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种出一个强宋 > 第203章 传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宣传队露天搭台,在汴京不同的地方表演,将青州之事大白于天下。由于表演形式独特,表演处人山人海,一些小贩还把小吃摊子也摆在旁边,着实薅了一把羊毛。那些本就对洛寒不对付的文官见到后,气得牙痒痒,却也奈何不了人家。开封府衙役维持秩序,皇城司也派人插手此事,想要寻衅滋事,就等着坐牢。民间对钦差斩杀赃官拍手叫好,对弹劾洛寒的人更是铺天盖地的谴责,这让那些人无地自容,把洛寒恨了个半死,脑子里只有如何扳倒洛寒的想法。“洛真人,小生受人之托来给洛真人送请柬······”洛寒和赵颖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就听有人高喊,洛寒转头一看,是国子监的柯湃枚。他想靠近洛寒,却被凌弃等人阻拦,情急之下便大喊。洛寒摆摆手,柯湃枚过来,但和他一起来的学子们还是被拦住。“小生见过洛真人!”柯湃枚拱手施礼。洛寒看了一眼柯湃枚完好如初的脸,打趣道:“你这脸可真厚啊,鞭子抽到脸上,连个痕迹都看不到······”柯湃枚气恼,却不敢发作。他脸上的伤是用菠萝蜜治愈,否则肯定会有疤痕。伤是洛寒用马鞭抽下的,治伤的药也是洛寒炼制的······一想到这点,他就心浮气躁。这可是活生生打脸啊!柯湃枚双手奉上请柬道:“小生受人所托,来请洛真人赴约······”“什么约?”洛寒没正眼看请柬,淡淡道,“我忙得很,哪有闲工夫赴约······”“三天后,大相国寺举行诗词大会,组委会特邀洛真人参加,还请洛真人赏光······”汴京诗词大会热闹得紧,诗词大家现场评价,是后起之秀露脸的平台。大会上受到大家好评,便会火起来,然后此人把诗词再拿到青楼,请清倌人一唱······从此后他就成个人物了。来者不善。明显是针对洛寒骂了国子监学子不学无术,只会附庸风雅,无病呻吟,还说诗词不如一碗汤饼之类的话。这是逼洛寒参会,好奚落他一番。“你没有听懂吗?洛大哥说了他忙得很,没时间陪你们风花雪月,不去!”赵颖张口拒绝。她清楚洛寒也懂诗词,去年乞巧节在她家作了两首词,受到李清照好评。但汴京诗词界藏龙卧虎,名家比比皆是,洛寒和他们比起来就是沧海一粟,到时候只有丢人的份。故而她果断拒绝。“洛真人在城门口的说辞,表现出对大宋诗词界不屑一顾,小生还认为真人是诗词界翘楚,谁知却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柯湃枚轻蔑道,“真人怕了不去亦可,写一份申明,向天下读书人道歉,免得大宋诗词受到玷污······”“滚滚滚······”洛寒不耐烦道,“都说盛情难却,你们费尽心思相邀,我怎好拒绝。你去告诉那些人,三天后我准时去大相国寺,让那些人赶快写诗填词,免得到时候丢人······”洛寒偷偷笑了。这群渣渣,诗词而已,我张口就来,这就是穿越者的优势。“小生一定将真人的话带到,届时恭迎洛真人大驾······”柯湃枚将请柬放下,兴冲冲走了。他确信,三天后洛寒将输得体无完肤。看着一众国子监学子自信的背影,赵颖柳眉微蹙。这动作自然逃不过洛寒的眼睛,他微微一笑道:“颖儿不必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诗词这东西······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们还没有资格让我难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赵颖喃喃自语,随即担心也淡了下来。随口说出名句的人,诗词造诣自然不浅。不过得把李清照拉过来,无论如何不能让她和洛寒唱对台戏。年轻一代中她最负盛名,她若参会,必是洛寒劲敌。······大相国寺本是诵经敬佛之所,此时却成为汴京诗词才俊较量的场所。诗词翘楚齐聚一堂,自然引来不少人围观。有些人奔着吃瓜而来,从诗词界的撕逼大战中汲取快乐。有些人纯粹是来看洛寒笑话的。还有部分人是奔着“坡仙”的名号而来。三天前市井盛传,这次的诗词大会,在家安享晚年的苏轼要参加。苏轼本人就是轰动效应,连带着好些名家慕名而来,顿时将本次诗词大会的档次提高了一大截。洛寒姗姗来迟。他的亲友团也很庞大,除了花荣等五个随从,还有赵颖、李清照、曹鹏、沈冲等人。当然还有一些支持洛寒的功勋世家子弟,他们不便出面,混在人群中为他喝彩。柯湃枚见到洛寒,上前几步,却不是迎接,而是挖苦。“洛真人架子可真大,东坡先生等你半晌了······”“你算哪根葱?滚一边去,再碎嘴小爷打得连你娘都不认识你······”曹鹏张口就怼,柯湃枚黯然退去。他清楚曹鹏作风,能动手绝不废话,此时废话也是顾及到人多。“洛大哥,那就是东坡先生。”洛寒顺着赵颖指引,看到曾布旁边坐着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身子骨有些弱,却有种超然于浊世的气势。洛寒早就听说苏轼要来,他十分不解,一把岁数的人了,怎么也掺和进这种闹剧中。不过他十分敬佩苏轼,前世他就是苏仙的小迷弟,对其诗词都是铭诸肺腑。历史上的苏轼此时已死,他现在能活着也是洛寒突兀出现在这个世界,改变了一些事情的先后顺序,使得赵佶提前召他进京。洛寒入座,主持人宣布诗词大会开始。宋时正是诗词鼎盛之时,诗词能流芳百世,文人极为看重。经王安石变法,宋朝进士科废除了诗赋,专以经义取士,故而宋朝科举出现重经义而轻诗赋的局面,但科场外的诗词创作却热度不减,仍受文人热捧。科举经义文做得好,谋个一官半职,出身固然好了,但这一辈子过后,后世有几人记得你?诗词却能传世。从古至今,哪个读书人,不想名留千古?其中奉旨作词柳三变最具代表性,他离世近五十载,可他的诗词却传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