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方式花样百出之三歇凉是山村人最惬意的消遣和娱乐
山村,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着草木的芬芳,混合着泥土的清新,热情而质朴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夏日的生机与活力。
入暑正热,伏天的暑气如同被下了蛊的热魔,整日幽灵般游荡在村镇乡村,村子里的农人们依然忙碌在田间地头,他们顶着烈日,挥汗如雨。而孩子们则在溪边嬉戏,追逐着蝴蝶,寻找着夏日的欢愉。此时的蝉鸣声声,那是夏日独有的旋律,诉说着属于这个季节的故事。
夜幕降临山村,但是空气中依然跑着热气,只有到了晚上,夜风才会带来一丝凉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村民们匆忙吃了夜饭,一个个柴门打开了,拿着自己家的竹扇,或拎了用麦秸、高粱叶拧的坐物,或席地而坐,开始聚集在村口大树下歇凉了。
山村,远离城市,有皎洁的月光,茂盛的树荫,竹林深深,还有动听的虫鸣声,这是多么美好的乡村夜晚,置身于其中,小立月明中,感觉宁静、美好、凉爽。
干燥通风有石头和木块坐的地方,属于上了年岁的老人们。他们的年纪都在七八十岁以上,有的耳朵聋了,眼睛花了,牙齿也快掉光了。
女人们要洗锅抹碗,喂猪喂鸡喂羊,出来得晚些。
大人们或席地而坐,或坐在小登上,或蹲在大树下聊天、唠着家常,掰着指头数着丰收的日子,开始了一天的龙门阵。通信靠吼,护家靠狗的村民们,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黑夜里,他们东家长西家短的聊天声,穿过黑夜,飞翔在山村的夜空。
上了岁数的人话题也是古老的,老头讲《岳母刺字》《杨家将》《七侠五义》,老太太嚅动没有牙的嘴给小孩讲传说,如牛郎织女和《聊斋》中的鬼狐故事。
故事都是过去的,遥远的,不可考证的,但通过他们的讲述起到了文化的启蒙和传承,庄稼人没有进过啥学堂,他们耿直侠义、淳朴善良的种子,大都是因了这些故事播下的,在星光下萌芽的。
女人的话题大多集中在家长里短上,谁家姑娘钻了麦秸垛、高粱地,哪个媳妇虐待了公婆,都要趁着夜色是是非非议论一番。女人们张家长李家短,嘴大舌长的议论评说,虽是闲话,却道出了是非曲直,对那些不敬不孝的行为有鞭挞作用,张扬着古老的传统。
乡村的夏夜是顽童欢乐的夜晚,最兴奋的是孩子们,他们或凑到老人堆里津津有味地听荒诞无羁的故事,或借夜色掩护玩着自己的游戏,有的在树周围蹦来蹦去,嬉戏玩耍捉迷藏;有的围在一起,你追我赶,笑声不断;有的躺在凉席上,仰望缀满星星的夜空,想象着牛郎织女相遇的甜蜜和吴刚捧出桂花酒的温馨,用蒲扇对前来凑热闹的蚊子拍拍打打,偶尔一明一暗的萤火虫从身旁飞过,很是梦幻;有的坐在大人身旁,聚精会神地听讲故事。
山村老掉牙的故事是一代代口口相传下来的,内容和情节在他们的记忆里,不完整,不严谨,不科学,甚至有些荒诞,有些胡说,免不了有张冠李戴和关公战秦琼的事情发生,但这些话题在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群中有共鸣感,你说一段,他插一嘴,别人纠正几句,讲故事的人不断变换着,大家有参与感,就如同传递一下手中的烟袋,说话都有积极性,听着饶有兴趣。不知不觉间打发了漫漫长夜,直到三星过午,勺子星调转了勺口,才互相告别一声,回家睡觉。
歇凉是庄稼人最惬意的消遣和娱乐,也是一种乡土文化,或者文化形态。它带给人们的不只是劳累后的放松和休闲,还有道德的规范和文化的启蒙。庄稼人在日光下长大,在星光下成熟。如此这般,一个夜晚、一个夜晚地过着,夏天的日子便过得丰富多彩,过得有滋有味,也过得很快。
古老的村庄正在沉沦,新生活的气息刚刚在田野里萌芽。没有了歇凉活动,村庄在夏日的夜晚多了静谧,少了喧嚣,也少了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