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重生水浒之我是方腊 > 第二百零一章 自封吴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2章 自封吴王

五月初一。

天色尚暗,方腊便被人喊醒了,抬眼望去,厅堂内烛光闪烁,小腹微微隆起的梁红玉正捧着冕服对镜自盼。

对于梁红玉而言,方腊自封为王固然是一件喜事,可更大的喜事还是与方腊团聚。

“这冕服如何?”

方腊微微一笑,“你绣的冕服自然是极好的!”

王者所穿冕服非比寻常,绣上何等的纹章,使用何等的材质,依照哪一朝的样本,这都是方肥、汪末泥等人遍寻章籍所议定的。

梁红玉虽然不爱红妆爱武装,却也愿意为心上人缝制礼服。

这几日,一针一线极为用心。

此时,见方腊作势起身,梁红玉当即让人捧来铜盆、汗巾,侍候其洗刷。

“什么时辰了?”

“丑时二刻”

方腊刚刚睡了不到一个时辰,此时还有些提不起神。

不过,繁琐的流程必不可免,即便是方腊也只能依照规矩行事。

仪式是给天下人看的,更是给麾下的文武官员看的。

如果方腊草草了事,众人只怕也不会将他这个王者当回事。

反之,如果方腊循例行事,众人也会逐渐习惯这个江南之地的新王。

没多久,一份祭天文书已然递到了方腊手中,待会儿祭天大典的时候,方腊必须通篇背诵。

再过一会儿,车驾可就到了。

婢女、侍从忙做一团。

作为南唐国都,江宁城内有一套完整的宫殿群。

虽说李煜奉表出降,拆除了一批违制建筑,不过,相较于其他地方,这里的依旧有着一批较完善的宫殿。

眼下,方腊并没有大肆修建宫殿的打算。

房子而已,够住即可!

为方便观礼,即位大典设在南郊天坛。

到了寅时,方腊登上华丽的车驾,在扈从的守卫下缓缓南行。

此时,江宁城内已是一片红色的海洋。

家家户户门前都飘扬着大大小小的红旗。

太平军接手江宁以来,这里的百姓实打实过上了好日子,因而,今日闻听方腊封王,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

于是乎,方腊的车驾所过之处,百姓的“万胜”声不绝于耳。

天色未亮,百姓们便举着火把翘首以待。

天坛下,文武官员分成两列,无人窃窃私语,所有人都在屏息以待。

在官员的外围,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甲士。

作为决定性的力量,甲士是保障大典顺利进行的强制力量。

为了筹备这一场大典,数不尽的人彻夜未眠。

等待方腊抵达之时,各项准备已然就绪。

编钟、鼓乐、铜磐……

各式的乐器分门别类,秩序井然。

夜色深沉,唯有“噼啪”炸响的火苗在夜中发声。

在这样庄严的时刻,所有人都不敢大声喧哗。

经过卜算,祭天大典钉在日出前三刻!

不知过了多久。

“铿!”

鼓乐声响起,接着礼官深沉的音调响起:“祭天大典开始!”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在这等乱世,祭祀更多是在祭奠自我,也是在祭奠心中的依赖。

……

一片长长的祭文完毕,初升的阳光映射在方腊身上,为其增添了几分金色的光芒。

观礼的人一层又一层,有士绅,也有商贾,有本地的黎民百姓,也有闻讯而来的外地人士。

身材瘦削许多的方肥头戴高高的冠幔,身穿崭新的官袍,心中感概万千。

数月之前,方肥只不过是丁员外家的一介管家,可现在,方肥已经成为方腊帐下文臣第一人!

这是何等的殊荣?

今时今日,参与祭天的有江宁城的数万百姓,还有太平军治下的近千万人。

谭稹作为俘虏,也有幸参加了今日之庆典。

大半个时辰过去,漫长的祭天仪式结束了。

方腊自封为吴王,顿时引起一片欢呼。

紧着着便是颁布大赦、册封官员、赏赐军士!

吴王的诸多政策与宋廷大为不同,首当其冲的便是文武并重!

在这里,没有“崇文抑武”的不良风气。

方腊甚至颁布了军功制度。

“凡策勋十二转,赏勋田、授官身……”

即便是最低级的武骑尉都能得到从七品的待遇,授田地三十亩!

毫无疑问,这等丰厚的赏赐引起了阵阵欢呼。

新王新气象、为了彰显一视同仁,方腊念出了每一名立功的军士名号。

军士又如何?

只要敢打敢拼,为吴王效力,早晚可以获得丰厚的赏赐!

从日升到日落,方腊足足耗费了一天才完成了这场仪式。

不知是谁,陡然出声,“吴王!吴王!”

百姓们当即呐喊出声。

巨大的声浪直冲云霄,给人带来一种强烈的震撼。

童贯一行并未受邀观礼,但是,隔着老远依旧能够感受到这种强烈的震撼。

“方腊大势已成,再想扼其要害,难矣!”

三日后,方腊自封为吴王的消息传到了汴京。

对此,皇帝也好,朝中官员也罢,都没有过激的反应。

太平军发展至此,不称王反倒有些奇怪。

如今这势头,反倒有些水到渠成的感觉!

为了扼杀太平军,该想的法子都想了,该做的事情也做了。

可方腊依旧不可战胜,太平军的地盘依旧越战越广。

这时,称王便称王吧!

谁让宋廷实在抽不出精兵来了呢?

重臣勋贵们熟视无睹,仿佛江宁并未发生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这等掩耳盗铃之举颇有些自欺欺人的意图。

不过,汴京城“歌照唱,舞照跳!”

江南多出一个王,丝毫不能影响到达官贵人们逍遥快活!

可年轻士子官员们就不同了,他们义愤填膺,公然抨击时事!

甚至有人提出“借金人之兵,灭江南之贼”的对策!

对此,绝大多数士子嗤之以鼻,但也有极少数人认为值得一试!

这时,有人高谈阔论,“怕只怕朝廷为虎作伥,捏着鼻子认下这吴王!”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方腊,南方一乱民矣,其兵马所到之处,分田到户,世家大族为之一绝,似这等残暴之人,怎能任其为王?”

“不错,若是朝廷任其王号,这官儿不做也罢!”

“同去同去!”

……

年轻士子们恨不得上阵杀敌,手刃敌寇,却根本没意识到,如今的太平军早已不是昔日的太平军了!

即便宋廷抽调所有西军,只怕也难以撼动太平军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