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楚定天下 > 第264章 —淮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3章 264—淮泗

淮泗,符离,又称符离塞。

符离塞位于齐楚边境,北望齐国重镇彭城,南接楚国淮泗重镇蕲城,西面是涡阳城,一个现在并不起眼但是在将来非常重要的城池。东面是楚国淮北郡的重要屏障—泗洪,也是楚国淮泗北部防线的一个重要节点。

楚国淮泗北部防线,主要存在于淮北郡,淮东郡跟淮西郡和淮南郡都是作为淮北郡的依托而存在的。整个北部防线,从西往东,分别有些三个重要节点:西面符离、中心泗洪、东面埠宁。三个节点直接横亘着无数的小军寨,小军寨之间又有睢水作为连接,每个军寨囤放着几十到一两百不等的镇守司甲士。

也正是因为这道睢水的存在,所以淮北镇守司的主要防备力量都放在了这条水上。抛开这些驻守的军屯士卒,可机动的兵力不过三千,驻扎在钟离城中。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条防线在这几次的大战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前些日子的匡章攻楚,齐军主力被黄君拖在符离塞城下,分出去的小股部队又迟迟不能突破睢水防线中的一点,每每要突破的时候,周围的楚军总是凭借着蒙冲斗舰的机动优势沿着睢水迅速驰援过来。

若是调集主力来攻,守在泗洪的昭阳又能及时发觉并进行抵挡。匡章让田居统兵南下,就是为了把昭阳引诱过去,然后他在抽调兵力突破楚国的睢水防线。可以昭阳跟个老狐狸一样,死活不上他的当,他的主力在哪昭阳就跟着在哪。而田居的兵力并不多,攻下几座无关重要的城池后就不得不退了回去。最后随着冲敌原秦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匡章也无奈的选择了退兵。

就这个层面来看,熊槐在淮泗的布置还是称得上好的。淮泗镇守司甲士迟滞住了齐军的兵锋,而禁军又在镇守司甲士崩溃之前及时赶赴到战场顶住缺口。这一套下来,齐国的锐气尽失,最终陷入了无穷无尽的拉锯战当中。

客场作战,没有绝对的补给优势,是最忌讳拉锯战的。诚然,淮泗的遍地水网让齐军的粮草辎重能够沿着水路快速运输到前线,但是淮泗大战爆发在二三月,而今年的天气又格外的寒冷,所以淮泗水网很多小流被冻住了,而一些大的河流在齐国境内比较少,所提供的运力有限。加之漳东那边才是齐国的主战场,所以匡章退兵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粮草不济。

守江必守淮不是一句虚言,淮北淮南的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当下情况来说,经济上,淮泗水网密布,又连接着越国、宋国、鲁国、齐国、泗上十二诸侯等等国家,商贸极其发达一直是楚国的财税重地,可以说正是因为有着淮泗源源不断的财税输入,熊槐才能够对着禁军大撒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时代粮食的重要性要优先一切国家,耕战耕战,先有耕后才能战。但是这不代表钱在这个时代不重要。在熊槐眼中,二者都很重要,只不过优先级不同罢了。

一个成熟的帝国必然有一套极为优良的财税体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后世多少王朝就死于经济体制的崩溃?唐朝便是当中比较典型的一个,皇帝连封赏都给不出来以至于爆发了泾卒之变,因为逐渐崩溃的经济体制,也使得唐朝根本无力对抗藩镇叛军。在往后,宋朝、明朝都是经济体系的崩溃导致了王朝的崩溃。

所以在熊槐眼中,建立起一个重要的粮食体系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适应当下生产力的经济体系。而这个体系里面,淮泗是尤为关键的一环。

而在战略角度,淮泗是楚国向北以及向南拓展势力的一个重要支柱。楚威王屡次攻齐,都是以淮泗为依托,虽然功亏一篑,但是在这过程中淮泗显露出来的依托作用不言而喻。同时,淮泗密布的水网,能够有效阻止齐国南下侵楚的步伐,正所谓,攻守兼备。

城头上,一身戎甲的昭阳扶着城垛眺望着北面,就他眺望的角度来说,应该是看着彭城的方向。

彭城,楚国的心酸之地。

楚威王率军北伐,两败申缚,齐威王都要避其锋芒,眼瞅着就能把彭城这个战略重地夺过来,却遭到了田盼的迎头痛击功亏一篑。虽然楚军损伤并不大,但是楚威王退军之后没有做好妥善的安排,以至于等到楚威王做好准备想要再攻彭城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撑不住了。

“令尹想要夺回彭城?”一旁的黄君看到昭阳眺望的方向,心中好奇,便问道。

昭阳微微一笑,回头瞥了一眼黄君,说道:“先王的到死都念叨着要拿回彭城,你说老夫能不想?”

“彭城城高墙坚,又有齐军重兵驻守,若是要拿,恐怕难于登天。”黄君泼了一盆冷水,“就像齐军拿不下淮泗一样,当下齐楚国力持平的情况下,我楚军也很难啃下彭城。”

不过,黄君说的是事实。齐国一直想要拿下淮泗,楚军也想拿回彭城,双方都心知肚明,所以双方在两地都布置了足够坚固的防线。不过客观来讲,就现在齐楚国力均势、军力楚国小优的情况下,楚国要想拿下彭城,比齐国拿淮泗会会轻松一点。不过就一点。

此时,已近日暮,天空被灰色笼罩,远处的灯火开始星星点点的亮了起来。淮泗一带就是如此,没有战乱的时候,夜晚的商人也是络绎不绝。

一阵微风出来,拂过昭阳的脸庞,顿感舒服无比。

享受晚风的同时,昭阳也回答了黄君的话:“大王跟那齐王都是贤明之君,大王锐意进取,改革弊政,齐王亦是如此。所以,现在就看是齐王犯的错多,还是大王犯的错多。老夫可以预测的到,等到我楚军可以兵进彭城的时候,齐国,也就到了苟延残喘的时候了。”

“大王,比齐王贤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