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妙伏郑重地说出还俗的话,夏焚高站在原地突然心头有种心慌的感觉。
这一刻,他才猛的发现,原来寒山寺不仅仅只是给了他一个住的地方。
更是给了他来到这个世界觉醒记忆后难得的安全感。
这里,是他的家。
当妙伏说出让他还俗时,他有些慌了。
他突然感觉自己就像是赤裸裸地站在了辽阔的大地上,任由寒风吹拂的旅人,那种空虚的孤独感充斥心间,恐慌,焦虑。
曾经的他想要还俗,也幻想过还俗后做一个合格的皇孙,每日大鱼大肉,勾栏听曲。
但当真的到来时,他的第一感觉并非高兴和惊喜。
“住持,这”
“净明道宗,你的下一站,也是你该去的地方。”
妙伏微笑着打断了夏焚高的话,伸出手指了指信封,那是给他好友的信。
他在信中并没有说出夏焚高有神体的事情,但凭借十五岁不到便是神清境界的天赋,净明道宗真传弟子的位置必有一席。
“还俗是好事,焚高你不适合在这深山修行,外面的红尘人世才是你的归途。”
妙伏轻轻拍了拍夏焚高的肩膀,他没有再喊苦仁的法号。
“住持......”夏焚高心情有些复杂,而在他身后的苦生更是冲了上来脆生生地大声喊道:“我不还俗,住持,我要留在寒山寺!”
此时的苦生如同一头暴怒的小狮子,气鼓鼓地仰头看着妙伏住持。
从小便在寒山寺做了沙弥的苦生更加难接受这种事情。
他从未想过还俗,他也无法想象离开寒山寺的日子。
寒山寺就是他的家,师兄和住持便是他唯一的亲人。
“苦生,你必须要走,我已经给你做了安排,会有人接你。”妙伏语气充满了坚决,眯起来的眸子紧紧盯着苦生,眼底闪过了一丝不舍。
苦生是他从小看大的,他又如何舍得将自己的小徒弟送走。
但现实让他没有别的选择。
接下来的寒山寺,十分危险。
妙伏挥了挥手继续往前走,同时道:“好了好了,跟我来吧,住持送你们最后一样礼物,明日便回俗世吧。”
苦生不忿,继续上前拉扯住持,而夏焚高则静静跟在后面。
山中风景独美,却无人欣赏,三人各怀心事。
苦生眼睛红彤彤,夏焚高则跟在后头静静思考。
现实已经摆在了面前,住持和苦善师兄等人已经决定在寒山寺迎战那位叛逃的大师兄,了解一桩心事和耻辱。
除了为他们祈祷,继续纠结已经没有意义,无论他对寒山寺的感情如何,他也该为下来的路做好选择。
夏焚高的情绪冷静了下来。
究竟是去住持安排的净明道宗还是回京城,他马上做了决定。
那就是,先回京城,再去道宗!
寒山寺暂时是回不来了,既然如此他就要为自己多考虑考虑。
他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根基主要靠那个神秘的青铜宝鼎。
而青铜鼎需要钱财交易,通过这次湖莲镇事件他前后得到了数万两银子,接下来三次交易的钱财已经够了。
但他也要为后续的做好准备,除此之外他离开寒山寺后加入陌生的道宗最好也要有个靠山。
这个靠山单凭妙伏住持的信是要不来的。
而能同时完成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摆在他面前的就有一个。
那就是回京城,拿郡王位!
大辉王朝的皇孙十五岁可获封郡王,他现在已经十四,距离十五岁已经没有几个月了。
获封郡王后他就会有自己的封地,到时候他哪怕加入了净明道宗也不用愁钱物,每年都会有人给他送银子。
而拿到郡王位再进道宗,他的身份上将会多一层属于大辉的光环。
据他这两年的了解,他的那位皇爷爷可不是普通人物,同样是一名俯视人间的陆地仙神,据闻在陆地仙神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有这无形的背景,他可以更容易的在道宗站稳脚跟。
如果他进入道宗是去争未来的宗主之位,学秘藏术法,那么他最好是干干净净,没有其他势力的影子。
但他作为寒山寺的佛门弟子,哪怕还俗去道门也注定上不去核心的位置。
因为他只是中途加入,先前已经有过佛门师承。
既然如此,他也不在乎给自己多加一层大辉的皮,去了道宗得个安稳的环境修行便行。
有青铜宝鼎和道法通天体的他总有一天会走到净明道宗所有人都要仰视的位置。
“郡王......”
走在下山的路上,夏焚高双眼迷离喃喃念道。
现在摆在他面前的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那就是
怎么拿到郡王位!?
“他奶奶的庆王!”
想到这夏焚高就忍不住在心里大骂了起来。
不过很快他就停了下来,没办法,庆王的奶奶是他的太奶奶。
夏焚高忍不住长叹一声,把前面的妙伏吸引地扭头看了一眼,见没事后才收回了目光。
不过这也让妙伏的心情起了些波澜。
他双手合十默默叹息想道:没想到苦仁居然这么不舍得离开寒山寺,真是个好孩子。
但此刻的夏焚高却是非常叛逆的在想着回京城的事宜......
他出家寒山寺是打着给老皇后祈福的名头,要是还俗回京城,大家怎么看他也是一个大问题。
想到这夏焚高就感觉这庆王真是害人不浅,先是把他赶出京城,现在更是让他“有家难回”!
如果庆王的政敌说他是破戒之后被赶出寺庙,破坏了祈福,那就真的是有苦说不出了。
到时候总不能让妙伏住持出山给他证清白吧。
这种事情是大概率的,到时候绝对会有人站出来诬蔑他还俗的事情。
到时候说不定还得得罪庆王,毕竟是庆王让他去祈福的,这祈福弄的不好,庆王的面子也不好看。
他回京城,注定不是一条好走的路,是一条夹在中间,得罪几方的路。
想到这夏焚高就头疼。
可不管前路如何,他还是会选择回去一趟。
因为不回去,那么就注定与郡王的位置无缘。
要知道现在他那些已经封王的兄弟每年少的也有数十万两白银的进项,听说有几个郡王在边境与其他王朝互通有无,每年所赚更是天文数字。
大辉王朝的面积和人口远超前世的古代,商业繁荣更是云泥之差。
皇族的郡王在大辉王朝是凡人一生无法触碰的大人物,每一位都站在权势顶端。
随便一句话就能让门人仆役奔走拼命,在封地他们是土皇帝,在京城他们便是皇家贵人。
朝廷各部的官员他们面前也要俯首听命。
大辉的一切都是夏家的,也就是,他们家的。
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前呼后拥这些不过是日常。
夏焚高曾经见过几位衣裳上绣龙蟒的郡王在京城里掀起一时风云的场景。
他们矗立在阳光下,如同神祗般被万民景仰,出行时禁军持刀开路,美人撒花,道路两侧百姓磕头相送。
文人骚客不禁为之作诗高唱,连平日年轻气盛的高傲学子见之也要拱手。
想到这夏焚高攥紧了双拳,咬牙切齿抬起头望天。
都是皇孙,世道不公!!
“我,夏焚高,也要当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