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新华和盛新宇舍不得老虎,哭哭咧咧了好久才哄好。
时候不早,俩娃也哭累了,张淑珍就哄着他俩睡觉去,其他人累了一天也各自休息。
三十早晨一起来,外头下了巴掌厚的雪,盛家兄弟几个赶紧起来扫雪。
结果一开大门,就见到门口放着两只鹿,还有几个硕大的梅花形脚印。
不用说,这肯定是花花母子几个昨晚上送回来的。
“快,把鹿拖回去。”
两只鹿一公一母,只脖子上有伤口,其他各处完整,体温尚存,应该是刚送来没多会儿。
哥几个赶紧把鹿拖到院里,随便打扫出一块地方来,就手先把鹿开膛剥皮。
收拾那母鹿的时候,发现鹿的肚子里竟然还有鹿胎。
这可是好东西,配上药材熬制鹿胎膏,能治疗很多妇科疾病,尤其是宫寒不孕,效果非常显着。
盛希平和盛希安收拾那两只鹿,盛希康跟盛希泰去扫雪。
等他们把外头全都收拾妥当了,张淑珍也做好了早饭,招呼孩子们进屋吃饭。
两只鹿不小,出来挺多肉,用大盆装着抬进了屋。
张淑珍看见那些肉,不由得感叹了一句,“这个花花啊,真是比人都贴心,昨天送来狍子,今天送来鹿。
鹿肉可是好东西,正好做了给青岚补补身体。”
周青岚这次生了俩,身体亏虚严重,回家后,张淑珍总是换着花样儿给她做吃的,让她补养身体,别落下病根。
知道今早晨花花又往回送东西,盛新华这回也不哭不闹了。
领着弟弟,俩人欢欢喜喜吃了早饭,就跑出去玩了。
这俩小子现在有的是玩伴,不光是刘家那几个小子,还有陈维国、高海宁、王建设这几家的孩子。
这些孩子从小就在一起玩,感情非常好,成天呼啦啦一大堆人,出去玩没人敢欺负他们。
除夕过大年,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挂灯笼,做好吃的。
盛家也是不例外,一家子除了跑出去玩的那俩,和西屋炕上刚满月的奶娃之外,都在忙碌着。
厨房里头,煎炒烹炸,各种香气满屋子飘。
下午三点来钟,团圆饭做好了,十几个菜,摆了满满一大桌子。
“等会儿,等会儿啊,我先拍两张照片。”
张淑珍招呼大家伙坐下吃饭,盛希平却赶紧摆手喊停,然后去西屋,拿出来相机。
先对着桌子上的饭菜拍了一张,然后又让家人们往一起聚聚,连着拍了好几张。
这样一大家子团团圆圆过大年的场面,二三十年后,绝对是最珍贵的回忆。
将来这些兄弟姐妹们天南海北各自成了家,不定几年能回来聚齐一次呢,多拍几张吧。
“哎呀,你拍两张意思意思就得了啊,抓紧时间吃饭。那胶卷死老贵的,没事儿祸害它干啥?”
