌》等,盛赞“粤西山水甲天下”,将原本偏僻荒凉之地,打造成为一个无穷韵味的诗的世界。董传策奉诏离开南宁,回京复职去了,万历年初,担任礼工部侍郎,后又被免官职回了故乡,因约束家奴过严而被谋杀。

董传策的事迹,被文人编进了明代传奇名剧《鸣凤记》和清代小说《绿野仙踪》,在民间也有不少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