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逐鹿中原(一百零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八十三章 逐鹿中原(一百零七)

共和四百八十年夏(690年)

酷暑来临,但是中原的局势却让入局者们冒出冷汗。

在半个月前,天后登基称帝,改国号“周”,立国七十二年的大唐……亡了!

武曌不顾众人的反对,强行登基称帝,还更改国号,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越来越多李唐宗室,暗中联系燕国、突厥、周国,企图借助敌国之手,帮助自己恢复大唐的江山社稷。

面对这大好的机会,唐帝国周边各国自然是不会错过的,纷纷打着【反周复唐】的旗帜,趁着中原内乱之际,肆意劫掠。

“我们不是在入侵中原,而是在反周复唐,帮助大唐恢复江山社稷!”

燕聆\/完颜聆攻下登州的一座县城后,对城内的士族这般说道。

通过打着【反周复唐】的旗帜,可以降低中原人的反抗情绪,从而增加劫掠效率。

燕军在登州攻城略地,一些城池听闻燕军是来【反周复唐】,于是干脆打开城门,欢迎友军。

面对主动打开的城门,燕聆也不客气,把整座城池都给搬空,顺带把城池周围的坟墓挖一下。

虽然南北朝时期,山东的坟墓早都被燕国挖光了。

但是大唐这几十年的积累下来,又有许多新的唐朝藩王、士族被埋葬在山东之地,值得大挖特挖。

“反周复唐只是口号,就跟阿弥陀佛一样,趁机烧杀抢掠才是真正的目的。”

虽然只是口号,但也有一些正统观念很强烈的读书人,对打着反周复唐口号的燕军非常欢迎。

他们生活在大唐强盛时期,大唐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正统,如今妖后篡位,他们无不痛心疾首,听闻燕军愿意拯救华夏、反周复唐,他们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晋亡之后无华夏,妖帝(武则天)之后无中国!”

“燕国友邦,是来帮助我们大唐复兴华夏文明的恩人!”

“中原已经没有真正的华夏文化了,真正的华夏文化都被燕国继承了。”

“燕国之所以不承认妖帝是华夏正统,其实是因为燕国仰慕我泱泱大唐,他们是真心想要帮助我华夏,驱逐妖后,恢复大唐!”

一些收了燕国金钱的山东皇汉士人,大力鼓吹燕国继承正统论,并声称,燕国之所以与中原敌对,是因为中原被妖后篡位了,燕国是来帮助中原人的,燕国是中原人真正的拯救者。

说这些话的山东皇汉士人,他们当然知道,哪怕大唐时期,燕国与中原照样是敌对关系,还跟大唐打过仗。

所以他们说的什么,燕国是为了帮助华夏恢复李唐正统,才跟武曌敌对,纯属是自作多情加收钱办事。

燕国跟中原是敌是友,跟什么正统不正统从来没有关系,真正有关系的只是国家利益。

当然了,这并不妨碍收了燕国钱财的山东士人们,大力鼓吹燕国是因为不服从妖后这个篡位的蛮夷,才与中原敌对。

于是乎,一边,中原皇汉读书人们鼓吹燕国是来帮助华夏的,劝说山东的城池主动打开城门,迎接燕国友军入城,另一边,燕军进城后,丝毫没有手下留情,更不在乎恢复什么华夏正统,反正能搬空的全给你搬空了,哪怕是宗族祠堂,也给你强行拆了搬走。

为了更好地反对妖后,亦有士人黑武曌编了一个鲜卑族后裔的虚构身份,然后声称:

“国家朝政都被妖后为首的鲜卑遗老遗少控制了,现在已经不是大唐了,而是后魏(后鲜卑魏国)。”

“燕国才是华夏正统的继承者,我们应该欢迎燕军入城,他们会帮助我们驱逐鲜卑、恢复华夏!”

在这样的呼声下,越来越多中原城池主动打开城门,欢迎燕军入城。

然后,城中百姓全部被燕军俘虏,变成了开荒奴隶,卖到东北黑土地种植园。

“等到中原内乱,实力不如我们时,自然会有中原大儒主动为我们辩经,想方设法让我们成为华夏正统。”

对于军队在中原这般顺利,共和国皇帝帝渝眉开目展,非常高兴,隐忍多年,可算是翻身了。

现在,终于轮到燕国反过来骂中原落后、愚昧、无知、蛮夷。

于是,在登州,一些中原读书人也开始反思,他们认为,中原君主专制或许其实比燕国的议会共和制更加落后,其实,燕国的制度,才是更先进的制度,应该是中原学习燕国,而不是燕国学习中原。

然而,好景不长,中原的内乱很快就结束。

李唐宗室们的叛军,被妖帝残酷镇压,太过深入中原腹地,还没来得及撤离中原的燕聆,也被中原军队包围,最终惨败,落荒而逃。

伴随着燕军惨败,燕聆落荒而逃的消息,那些鼓吹燕国是华夏正统的中原士人们,自觉地闭上了嘴,并且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承认武曌的政权是华夏正统。

随后,燕国的读书人们,又开始反思,他们认为,或许,其实中原的君主专制才是真正先进的制度,比共和国的议会共和制更加先进,应该是燕国向中原学习,而不是中原向燕国学习。

对于这种情况,帝渝也只能叹息一声。

“看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现在,还不是我们彻底扳倒中原的时候,实力上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还不足以让更多中原人主动为我们燕国辩经。”

跟那些士人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帝渝并不认为谁比谁先进,在他看来,共和国的议会共和制、中原的开明君主专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是发展方向不一样,走了不同的道路而已,两者之间并没有谁优谁劣。

他是一位实用主义者,只要能增强共和国的国力就行,至于具体什么制度,反而无所谓。

——

现在的我们还在争吵什么样的制度更适合大宋,然而,在几百年前的日不落帝国,帝渝却早就看得明明白白,他从来不争论这些,只是默默地发展日不落帝国的国力。——《世界通史·宋·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