盛连成见儿子拿着相机一个劲儿拍,不由得皱眉。
花五六百块钱买个相机,正经事儿不干,拍桌子上的饭菜干啥玩意儿?那胶卷不是钱啊?浪费。
老爹发话了,盛希平也不好再继续拍,于是把相机收好,放到西屋柜子里锁起来。
然后重新回到东屋坐下,一家子开始吃饭。
一家子大团圆,满桌子的好菜好饭,这样的时候,肯定要喝点儿。
盛希平兄弟几个,陪着盛连成喝白的,盛云芳盛云菲姐俩还有盛希泰他们,陪着张淑珍喝汽水。
至于周青岚,她就只能喝汤了,哺乳期不能喝太凉的东西,容易伤了脾胃拉肚子,孩子也会跟着遭罪。
做了这么多菜,家里几个灶坑从早晨就没断了烧火,炕烧的直烫屁股,屋里热乎乎的。
众人只穿了薄棉袄,一个个脸上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天黑之后,盛连成招呼儿子,把外头的灯笼插上电,通红的灯笼,照亮了小院,更添几分节日的喜气。
去年秋天,白西林场那头修了电站,供应周围林场和村屯用电。
大碱场那边今年秋天也通了电,不再像往年那般,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
此时若是站在南山的高处向下望去,就可以见到整个儿山谷里,家家户户都亮着灯,犹如满天繁星。
除夕夜,处处灯火、家家团圆,空气中伴随着火药的气息。
新的一年就悄然来临,给每个人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期许。
当十二点钟声响起的时候,盛希平带着媳妇,一起给盛连成两口子拜年。
“爸、妈,过年好。”盛新华和盛新宇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爷爷、奶奶,过年好。”
盛连成、张淑珍两口子坐在炕上,乐得合不拢嘴,“好,好,都好。哎呦,你俩快起来吧,地上凉。”
说着,二人从兜里掏出一叠红包,挨个儿给发。
“这是欣玥、欣琪的,你替她俩收着,等以后孩子大了再给她们。”
盛希平夫妻现在是没有领红包的机会了,但是俩闺女小,他们可以带领。
剩下的几个,全都有红包拿。
盛新华和盛新宇接过来红包,高兴的直蹦,“谢谢爷爷奶奶。”
“好好拿着钱啊,可不许胡乱花了。”
过年,就是图一乐儿,哄孩子高兴,红包里倒是没多少钱,可有些话,还得嘱咐到。
孩子要从小培养他们消费观念,该花的花,不能胡乱花钱。
“哎,知道了。”俩孩子拿着红包,小心翼翼揣兜里,跑去玩了。
吃过除夕夜的饺子,又是新的一年。
初一初二拜年会亲友,初三按理应该是出门子的闺女回娘家。
年前腊月二十八,周青扬两口子抱着儿子回来了。
周明远给盛希平打电话,两边商议了一下,初三周青扬陪着陈婕回娘家小聚。
正好盛希平这边该请客就请客,等到正月初六,两口子再回周家,正好一大家子团圆。
于是,正月初五这天,盛家摆酒请客,招待亲朋。
林场这些跟盛家关系好的,加上刘长德那边,众人凑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好一番热闹。
盛希平再次拿出他的相机来,给大家伙儿拍照留念,盛家人还一起照了全家福。
盛连成夫妻坐在中间,各自抱着俩孙女,新华新宇坐在爷爷奶奶身旁,其他人站在旁边。
盛希平调好了焦距对好光,教给刘玉江怎么按快门,闪光灯一亮,记录下这幸福的一瞬间。
正月初六,盛希平夫妻抱着俩闺女,领着俩儿子,还有盛希安他们几个,一起坐车去松江河。
据说今年局里不光有冰灯,还有扭秧歌、文艺汇演等节目。
盛希安等人在家闲着也无聊,索性就跟着一起去松江河。
盛希平在松江河买了房子,这一秋一冬陆续往下搬了不少东西。
年前趁着加工厂发货的机会,往下运了不少柴火,置办了锅碗瓢盆。
盛希平又拜托邻居帮忙,每天给烧点儿火,别冻了屋子。
就算盛希安他们都下去,也有地方住,那就去玩呗。
原本,盛希平想让父母也一起去看看松江河的房子,可老两口说家里又是鸡又是猪,不少东西呢,离不开。
再者初八盛连成就要上山干活了,也没时间去玩。
有弟弟妹妹们跟着,盛希平夫妻带着四个娃倒也没那么费事。
一路上两个多钟头,俩女娃全程睡觉,盛新华和盛新宇倒还算老实,趴在车窗上看外面的风景,没怎么闹腾。
周青扬和周青越哥俩早就在车站等着了,见众人下车,忙迎上前去。
“大舅过年好,小舅过年好。”盛新华盛新宇两个倒是乖觉,见了人赶紧拜年。
“过年好。”周青扬、周青越分别抱起一个外甥,笑呵呵的说道。
“红包等会儿到家了给啊,舅舅没带在身上。”
盛希平领着弟弟妹妹们,也过来互相拜年打招呼。
周青扬见到盛家兄弟,微微一愣,随即笑了。“走,咱一起回家,正好我们雇了车。”
“大哥,你们先回家吧,我领老二他们先去我买的房子一趟。
那边也不知道最近烧火没有,过去烧点儿火,热热炕。”盛希平笑着就要把闺女交给周青扬。
“还差这一会儿了?走,先回家,下午再去烧炕也赶趟儿,咱爸咱妈都在家等着呢。”
别管盛家来了多少人,大过年的既然下来了,咋地也得一起吃顿饭,谁家还差这几口人吃的咋地?
