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一惊:
“他又是哪里得罪了柳兄。”
“没有得罪,是因为他去南方做生意,回来时遇到土匪打劫,差点要了他的命,被我救下了。却要极力成就我一段姻缘,再三地要求定礼,我推却不过,就把一对阴阳剑中的雌剑给了他,转给女方作为定情之物。当时,我问是谁,他只是不语,只说是人间尤物。”
贾琏望着一脸迷糊的宝玉,嘿嘿一笑:
“就是尤三姐。”
宝玉这才明白过来,也是异常高兴。
“这就对了,那尤三姐真是人间尤物,恭喜柳兄了。”
柳湘莲却冷笑一声:
“原来是与那宁府有瓜葛的,只是你们那宁府里,除了那两个狮子是干净的,还不是一片肮脏。”
却见宝玉变得满脸通红,自知失言,连忙改口道:
“我该胡说了,你好歹告诉我,这尤三姐品性如何?”
宝玉道;
“你既然知道了,又来问我干什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
柳湘莲干笑道:
“原是我一时忘情,你不要多心。”
宝玉摆摆手:
“何必再提,来,吃酒。”
宝玉说完,刚端起杯子,只见内室走出一人,正是尤三姐。
不仅宝玉闷了,见贾琏也张目结舌,柳湘莲的脸却刷地苍白。
而尤三姐走到柳湘莲身边,右手握着一把长剑,左手拿着一把短剑,道:
“你们也不必再议,还你的定礼。”
说着,泪如雨下,左手将剑递与柳湘莲,右手剑只往脖子上一抹。
三人连忙相救,可惜已经香消玉殒。
外边有奔来尤老娘和尤二姐。
尤老娘一边哭一边骂着柳湘莲,喊着要送官府,尤二姐则劝道:
“人家并没有相逼,只是妹妹自寻短见,就是送到官府,又能耐他若何?不如放他去吧。”
尤老娘这才作罢。
而柳湘莲看着委地的尤三姐大哭一阵,才放下,却一声不吱,转身走了。
宝玉连忙追了上去:
“柳兄,你这要到哪里去?”
柳湘莲又拭泪道:
“我并不知尤三姐如此刚烈,真真可敬,可惜我没福消受。我从此再也不来京城了。兄弟就此再见。”
说完,动身向西而去,宝玉连忙叫停,又叫茗烟找三匹马来。
三人骑马出了京城西门。
柳湘莲连连催促宝玉回府,宝玉就是不肯,道:
“我要送你一程,等你找到落脚地点我再回来。”
其实,宝玉只是怕他真地从此不来京城,不来贾府,那就从此无法相见,使他心中念念不忍。
柳湘莲实在没法,只好让他两人跟着,逐渐地也淡了劝回的心情。
一路向西,不一会就是荒原,只有一条官道。
看看天色已晚,四周却看不到人家人烟,只好在露天宿了一夜。
因为走的匆忙,已经有两顿饭没吃了。
宝玉起初还想起没与老太太、母亲告辞,想让茗烟先行回去告知一声,又想到自己把柳湘莲送到落脚地再回来时,没人相伴,如有什么事,自己应付不来,有孔武有力的茗烟在可保安全,索性罢了。
这一日来到边城,柳湘莲当了一件饰物,三人喝饱吃足,又向西而行。
宝玉一路上也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跟着柳湘莲向前走。
又行了一日,终于见到一座城池。
柳湘莲道;
“就是这里了。从此我将不离开半步。”
宝玉听了,也没有反驳,只好顺之为之。
三人进了城门,就见一派热闹景象,店铺玲琅,人来人往,每个人都精神爽朗,神气十足。
宝玉道:
“这是什么地方,风景人烟竟然不比京城差。”
柳湘莲苦笑一声:
“京城算什么,这里的人才是干净的。”
宝玉知道他心中还有怨气,不由淡然一笑,扯开话题:
“这里有你的家?”
“没有。这城池虽然不大,但总有一个容得下我的一方天地吧?”
“是,是。”
三人找了一处客栈,住了一夜。
第二天早,宝玉就与柳湘莲还没起床,柳湘莲自去找安身之处。
好一会,柳湘莲带着笑意回来了,说是有个大户人家收留了他。
宝玉既是欣慰又是心酸,就此告别,柳湘莲一直把他俩送到城外。
可是因为回路上皆是一片荒芜,根本没有官道。
何况又下起了毛毛细雨,天空灰暗,当然不见太阳。
加上又很少出远门,所以宝玉和茗烟不知不觉间又迷了路。
只有任马行走,已经不知身在何处。
微见不远处有座朦胧的山峦,心想或有山里人家,就直奔山峦而去。
接近山根,果然见到一座茅舍,院子里种满兰花。
两人不由大喜,连忙下马走进院子。
连叫几声,却没有人答应。
两人只好悄悄地推门而进,屋内确实无人,家什很简单,一个农家的样子。
两人各找个凳子坐下,就这么等着主人归来。
可是一直到天黑也不见人影。
肚子饿了,实在没法,只好不客气地找吃的,可是翻遍了所有房间,不见一粒米一颗菜。
两人只好放弃。
还好,还有两张床,床上却没有被褥,两人就裹衣而卧,迷迷糊糊地挨过了一夜。
等第二天宝玉早早醒来,刚打开门,不由吓了一跳。
门口站着一头水牛,本来嘴里还在咀嚼着,一见宝玉,就头一抬,嘴一张,哞地叫了一声,又低下头来,只盯着宝玉,那双大眼睛似乎带着某种神秘的微笑。
宝玉连忙转身,喊醒茗烟:
“快起来,门口来了一头牛,应该是主人回来了。”
茗烟一下跳了起来,陪着宝玉又来到门口,却不见了水牛,原来水牛已经同两匹马打成一片,正在耳鬓厮磨呢。
茗烟道:
“我们再到院外看看有没有人。”
两人来到院外,四周张望,也不见人影,也就作罢。
宝玉道:
“不等啦,我们还是走吧。”
茗烟回身把门关上,又折回身把马迁出院外。
两人上马而行。
走了不远,回头看看,那老牛也在看着自己这边,见两人回头,又抬起头,叫了一声。
宝玉心下疑惑,不知这是不是老牛的告别声。
此时,两人还是不知京城的方向,只是沿着山根一条沙路向前信马由缰。
却见前方来了两辆马车,不由大喜,终于见到可以问路的人了。
双方渐渐接近,只因沙路太窄,车马都慢了下来。
对方的前一辆车上,一人打开帘子伸出头来。
宝玉一见其人,真是又惊又喜,连忙喊道:
“尤老娘,你这要到哪里去?”
尤老娘当然也认出了宝玉两人,连忙道:
“你两人怎么到了这里,府里的人到处找你们。老太太、你的母亲都要急疯了。”
宝玉道:
“我是送送柳兄,这一回来就迷了路,就走到这里来了。你这是干嘛?”
“唉,我要把三姐灵柩送回老家安葬。”
宝玉这才仔细看后面那辆车,却是拖着一副棺材,不由潸然泪下:
“辛苦老娘了。”
老娘也流下了泪,道:
“就这个命,没办法。快回家去吧。”
宝玉心中不忍:
“我和茗烟送送你吧。”
“不要,你快回家。”
茗烟却道:
“可是我们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回家。”
“一直向前走,不半晌就到京城了。”
宝玉这才安心,心想跟着尤老娘也没有什么用,反而徒增麻烦,也就不着意坚持。
“那我们走了。”
说完,下了马,停在一边,让尤老娘的车马过去,一直到没了踪影,才与茗烟上马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