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不倒只管推”,农村老人不退休
我从城里到韩岭村,每次车子经过村十字口,都能看到一老太太在她的小菜园里忙活着。
她是我朋友老刘的妈,有些来往,所以认识她,84岁了,依然闲不住,在农田里干活。
我心里记挂着的我的菜园子,太阳还没出来,我就起来了,晨曦软的铺满了田野,鸟雀的鸣叫声非常清脆,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仿佛在与早起的人们打招呼,此时我看见老刘的妈正扯起衣角往脸上揩汗,她满脸汗水的正在挖葱陇,那是个体力活,要把土挖起来,将葱白埋住,土挖的越深,埋的越高,葱白就长得越粗越长。
“大妈,你在干啥呢?”我打着招呼。
“埋葱白呢!”她一边应着腔,一边把钱锹深深的挖下去。我看有七八行葱苗斜卧在田陇上,要把这全部埋好,工作量不小。
旁边的一小块地也已经陇出几道埂,她说,现在把土埋上,隔个把月后,葱白就能吃了,到时候你拿挖几棵去。
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人,他的几个儿子都反对她下地干活,这么大年龄了,干这么重的体力活,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让村里人说闲话。
老刘曾经对我说:他们兄弟几个不让他妈下地干活,把家里的地都租给了村里人,这不,没有正式的大块地种了,他妈干脆寻思着在家里的房前屋后开起荒来。这几块小菜地都是我们不让她种地后她自己开垦出来的。
庄稼人对土地似乎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一旦离开了种地,好像丢了魂一样。“赖好种点菜都够恁大俺俩吃了。”按这老太太的话说,“闲着也难受,种点菜偶尔干点活,权当锻炼身体了,反正也累不着。”
有一次我路过她家门口,她站在一米高的一个土墙上,手里拿着一个六七米长的木棒,上面捆着一把锋利的镰刀,伸向高高的树冠剪枝条,我吓了一跳,老天呀!这么大的年龄,这么高的土墙,这么长的竹竿,我都不敢这样做,何况他80多岁了
我关心的劝她:小心点,这个活不是你这个年龄干的。
她乐呵呵地说:农村人命苦命硬,啥不能干。
她说的也是实话。现在你到村里走一走,守着村子的是老人,干农活的也是老人。
这不夕阳西下,我出门散步,山间羊肠小道,有老汉肩挑粪桶,佝偻、瘦长的背影被罩在一层金黄的霞光之中,古铜色的脸庞沧桑而又坚毅,长期为生活所迫而表现出来的忧郁,在身上烙下了深刻的印迹。
来到村西,看到一老汉,正在院子里劈柴。老汉腿不中用了,坐在院子的地上,三官庙这个地方水质不好,好多人年龄大了,腰是弯的,腿是弯的,这个老汉腰弯的很厉害,腿已经站不起来了,举起斧头,也只是刚把原木劈开一条小缝,于是拿起地上的木楔子,用另外一个斧头敲进去,然后沿着木缝又劈了两下,缝隙比刚才宽了不少,木楔子也掉在地上。继续敲击木楔,直到木柴劈成了两半……
我走过去接过他的斧头,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使劲在木头上劈了两下,震得我虎口疼。我与老汉不熟悉,但是互相都知道。我开玩笑说你都站不起来了,还敢撸铁锤子。
他无奈的说:劈点柴火准备着,活着能烤烤火。
我以为你今年多大了?
他说80多了,老了呀,弄啥都不中了,搁年轻时候,半天劈一大垛,这都好几天了,才劈这么多……”指着旁边半人高,4、5米长的柴垛,大爷直了直腰,缓口气才说。
我再次竖着大拇指调侃他说:你比我厉害,我要是到你这年龄还能轮得动铁锤子,那就阿弥陀佛了。
咱是庄稼人,干一辈子活,干活干活,干着才能活呀!
也许大爷说的,就是很多山区农村老人的共同心声……
看着他们七十岁、八九十岁的老人,还在地里、院子里干活。他们是中国最后的农民,吃了一辈子苦,人都苦老了。
也许有人会问?农村里的老人有退休时间吗?通常来说,他们信奉“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原则,只要还能动,就不会停下劳动,“退休”,表示已经失去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