周青扬坚持,盛希平兄弟也不好再说别的,于是众人坐上驴车,一起去了白山街道那头。
周青扬两口子抱着孩子回来过年,肯定是住在拐角楼那边,当然,除夕夜一大家子是在平房过的。
知道盛希平他们今天回来,王春秀和陈婕婆媳俩一早就开始忙活。
盛希平等人进门的时候,厨房里热气腾腾,满屋子香气往外飘。
“爸、妈,过年好,大嫂过年好。”盛希平夫妻抱着孩子进门,先跟家里众人打招呼。
后头,盛家兄妹,也都上前来打招呼,并且把东西放在了炕上。
大过年的登门,咋地也不能空手,多少意思意思,算是那么回事儿。
“爸,希安他们听说今年局里活动多,都想着下来凑凑热闹,正好,过来给爸妈拜个年。”
周青岚把孩子放到炕上,笑着解释了句。
“对,对,都是年轻人,大过年的搁林场呆着干啥?下来玩玩多好啊?今年可热闹呢。”
周明远笑呵呵的点头,“你看看,这大姑娘小伙子的,多稀罕人啊,一个个全都出息了。”
见到这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周明远也开心的很,赶紧叫众人坐下,然后端出来瓜子、花生、糖果,还喊了周青越去沏茶。
“叔,你别忙活了,这都自己家人。”盛希安和盛希康连忙说道。
“没事儿,你们坐着暖和暖和,这大老远坐车下来,那车上冷,怕是都冻透了,快上炕去。”周明远很是热情的招呼大家都上炕坐。
盛希安他们哪里好意思脱鞋上炕啊,就坐在炕沿上。
倒是盛希平和周青岚俩人没管那些,把孩子放在炕上,自己也跟着上炕去,赶紧打开包被,看看孩子的情况。
包被一打开,俩小娃娃果然醒了。
小娃娃一般都是如此,坐车就睡觉,下了车就醒。
伸手一摸,好家伙,尿褯子呱呱湿,连着小棉裤都跟着湿了个边儿。
于是赶紧把尿褯子抽出来,棉裤脱了,重新换上一件,再垫上褯子。
周青扬家的儿子周辰铭一周岁零两个月,已经会走了,正在炕上玩呢。
见到俩比他还小的娃,这小家伙蹬蹬蹬就跑到了近前来。
周青扬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儿子。
“儿子,快叫姑姑、姑父,说过年好。”周青扬指着周青岚和盛希平,教孩子。
“姑姑、姑父,年好。”
小家伙现在能说一些简单的词,什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说。
姑姑、姑父这是头一回说,发音倒是挺标准的,但是三个字的,他说不明白。
“哎,好,辰铭也好。来,姑父这儿有好东西。”
盛希平朝着周辰铭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跟前,然后从兜里掏出个红包,晃了晃。
来之前,盛希平特地包了红包,这是他们夫妻头一回见周辰铭,肯定要给孩子见面礼。
周辰铭一见盛希平手上的红包,立刻瞪大了眼睛,连跑带颠儿的到了盛希平跟前儿,双手合十拜了拜。
这小家伙胖乎乎的,做这个动作特别可爱,引得周围众人都笑了起来。
盛希平把红包塞到了周辰铭的手里,“乖宝,这是姑姑和姑父给的,拿着吧。”
那红包里,盛希平给包了五十块钱。
“妹夫,他才多大啊,你给他红包干啥?周辰铭,不许要姑父的红包。”
周青扬一看,赶忙伸手去拦,不许儿子收红包。
周辰铭估计是平日里挺怕他爸,周青扬一句话,把孩子吓了一哆嗦,瘪着嘴就要哭。
“大哥,你干啥?这是我们给孩子的,也不是给你的。
你们回来的突然,事先也没给我们个信儿,没来得及给孩子买套衣裳啥的。
我就给孩子包个红包,算那么点儿心意,这你还不让啊?”
