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铭有预想过米芾的很多回答,但确确实实没想到他回答是如此简单的四个字。
此乃盛世。
是啊,和米芾所处的那个年代比起来,现在是当之无愧的盛世。
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
“先生都知道了?”单铭一愣。
米芾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虽然不太清楚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但是有些这千百年的更迭,确实是有些了解。”
“那先生知我为何请先生吗?”单铭单刀直入,切入主题。
米芾洒然一笑,指着桌面上那摊开的《研山铭》:“可是为了此物。”
“正是。”单铭脸上一喜。
“没想到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米芾抚起胡须,脸上露出追忆的神色:“当初我得此灵璧石,爱不释手,连续三晚抱着它才能入睡,一夜兴之所至,挥毫泼墨写下这幅《研山铭》。”
“全文共三十九字。”
米芾缓步走到桌前,右手一挥,那原本浮于身前的砚台飘至桌上落定,手再一抓,一只毛笔竟直接于虚空中幻化而成。
“小子,替我研墨!”
单铭手持墨条,在那砚台上缓缓摩擦。
不消片刻,墨汁滴落,凝聚在那山形墨池之中。
“研山铭。”
米芾手中毛笔于墨池上掠过,那毛笔恍若有灵,竟将点点墨汁汲取上来,分毫不多分毫不少。
手腕翻动,桌上研山铭三字缓缓浮现。
“五色水,浮昆仑。”
“潭在顶,出黑云。”
“挂龙怪,烁电痕。”
“下震霆,泽厚坤。”
“极变化,阖道门。”
“宝晋山前轩书。”
一连三十九字,未曾停顿一气呵成。
明明是白昼,但是单铭此时如处黑夜,一如回到了当年米芾在屋内爱不释手,喜极写下了《研山铭》。
“小友,如何?”
手中毛笔散去,米芾乐呵呵的望向单铭。
“今观先生行书,获益匪浅!”
这句话他并不是作假,而是真的受益良多。
米芾七、八岁开始学习书法,启蒙老师是襄阳书家罗让。
后潜心魏晋,以晋人书风为指归,寻访了不少晋人法帖,一生辗转多师,一身笔力皆为后天苦练。
他极为擅长临摹古人书法,甚至能达到乱真的程度。
而单铭同样也是年幼就被送去练习书法,字帖是一本本的练。
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有过懈怠,甚至成为了文物修复泰斗之后,依然做到了每天都会抽出两个小时来练字。
可以说两人的经历在某些方面,是颇为相像的。
这次亲眼观摩米芾书写研山铭,单铭感觉到自己停滞多年的书法造诣竟然又开始缓慢的进步。
他抬头望向米芾,眼里似有火花闪烁。
同为文人,米芾几乎一瞬间就看出了他的意思。
珠玉在前,谁人不想追随一番呢。
“试试吧。”
他退后一步让出位置,单铭两步上前,取过笔墨纸砚。
屏气凝神。
他口中默念,手中不停。
很快三十九字便临摹结束。
单铭满怀期待的看向米芾,后者眼神虽有欣赏,但还是轻轻摇了摇头,伸手指点。
“点画应当更刀劈斧斫一点,你此处用笔还是有些犹豫。”
“五、出、极这几个字,还要再细上两分,给人一种弹槽欲出的突破感。”
“笔的起势稍重,中间要稍轻。”
“......”
单铭也不含糊,直接换上一张全新的宣纸,再次开始临摹。
整整两个小时,他一秒都未曾停歇。
每当他写完一张之后,米芾都会在背后厉声提醒,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说话的次数越来越少,而单铭的运笔也愈发的圆转如意。
正当他如痴如醉的时候,屋内却突然吹来一阵冷风。
单铭猛然惊醒,再次望向身后的米芾时,老者微微点头,头顶的烛火已然燃到了尽头。
还没来得及说话,他整个人如同入定一般,再无声息。
时辰已到。
凝望着再度化为幻影的米芾,他沉默良久,郑重的深鞠一躬。
此刻他环顾四周,屋内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
地上和桌面上到处都是他临摹的《研山铭》。
将屋内收拾好,单铭推开房门,外面是早就等候多时的米石。
看着他出来,米石从展台上一跃而下:“怎么样?”
他在旁边等了两个小时,都快无聊死了。
“进来帮我录个视频。”
单铭将手机打开录制界面递给了他,米石虽然有些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接过手机跟了进去。
“两个小时你一个字都没写,你在里面干嘛呢?”进了文物修复室,米石看着桌子上空无一物,有些好奇的问道。
“和你祖宗交流心得。”单铭望着他,似笑非笑。
“你怎么骂人呢!没写就没写,骂人干什么?”米石气的差点就把手机砸了。
“你不信就算了。”单铭摊了摊手,提起了手中毛笔。
米石找好位置,将手机紧紧的握住。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当单铭握起笔的时候,仿佛换了一个人。
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在米石诧异的目光中,三十九个大字清晰的出现在了眼前。
外行人或许能看出这字很牛逼。
但是米石作为内行人,差点膝盖一软就这么跪下来了。
别人可能没见过《研山铭》原帖,但是他见过啊!
这行字几乎和原帖如出一辙,如果不是单铭当着他面写的,他都要怀疑这东西是不是机器印刷的了。
“这幅字,能让你把原帖带来了吗?”
单铭将纸朝着米石的方向推了推。
后者关掉手机,小心翼翼的将那叠纸接了过来。
纸上墨迹尚未干透,一股墨香隐隐传来。
这些年的寻找几乎让米石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可是现如今有人站在他的身前告诉他,你的一切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他几乎热泪盈眶。
之前米石还对单铭有所怀疑,但是如今他已经是单铭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了。
米石轻轻将墨迹吹干,随后和卷轴一起卷了起来。
他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郑重的将卷轴收好,走到单铭面前跪了下来,重重的磕了是三个响头。
“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