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大家高兴的时候,一声冷冷的呵斥从一个角落里飘出:“你就胡说八道吧,道安法师早就示寂了,哪里可能在二十年前在土窟寺里出现!”

大伙一愣,义净也觉得有些奇怪,讲法十来天,这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不过,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也算是巧了,他就是研究佛教律法的,他想起了另一个道安法师来。

“此道安非彼道安。”义净点点头,继续说道,“这位居士所提到的道安法师,应该是西晋年间着名的印手菩萨道安法师吧!”

原来那个呵斥的声音,转为不屑地冷哼:“跑到这里来听法,听说是律师讲法,本来以为会是将佛教戒律,结果却是在讲一些俚俗短浅的小故事,哄大家高兴罢了。名不副实啊。”

听到这一段话,义净明白这位是有意在找茬了。他笑了笑,说道:“这次开坛讲法,根据师父给我的安排,面对的是主要是十里八乡的老百姓。老百姓要听讲法,我们当然要用老百姓都能听懂的故事和事情来讲佛教的一些理念了。至于我自己所研究的佛教戒律,别说在这里讲,就是面对的都是高僧大德来讲,有很多时候都可能让大家一开始兴致盎然,听着听着就失去兴趣,义净怎么可能会不顾什么对听众有用,什么对佛教有大用而百姓并不需要知道得那么清楚,生生拉着所有人听佛教戒律里的各种辨析呢?”

“强词夺理!如果你能够讲佛教戒律,就讲佛教戒律,在这里说这些,哪里是讲佛教戒律?!”那个声音继续冷冷地说。

“好,那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佛教戒律。印手菩萨道安法师也是对佛教戒律要求很严格的学者之一。早在西晋永嘉年间,道安法师就已经出生了。很巧,他所拜的老师也是着名高僧佛图澄,与义净算是有一些渊源。大家知道,我的恩师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都是来自神通寺的高僧。神通寺为僧朗公所建。僧朗公也是跟随佛图澄学习佛教戒律。这位道安法师在学问上偏般若学,很重视戒律,曾经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来整理此前的般若、禅法、戒律等系佛学,让我们现在都受益匪浅。因为此前佛教传入中国,都是零零散散传入。这些散乱的文献,有的如《四十二章经》,从传入的时候就打上了神秘的色彩,大家了解得比较多。有的则随着时间的推移,只在少数寺庙中留下了一些信息。因为有道安法师的着力整理,渐渐系统了起来。佛教戒律这一部分,也在这时候成系统地开始了整理。”义净静静地说。

“我们至今感谢道安法师,因为,从有了道安法师的整理之后,逐渐有不少国内高僧开始重点研究佛教戒律,对十诵律、四分律等各部派的佛教戒律认识有了较深的把握,并逐渐开始有了寻找适合咱们中国的佛教戒律的意识。”义净说着,顿了顿,“道安法师对佛教戒律发展的贡献,对咱们中国佛教界来说,是必须认真对待并承认的。但是,我必须说,绝大多数僧人都不需要那么细致去研究佛教戒律,只需要知道,作为一个僧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够了。这就像咱们百姓平时在社会上生活,都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几个人会去了解国法有几条,都是怎么规定的,张家家规有几条,李家家规有几条,各自又是怎样规定的?不会。国法也好,家规也罢,往往是结合道德规范而制定,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实际上就是在遵循道德规范而行,并不需要特别着意去研究,只要在这个国家里待着,就会有人提醒那些规矩不要犯,只要在某个家里待着,就会有长辈谆谆教导那些规则必须遵守,而成为僧人也是如此,从小沙弥的时候就有沙弥戒需要遵守,受具足戒有具足戒的更多规定。释迦牟尼佛在涅盘之际,对所有僧人提醒,要以戒为师,是希望所有僧人能遵佛教戒律而行,也不是要所有人将佛教戒律的发生发展进程讲得头头是道,而是要遵守得清清楚楚、不折不扣。”

“所以,在我这次讲法的时候,我更重视的是,如何让所有人都从佛教思想中获益,如何将所学到的佛教思想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让大家获得最真实的福报。”义净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说道:“就像咱们乡民和咱们土窟寺在二十年前救了另外一位道安法师,让他从濒临死亡恢复过来,这就是积德行善的大好事。这样的事,只需要去做,不需要引经据典说哪本书里要求我们怎么做,哪本书里要求我们怎么做,哪本书里又要求我们怎么做,只需要直心直行,马上行动,将病人抬去可能能救助他的地方,看到病人受冻赶紧脱下衣裳替病人盖上,看到病人化脓帮他清理并敷上治伤的药材,知道病人虚弱就给病人喂食,知道病人需要静养就帮病人打理好前前后后的事情,让病人安心静养。这些所有的,看似不是在讲佛教戒律,可如果做到了,谁见到了,不会直呼一声:你就是菩萨下凡啊!试想,这样的人,佛教戒律执行得怎样?很好啊!因为道安法师的事,我也参与了一点点,所以,有些自夸了。”

义净说着,向所有人说道:“这又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我们做好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自夸和自矜。总以为自己是好人,就沾沾自喜,总以为自己做了好事,就总想要别人夸赞。其实,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在我们做完所有的好事之后,大可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下,仿佛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事一样继续生活。”

“那不是很亏?”有人问道。

“不会亏的。”义净答道,“你做了好事,马上要别人回报。别人回报了,但你的福报也就当场兑现了。而如果你做好事不要求回报,也不在心里以为自己了不起,久而久之,这些功德就悄悄积攒起来了。人们常常将这种功德称为阴德。积阴德的人,往往能在未来某个时候得大福报。很多人总觉得别人不怎样,却发现那个不怎样的人突然有令人艳羡的好运,这种好运,如果不是违法犯罪而获得的,往往可能是他积了阴德,别人不知道而已。”

“今天很开心,有人对讲法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它提醒我们,我们要分清楚研究佛教戒律的意义和执行佛教戒律的意义,我们还要分清楚,我们应该让老百姓听什么样的佛教戒律,应该让僧人听什么样的佛教戒律。毕竟,老百姓就是老百姓,我们可不能要求他们过僧人这种他们看来清苦的日子,僧人就是僧人,我们也不能放纵僧人过骄奢淫逸的日子。分清楚了这些,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听我讲讲故事,并告诉大家,你们要获得福报,就应该怎么做吧?我想,没有人会想坐在这里听我讲和尚们都应该做什么,然后回去不明所以地乱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或者在分不清和尚到底受的是什么戒律的情况下对和尚指指点点吧?那些可都不好。还是教大家踏踏实实用行善去获得福报的方法,是相对合适的内容。”

众人抚掌,点头称是。他们都没有想过,他们只是觉得义净律师讲法,他们如沐春风,深感受用,却不知道,原来,义净律师在讲这些之前,做了这么多考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