盛希平一把讲周青扬的手拨拉开,笑呵呵的哄周辰铭。
“不怕啊,姑父给的,姑父不是外人。”盛希平笑呵呵的摸了摸周辰铭的头顶。
“就是,大哥,这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给孩子也不是给你,横扒拉竖挡的干啥?”那边,周青岚瞪了周青扬一眼。
陈婕这会儿在外屋做饭呢,周青扬一个人哪里是盛希平两口子的对手?
最终只能叹口气,朝着儿子点点头。“还不谢谢你姑父?”
周辰铭一听,高兴了,凑到盛希平跟前儿,吧唧在他脸上亲一口。
把盛希平乐得,伸手搂过来周辰铭,在他脸上也亲了下。
小家伙咯咯儿笑着,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好了,跟你两个哥哥一起玩去吧。”盛希平指了指盛新华和盛新宇,笑道。
周辰铭顺着盛希平所指的方向看去,正好看见了盛新华盛新宇哥俩脱鞋上炕。
这么点儿的娃,最爱跟比他大的孩子玩,所以周辰铭立刻就朝着俩哥哥跑去。
盛新华一看,忙伸手抱住了周辰铭,三个娃一起到炕稍去玩了。
这会儿工夫,厨房忙活的差不多了,趁着锅里炖鸡、炖鱼的工夫,王春秀和陈婕进屋来。
王春秀拿出来两桄白线,底下拴着十块钱,给俩女娃挂线。
一般来说,小娃头一回进姥娘家门,姥娘都得给孩子挂线。
上回王春秀从省城陪着回来的,事先忘了嘱咐周明远,而周明远不懂这些,所以就没挂,今天给补上。
除了给俩女娃挂线,王春秀该给了盛新华盛新宇一人一个红包。
那头,陈婕也是掏出一叠红包来,挨个儿塞给盛家这四个娃。
“这是我给孩子的啊,我这舅妈好几年都见不着孩子一面,不知道孩子长得高矮,没给买衣服,给两个压岁钱,你们不许吱声儿。”
不等盛希平和周青岚说话,陈婕直接开口说道。
那边,周青扬听见,一个没忍住,扑哧笑出了声儿。
不得不说啊,还得是他媳妇,刚才盛希平两口子用这话来堵他,这会儿他媳妇再用同样的话堵回去,干得漂亮。
盛希平夫妻互相看了眼,没忍住,也笑了起来。
“好,都听大嫂的。新华,你俩把钱收好,别丢了啊。”
于是,盛新华和盛新宇俩孩子,乐颠颠的收了红包,小心翼翼揣在裤兜里,又去哄周辰铭玩了。
盛希平今天带着相机来的,于是就提出来,趁着饭菜还没好,盛欣玥和盛欣琪俩女娃没睡觉,大家伙儿也没喝酒的工夫,先照几张相。
周家也是难得人这么齐全,正好照张全家福。
周明远一听,这提议不错,于是搬过来几把椅子。
周明远夫妻坐在前面,抱着俩女娃,盛新华盛新宇坐姥姥姥爷旁边,周青扬夫妻抱着周辰铭,和盛希平夫妻、周青越他们,都站在后面。
盛希康拿着相机,咔嚓咔嚓,给大家伙儿找了好几张。
之后,周青扬一家、盛希平一家,分别跟周明远照了两张。再后面,又随便照了几张,这才结束。
正好,锅里炖的鸡和鱼也差不多了,王春秀赶紧出去,把菜都盛出来,招呼屋里人放桌子,准备吃饭。
