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玄幻魔法 > 隋唐天字七书 > 第94章 未战先败前路险,廿年太子波澜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章 未战先败前路险,廿年太子波澜生

隋朝如日中天,杨坚制定了一个水陆合击的策略。

这是隋朝第一次在江北的海战。

杨坚专门设置了一个水(海线)军总管,他就是前陈国的水军都督周罗睺,他将率领一支庞大的舰队,渡海直击高句丽的本土。

这种水陆夹击的战术,一直被历来征伐高句丽的行动所沿用。

一是从陆路进击辽东,二是从海上,直击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老巢。

这本来是万无一失的策略,也是以大打小,以强凌弱的标准计划。

因为高丽虽然是东北亚,陆地上的霸主,它的海军建设,却可以忽略不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隋朝指挥得当,至少可以维持不败的局面。

最坏的结果,就是从水路回撤。

但形势的发展和结局,让人惊掉下巴,隋唐二朝,竟然屡次在高句丽大败亏输。

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高句丽从来都是以中原王朝为假想敌,其政治和军事,从头至尾,就是对抗,为了扩张准备的军国一体制。

但反观中原王朝,当他们从千疮百孔的内战之中,来不及休养生息,就要被动或主动地远征,那个他们完全不熟悉的高句丽。

他们对那里的人情人性,气候地域,基本是两眼一抹黑。

从战略上讲,就先输了一筹。

但中原王朝最大的优势,却是即使遭遇惨败,也能快速发动自己的战争机器,很快会卷土重来。

这会让高句丽王朝最大的弱点,无可遁形,虽然他们可以在战术上战胜中原王朝,但战争同样是损耗战,比拼的是谁更能耗得起。

高句丽国小力弱,几次大战之后,整个国家,就会被拖入战争的深渊。

内忧外患齐生之际,就会陷入崩溃的边缘,而对面的中原王朝,却总是满血复活,并且逐渐掌握了战争的技术和主动权。

最终的结局,早已写好,小固不可以敌大,弱固不可以胜强,实在是自然之理。

但隋朝第一次征伐高句丽,却是一次非常失败的军事行动。

他们莫名其妙,就已经全军覆没。

在行军之前,隋军就已经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预示着此次出师或者会遭遇不利。

杨坚铁心讨伐高句丽,但隋朝上下,并非是铁板一块。

最大和最坚定的反对者是高颎。

高颎反对出征的真实原因,已经不得而知。

或者他认为整个隋朝,对高句丽所知无几;或者又认为高句丽只不过蕞尔小邦,不值得大军亲征;抑或是别的原因。

反正在讨伐高句丽一事上,高颎一反常态地,坚决反对出兵。

这是一种非常反常的政治信号,意味着最高权力层和皇帝产生了直接的矛盾,并且公开化了。

可以相信,杨坚君臣之间的矛盾,绝对不止这一个,只是很多都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无迹可寻罢了。

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高颎成为杨坚的第一宰相,已经差不多二十个年头,他凭借其极强的执行力,君臣一心,将隋朝的国力推进到极盛之地。

现在出现了裂缝。

杨坚展现出他独断专行的一面,他坚持派高颎出兵。

这引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在没有见到高句丽军队之前,隋朝三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隋军主力六月才出临渝关(山海关),但一路行来,却像蜗牛一样,三个月之后,还没有走出辽西。

这并不是高颎有意怠工。

而是要归罪于辽西过于糟糕的天气,这也是横亘在中原王朝征伐时,最主要的天敌之一。

辽西的雨季,根本就不适合行军。

大雨一直下,辽水漫地成沼泽,泥泞无法行军,隋朝的后勤也无法跟上。

征伐高句丽的军队,很快就出现了粮食缺乏的情况,祸不单行,大军之中,竟然出现了瘟疫。

这直接导致高颎的陆路主力军未战即溃。

而周罗睺率领的海军,命运也非常悲惨。

他们在海上遭遇台风,战船大多数被大风毁损,溃不成军之下,几近全军覆没。

这是一次极不成功的行军。

但对于未来七十年,讨伐高句丽的战争实践而言,却有很多教训,可以供后来讨伐者借鉴。

此次行军,暴露出很多核心问题,诸如行军时间,速度,后勤,还有整体的战略战术,全都需要重新设计。

到唐高宗李治一朝,在他最终摸索出,并掌握攻灭高句丽的方法以前,隋唐二朝,还需要付出足够多,充满鲜血和生命的惨痛代价。

事情已经坏到不能再坏的地步。

九月,杨坚下令班师。

这次讨伐,虽然双方并没有接触作战,但隋朝的战争动员能力和实力,显然给高句丽以极大的震撼。

能不战,就不战。

高句丽准备开展外交,让杨坚暂停讨伐。

高句丽王高元给了杨坚一个台阶,他先在口头上服软。

他上了一道国书,向杨坚惶惧请罪,并且谦称“辽东粪土臣元”以示弱,希望能以低姿态,推迟下次战争的时间。

杨坚见好就收,于是罢兵,待高句丽一如既往。

杨坚其实并没有选择的余地,他只能收兵。

因为,他要集中精力,应付他一生之中,也是隋朝发展史上最重大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将扭转隋朝的发展方向,并耗尽杨坚一生的精力。

这就是到底要立谁为太子?

帝国太子,国之重器。

谁当太子,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

杨坚的大儿子杨勇,已经做了近二十年的隋朝太子了。

但现在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因为杨勇得罪了独孤伽罗,失去了杨坚皇后的欢心。

杨勇虽然是杨坚和独孤伽罗的长子,但杨坚总共有五个儿子,每个儿子都是独孤伽罗亲生。

于皇帝而言,这是一个奇迹。

杨坚曾经不无得意地,以一种万事尽在掌握的口吻说过。

“前世皇王,溺于嬖幸,废立之所由生。朕傍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谓真兄弟也。岂若前代多诸内宠,孽子忿诤,为亡国之道邪!”

杨坚确实开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

他一生只有一个皇后,所有皇子他部都由他和皇后生育的奇迹。

但这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父子兄弟争位,惨烈更甚于于前朝的例子。

正常来说,杨勇的太子之位稳若磐石。

但杨坚却忽略了一点,在绝对的皇权诱惑面前,父子兄弟都不过只是虚名,唯有皇位,和它代表着的绝对的权力,才是真正的真实,也是唯一的追求。

并且,当亲兄弟开始争夺储位时,其残酷和惨烈,并不比异母所生的儿子们更温柔。

杨勇最大的失误,是失宠于母后独孤伽罗,这是致命的。

他得罪独孤伽罗的理由,是所有家庭关系之中,最难以调和处理的婆媳关系。

杨勇,作为儿子,在矛盾发生时,他既不能调和缓冲矛盾,也并没有站在他母亲独孤伽罗一边。

这对杨勇来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灾难。

如果说只是失去杨坚的欢心,以杨勇做了二十年太子,在朝野根深蒂固的势力和影响,从帝国的政局考虑,也许杨勇还能顺利接班。

但是,他失去的是独孤伽罗的欢心。

她首先是个女人,并且是史上最妒悍的女人,然后,她也是一个权倾宫中,能控制杨坚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