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此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岑明澈区区不才,想做这得利的渔翁。

皇后的母家也不是一般人家,康郡王又有兵部尚书这个岳父,不知道京城十二卫他买通了几卫……

岑明澈都能推测到康郡王会怎么做。

和皇后想办法买通皇宫内的守卫,或者将其他士兵偷渡进宫,趁着中秋宫宴的时候,把前朝重臣和后宫诰命一围,逼迫父皇写传位诏书。

一般而言,皇子造反走的都是这个流程。

像李世民和朱棣那么虎的除外。

不过,要是康郡王有李世民和朱棣的能耐,也没必要造反了。

皇后这么多年不是白干的,就算皇上金口玉言,移走了皇后一半宫权,皇后多年培养的人手和经营的人脉也不会凭空消失。

现在就看康郡王能拉拢了哪支军队了,又有多少人。

还有,他的好四弟和好五弟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岑明澈现在,只想煽风点火。

毕竟兵符这东西,无论放在哪儿,对他而言都和探囊取物一般。

更不要说理国公府本就是军功起家,若真有必要,凭着之前的情分,也能说动几个大将带兵勤王。

再加上岑明澈平了黄河水患一事,身份够了,名声够了,功绩够了。

皇帝轮流做,今年,也该到我家了。

现在离中秋还有大半年的时间,不过刚刚过了春节没多久,还有充足的时间给他们谋划。

“行了,走吧,看看玉米和红薯的育种怎么样了。”

岑明澈收起思绪,也收起游戏面板,露出他招牌似的温和微笑,招呼手下人去检查农事。

黄河泛滥了大半年,进入冬日枯水期后才逐渐收敛。

他们利用水泥,快速重新修筑河道引流,终于赶在开春之前将改道的黄河控制住了。

冬天水泥凝固速度慢,土也冻得结实,这个工程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花费了不少人力物力。

可是天暖之后黄河水流上升,动工危险更大。

现在,黄河水流已经逐渐收束,大部分地区已经恢复了生产,流民也逐渐回归了家园。

烧水泥的窑就没有停过火,还有水泥砖的制作也从来没停下来。

每到一个地方,岑明澈就组织建造水泥窑,雇工烧水泥,做水泥砖,不给钱,但是包饭,帮助许多百姓度过了开春这段青黄不接的季节。

到了这个时候,红薯和玉米也该育苗了,但是这样的良种却不能白白派发给百姓。

因为百姓愚昧,白给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反而会被有远见的高门贵族垄断。

这样,本来救民于水火的好东西,就变样了,到不了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手里。

相反,要先炒热氛围。

恰好,许多流民都吃过用玉米和红薯做的救济粮,也见过玉米和红薯的样子。

于是,渐渐有流言传开。

“听说了吗?毅王殿下带了良种过来让咱们播种,据说能亩产千斤!”

“千斤!开什么玩笑!那儿有这种东西!”

“嘿,你别不信,我是听我一兄弟说的,他之前吃过毅王殿下派发的救济粮,那东西就是用这良种种出来的,不然朝廷哪儿来那么多粮食!”

“救济粮?就那难吃的要死的糊糊?”

“嘿,别管难吃不难吃,起码能吃饱吧?咱们平头小老百姓,还想顿顿大米白面吃?”

“那倒是,能吃饱就是好事……你说的那良种是真的?”

“可不嘛。据说稻米和小麦的种子不够用了,不然朝廷还舍不得将这些良种派出来呢!”

“真能亩产千斤?”

“咳,能不能产千斤咱是不清楚,毕竟没种过不是?但的确比稻谷产量高,还能吃饱。”

……

这样的消息在百姓中流传。

有的人不信,还是想方设法找来稻谷的种子,育苗种下。

有的人信了,但不敢全信,所以只种了一小块玉米或红薯。

有的人不知道信不信,但是实在弄不到稻谷的种子,只能全种了玉米和红薯。

这两样良种,就这么悄悄地,逐渐的渗透进了百姓的家里。

只要收获一茬,他们就会知道,这是多好的东西。

当然,日后还要改变收税的方式了,不能只收稻谷和小麦,玉米之类的东西也得算进去。

与此同时,京城的消息也不断传到他耳中。

他的好大哥这段时间可是孝敬的紧啊,动不动献药献宝,在父皇面前做足了一个好儿子的样子。

二哥因为差事办砸了,磨磨唧唧不肯回京。果不其然,回去之后被勒令反省,现在还关在自己的王府里,无诏不得出。

四弟五弟也快成婚了,该从皇宫里搬出来了。

如果不是他的好大哥还暗戳戳的要造反,想反了他们的爹,一切看起来应该都挺好的。

至于其他,甄家现在夹着尾巴做人,已经有点日暮西山的意思了。

林如海在盐政上干满了一年,也快要回京述职了。

倒是京城新换的京城守备,和还是岑明澈的熟人。

曾经的广宁中卫指挥佥事,熊玉。

现在升了京城守备,看样子这小子还挺能钻营。

京城守备虽然没什么军功可以拿,但也是个香饽饽,非帝王心腹不得担任。

看来这熊玉也是他好父皇的人啊。

不,也不一定。

说不定是熊玉让别人以为,他是皇上的人呢。

毕竟,就凭当年的一面之缘,岑明澈就知道,他是个精乖的。

……

春播结束了,地上长出了一茬的嫩芽,山上的野菜也长得茂盛。

百姓们饿不死了。

盛世的太平又逐渐回到这片造灾过的土地上。

该回京了。

折子岑明澈几乎隔三差五就要写一封,说说自己最近干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事情,如何想念自己的父皇,当地的百姓是如何感谢天恩……

所以,这次回京的折子,皇上很痛快的批了,诏书里还写了五百多字对他的褒奖。

下人们高兴的收拾着行礼,毕竟出来了一年半,好容易能回京了,怎么可能不开心呢?

岑明澈表面平静,内心也是激动的。

不是激动于回京,而是激动于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

大皇子,康郡王,越来越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