今天家里人多,一桌坐不开。
炕上放一桌,王春秀和陈婕、周青岚领着几个孩子在炕上吃。周明远领着周青扬、周青越、盛家兄弟姐妹,在地上靠边站那桌。
今年儿子儿媳妇回来过年,周明远两口子预备了好多年货,鸡鸭鱼肉啥的都有,今天都做了端上桌,十分丰盛。
周明远还从柜子里翻了两瓶好酒出来,“这是你大哥他们拿回来的酒,说是这酒不错,正好今天咱爷几个尝尝。”
周青扬调去了古城长安附近,这次回来,特地给家里带了几瓶西凤酒。
年三十晚上,周明远都没舍得拿出来喝,就等着盛希平他们回来呢。
好酒配好菜,又是一家子团圆喜庆的日子,那还说啥?酒直接倒上,开喝就是了。
周明远领着儿子、姑爷,还有盛家几个小伙子,推杯换盏喝得挺高兴。
炕上,王春秀抱着周辰铭,夹了不少鱼肉、鸡肉喂他,盛新华和盛新宇都自己坐着自己吃。
盛欣玥和盛欣琪俩娃都吃饱睡着了,周青岚挨着陈婕,姑嫂俩人一边吃饭一边闲唠嗑,时不时的给三个男孩夹点儿菜。
这顿饭吃到了下午三点多,盛希安几个酒量浅,已经喝的红头胀脸,也就周青扬和盛希平还行,没太大变化。
吃完饭,盛希平留下周青岚在这边休息,他则是领着弟弟妹妹们,先去一中东头自家房子。
“那,这就是我买的房子,看看咋样?”来到新房子外,盛希平掏出钥匙开大门,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
当初人家是因为调动工作才卖房子,仓房、厕所、烧柴等带不走的东西,就留下来了。
所以院子里挺规整的,没有因为原房主搬家就造的乱七八糟。
房子很新,院子也满宽敞,看起来倒是还不错。
敞开屋门一看,里头水泥地面,水泥锅台窗台,各处也都规规矩矩。
要是说起来呢,也就是家具差了点儿,全是旧的。
这房子两头都有挺大余地,盛希平琢磨着过两年,搁东头再接上两间房子,再安上暖气。
那样的话,屋子格局都得改,眼下做新家具,怕到时候不适合还得换。
所以盛希平就托人淘登了些旧的家具对付着,过两年再打新家具。
邻居每天都过来给烧炕、烧炉子,屋里的水管倒是没冻了。
可是这闲着不住人的房子,没人气,就算烧火,也不暖和,冷飕飕的。
于是,哥几个赶紧把东西屋两个锅灶都生了火,屋里炉子也点燃,过了好一会儿,才觉得屋里温度上来了。
等屋里暖和一些,盛云芳姐妹赶忙找了盆兑点儿温水,投了抹布,把炕上、窗台、家具上落的灰尘都细细擦干净。
地上的灰尘,则是从外面撮了不少雪进屋,洒在地面上,用笤帚一点一点扫出去。
最后,再投了拖布,把地面拖两遍,全都整理干净。
收拾好这些,炕面上也有了温度,姐妹俩把炕琴里的被褥全都搬出来,铺在炕上烘着。
那被褥放在炕琴里时间久了没用,都有点儿潮,不烘透了,晚上没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