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135—人才,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上官大夫走出殿门,正迈步下台阶的时候,忽然心里面有一丝不爽。
抬头看去,昭睢正大步上台阶,看这样子是要进宫去。
“如此匆匆,可是有急事?”看着昭睢大步上台阶,上官大夫调侃道。
昭睢顺着声音看去,发现上官大夫正在下台阶。
“自然是有急事。”
上官大夫登时有了好奇心,便问道:“可否方便透露一下是何事?”
“江夏郡各县官吏还有巡抚司、度支司、郡衙门、镇守司的官吏都敲定了,这是名单,我正要送去给大王审阅呢。”昭睢说道。
“原来如此,那你便速去交给大王吧!”说实话,上官大夫很想看看这些人选,起码有个大致了解。但是,他也明白,这些东西是要送给熊槐的,他掌管绣衣校事,是没资格看这个的。必须要等到熊槐审阅通过了之后,他才能看到。
纵然他是熊槐的亲信。规矩,就是规矩。
“大夫不想看一看?”昭睢自然是看出来了上官大夫的心思,便佯装问道,“好有个了解判断。”
“你莫要坑害我,”上官大夫哼了一声,摆了摆手,“我脑袋只有一个,可不够来看这个!”
昭睢哈哈大笑:“也是!”
说罢,二人便一上一下,就此别离。
昭睢进入宫中,却发现熊槐正端坐于案桌前闭着眼睛抻着头,不只是真的睡着了还是没睡着。
“名单送过来了?”听到脚步声,熊槐睁开眼,说道。很明显,他早就知道了今天要将名单送过来。
“是的!”昭睢将那一大叠丝帛递给旁边的内侍,内侍又上前拿给熊槐。
“底细都调查清楚没有。”熊槐翻阅着这大摞名单,问道。
“都调查清楚了,一部分是没落贵族,一部分是士子,还有一部分是从中央抽出去的人,没有余孽。”昭睢回答道,旋即又补充了一句,“这靳尚选人,还是有过考究的。”
“嗯。”熊槐翻阅着名单,试图发现一个自己熟知的人物。
但是,快要翻阅完的时候,还没有发现任何一个自己熟知的名字。
娘的,楚国人才挺多的啊,怎么就找不出来?
熊槐不抱希望的翻开最后一页,目光赫然停留在一个名字上。
襄县县丞—甘茂!
甘茂,这可是个能人!历史上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国左丞相。曾就学于史举,学百家之说,经张仪、樗里疾引荐于秦惠文王。周赧王三年(前312年),助左庶长魏章略定汉中地。后遭向寿、公孙奭谗毁,在攻魏国蒲阪时投向齐国,在齐国任上卿。周赧王十年(前305年),为齐国出使楚国。秦王想让楚国送还甘茂,为楚所拒。后卒于魏国。
历史评价也非常的高苏代:”甘茂,非常士也。其居于秦,累世重矣。自肴塞及至鬼谷,其地形险易皆明知之。”
范蜎:“夫史举,下蔡之监门也,大不为事君,小不为家室,以苟贱不廉闻于世,甘茂事之顺焉。故惠王之明,武王之察,张仪之辩,而甘茂事之,取十官而无罪。茂诚贤者也,然不可相于秦。”
司马迁:“樗里子以骨肉重,固其理,而秦人称其智,故颇采焉。甘茂起下蔡闾阎,显名诸侯,重强齐楚。甘罗年少,然出一奇计,声称后世。虽非笃行之君子,然亦战国之策士也。方秦之强时,天下尤趋谋诈哉。”“秦所以东攘雄诸侯,樗里、甘茂之策。”
司马贞:“甘茂并相,初佐魏章。始推向寿,乃攻宜阳”
可以说是个人才!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熊槐看向昭睢,说道:“这个襄县县丞,换个人。”
“甘茂出身下蔡,又出自史举门下,才能出身都是可以的,大王可是有什么其它想法?”
这些名单,昭睢之前在送过来之前就已经看了一遍,而甘茂的履历尤为特殊,所以他也格外关照,便记住了这名字。现在熊槐突然要换人,让他有些不理解。
“甘茂出身太干净了,太适合寡人了。”熊槐缓缓说道。
“大王可是要将他提拔进朝廷?”昭睢则试探性问道。
“不,直接提进来,恐怕会为旁人嫉妒,”熊槐合上名单,“让他做靳尚副手吧,做江夏制置副使。”
“会不会太急了点?”
按照楚国的官职制度,江夏制置副使在江夏制置使之下,也就是次一级的最高地方行政官,对此朝廷,相当于一个高级官员。
将一个有点才能的布衣之身的人一下子提拔到如此之高,看起来确实有些着急。
熊槐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有他的想法。
“树立一个典型,让那些读书的士子知道,只要有才能,我楚国都不会亏待的。”熊槐将名单递给内侍,又说道,“名单太单一了,都是我楚国本地的,卡的太死,找一些从其他诸侯投靠过来的士子,找点有才能的,选上去,不过不要太多,立个典型!”
“喏!”
这一下,昭睢算是明白了熊槐的意思,就是要树立榜样,然后吸引更多的士子投靠楚国。进而冲击原本由本土贵族把控的政治格局。
“淮泗的有了人选么?”熊槐又问道。
江夏一个郡好说,现在他比较头疼的是淮泗的四个郡,都是重镇,又毗邻边境,官吏选派都是至关重要的,决不能马虎。
当然,近段时间楚国高层决策层大部分时间也都放在了这个上面,巡抚司内更是有过几次激烈的讨论。
“有了初步人选。”昭睢回答说。
“有了雏形就好,”熊槐伸了个懒腰,方才看那个名单看的他眼睛有点疼都,“庄蹻最迟年底就要回郢都,所以淮泗官吏必须在年底之前定下来。”
“喏!”
熊槐其实已经有了一些规划,今年他至少要把淮泗跟江夏两地初步建立起来新的地方行政体系,如果有可能,宛城地也要建立起来。
而明年,在稳定国内政治格局的同时,则要尽量向西扩张,形成对秦国的战略优势。
想到这,熊槐看了一眼殿外。
漫长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