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三章这叫解放劳动力
“不可能。”颜聚大声说道,“按照你所说,这钱不就永远也花不完了吗?”
“对,只要钱不断地在市场上流通,这钱就永远也花不完。”秦安说道。
“大家也看到了,刚刚商人将一年的钱赚到后,是不是会给工人工钱,工人为了生存是不是需要买粮食?农民因此而赚到了钱?
然后商人交税,工人交税,农民不用交税?朝廷是不是有税收了?
朝廷有钱了,那不是可以给官员俸禄,给军队军费,还有杂七杂八的费用。”
众人点了点头,可是看明白了,不代表他们能明白。
什么时候农民一年能赚两万两了,什么时候工人一年的收入有十万两了,又什么时候商人一年就能赚几百万两了?
这金额大得直接吓死大家了。
而对于颜聚的问题反而不怎么放在心上了。
秦安则是继续说道:“时代在发展,以物换物的日子也很快就会过去,用不了几年,所有的货物都会有一个价格。
未来缴纳税收都是用缴纳金钱的方式缴纳,就算农税一时间不能全部抵销,但是用金钱来交税,那将更加方便。”
“百姓手上本来就没有钱,还让他用金钱来交易,那岂不是变着法子从百姓身上拿钱。
以前百姓没钱有能用粮食交税,现在粮食不能交税,朝廷是打算逼死百姓吗?”颜聚再次说道。
“怎么会呢?”秦安说道,“你们以为我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的吗?
百姓们可以将多余的粮食卖掉,卖给官府,官府收购粮食的价格会根据各地的情况而定,但是各地的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别。
刚刚的演示我只是想让大家知道,朝廷只要有钱了就能做很多事情,提高官员的俸禄,军费,然后修桥铺路,发展科技等等。
最后,取消你们的所有徭役,取消农税,甚至给农民补贴。还有各种养老保险等等。
而朝廷国库的钱并不是从百姓中剥削而来,因此大家不会不满,等欣然接受。”
“不对。”城下有一个百姓反应过来,“既然商人会给国家带来那么大的财富,为何从古至今都要重农抑商?”
对啊,大家都纷纷反应过来。
秦安立马解释道:“因为很简单,商人太多,没有人去种地。”
颜聚闻言,心中一笑,说实话了吧。
旋即他大笑起来:“哈哈……帝师,你终于说漏嘴了。”
秦安说道:“不是我说漏了嘴,而是你根本不清楚情况。我说过了,三年前,你们耕地种地的劳力不是人就是牛,没有其他的劳动力。
最重要的还是一天能耕种五亩地就已经是顶天了。
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我发明了蒸汽耕地车,一天最少耕百亩,速度快点,千亩都没有问题。
而且只要三四个人操作即可,这中间能省出多少劳动力。
就以两个村子为例,两个村子都拥有一万亩地,村子有五百户,每户人有二十亩地。
三年前两个村子都是一年到头这五百户就在忙这一万亩地。
可是三年后,其中一个村子集资,甚至拿出五千亩地抵押给官府,购买了一辆蒸汽耕地车。
还有一个村子舍不得土地就没有买,依旧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和耕牛耕地种地。
于是买了耕地机的村子只留下一百人在忙着地里的事情,还有一些老弱妇孺,青壮年全都去干活了。
就当这个村子有四百青壮年出来干活好了。
四个劳动力,每个每月就算赚一两银子,一年也就有十二两银子,四百个人就有四千二百两,干两年就能将村子的土地重新赎回来。
第三年,这个村子的村民收入就能提高,而且短时间耕种完地后,只要交给家里的老人和妇人看管着的就行。
剩下的时间都可以去打工,等到收割时,只要请几天假就可以了,因为有蒸汽耕地车,耕种非常快。
完全不会耽误城里的工作,最后,工作的人就不再想着回家种地,认为这的都是累赘。
不是没有,而是这种现象非常非常的多。在未来,很多很多人都没有摸过锄头了,就连泥土都不怎么摸过。
而另外一个村看到这个村子越来越富有,你们认为他们还舍不得抵押五千亩土地换一辆耕地车?”
“换。”中年农民说道,“别说五千亩,就算八千亩也换,有了耕地车,还能开垦荒地,损失多少就能赚回来多少。”
众人不由的点了点头,对啊,有了耕地车,自己有时间去干别的活,但是补贴家里,不是更好吗?
秦安笑了笑道:“这个在未来叫做解放劳动力。太精深话你们未必能听懂。
我简单来,你们就是劳动力,种地是在劳动,做衣服是在劳动。
但是有了耕地车后,种地的人就不需要那么多,那么劳动力就出现了,那就解放劳动力。”
众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颜聚说道:“帝师,既然解放了那么多的劳动力,他们不是无所事事了?
无所事事的人多了,可能会出现混乱的。”
秦安笑道:“我当然知道,所以商人的用处就出现了,他们建造各种作坊,然后聘请这些劳动力干活,然后生产各种商品。
商人出现后会出现商业,从而形成市场。
现在我就说一下市场,市场就是生意场所,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市场。
赵地有地方靠近匈奴,那里有大草原,是非常适合养殖牛羊马,还适合养鸡。
所以肉类不缺,因此,肉类价格就会比其他地方,尤其是百越之地便宜很多。
这就是市场的规矩,今日说了那么多,主要就是说给商人和想要行商之人而听。
因为商业的发展会带动国家的经济,充盈国库,朝廷可以利用这些税收服务百姓。
我坚信朝廷的税收将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另外,每日我接待一百人,我会解答他们的疑问,就算他们想要做生意,我也会为他们出谋划策。
现在,我将回客栈,等待这一百有缘人。
接下来,我每十天会到城墙上说一次,也就是还有两次,下次我会跟大家说农业之事。希望农民们能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