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县医院,高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如同拨云见日一般的高兴起来,他微笑着对杨芊说道:“你身子虚,咱们买点补品,这段时间好好的补补身子。”
杨芊的脸上有点苍白,弱弱的说道:“没事,过些日子就好了,你送我回去吧。”
高野想到春节临近,不管杨芊怎样推辞,还是买了许多年货,送杨芊回到了家。
杨芊的母亲在家里虽然在家里忙里忙外,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女儿,母亲的直觉告诉她,女儿近来有些不正常,女儿是真的感冒了还是怀孕了,若是怀孕了这是谁的种子,她心里不安,但却没有告诉丈夫,只是盼着女儿回来问个究竟。
车停在门外,高野冷静的说道:“杨芊你进去吧,免得节外生枝,尴尬。”
杨芊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说道:“这么多的东西我怎么能拿进去,再说了你进去了,我爸妈也吃不了你,怕啥?我会自圆其说的。”执意要高野进去。
高野想了想,提着几大包年货,跟了进去。母亲见女儿回来,高主任跟在后面,笑着忙不迭迭让座。
破旧的土房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像是过节的气象。
母亲说道责怪说道:“你昨晚上没有回来,妈担心了一夜,生怕你有个什么闪失,平安回来就好,去医院检查了没有?没事吧!”
杨芊嫌母亲啰嗦,有点不耐烦的说道:“妈,别说了,给高主任做饭让他吃了回去。 ”
母亲回过神来,连忙起身说道:“高主任你和杨芊聊聊,喝口茶,我去做饭。”
看到高野送来这么多的礼品,满心欢喜,到厨房忙碌起来。
杨芊的父亲从外面回来,见门口停一辆小轿车,有点惊讶,急忙走了进来。
见是高野,热情的打招呼,高野有些局促不安,连忙站起来说道:“杨叔,杨芊在县城看病,错过了班车,给我打电话,我正好没事,就开车送了回来。”
老杨说道:“高主任谢谢啊,你坐坐坐。”闲聊几句,也没有什么说的,老杨借故出去,到厨房帮忙。
杨芊忍不住,抱住高野亲了几口,说道:“我真的舍不得你走。”
高野连忙挣脱说道:“别胡闹,小心叫别人看见。”
杨芊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红晕微笑着说道:“我才不管那么多,知道了又怎么样?”
高野惊恐的说道:“别忘了,我是有妇之夫,别叫你爸妈寒心。”
杨芊只是痴情妩媚的望着高野,那神情更叫人觉得温柔可爱!
厨房里,杨芊的父母两人窃窃私语,父亲说道:“事情蹊跷,怎么又是这个高主任开车送回来。这两个人不会有什么事情吧。”
母亲说道:“孩子大了,又不在身边,闯出什么祸来,咱们怎么知道?我看还是寻个人家早点嫁了,免得生出祸端,辱没门风。”
老杨叹了一口气说道:“咱们这个穷山沟,我们供孩子读书,出一个高中生就不容易,更不要说上大学了。把孩子放在家里有什么指望,叫出去打工又担惊受怕的,生怕孩子吃亏。你闲了跟孩子聊聊,别让孩子走上歧途,不然将来怎么嫁人?”
母亲惋惜遗憾的说道:“这个高主任一表人才,俊秀挺拔,人也有本事,和女儿倒是天生一对,地配一双,只可惜已经结婚了。天不遂人愿,唉!命啊!”
老公说道:“晚上你问问女儿,她是怎么想的。”妻子点点头。
吃过饭,已是下午四点,高野告辞。
杨芊一家人送出门外,母亲看见女儿望着高野含情脉脉的样子,十有八九终于明白了什么。
晚上父亲出去,母女闲聊,母亲说道:“孩子,这么多的贵重东西是谁买的?”
杨芊毫不掩饰的实话实说:“是高主任买的。我不让他买,他非要买,说过年了,这是他的一点心意。”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你和高主任是啥关系?”
“妈,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也是朋友关系,我喜欢他。”
母亲一听女儿这话,一下子跳了起来,怒目圆睁,像是炸了一般,气愤的说道:“你—你—你,怎么能爱上有妇之夫,这个高主任,虽然一表人才,但是人家是有妻室的人,你不要脸,怎么能当小三呢,你让我和你爸的脸往哪里搁?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不成器的东西。”说着便哀嚎起来。
杨芊见状,威胁母亲说道:“事情已经这样了,妈!你要是说三道四,我死给你看,我现在就跳黄河去。”
看见女儿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母亲止住了哭声,说道:“娃娃你傻啊,人家是有妻室的人,你不应该插足人家的家庭啊,这个事情要是叫村里村外的人们知道了,我在庄邻上怎么混,你爸在人前面能抬起头来吗?别的不说,叫你的叔叔婶婶就把咱们小看死了。我的憨娃娃啊,我没脸见人了。”说着捶胸顿足。
杨芊理直气壮的说道:“妈事已至此,生米煮成了熟饭,我离不开他,你说怎么办?”
母亲止住了哭声说道:“你看上了那个高主任什么?”
“高主任有男子汉气魄,英俊挺拔,心地善良,为人大方,侠肝义胆,反正我已经离不开他了。”
母亲劝说道:“孩子,妈也是过来人,看人不能看外表,这样的小伙子有多少女人见了放着绿光。你傻啊,人家不可能只爱你一个人啊!”
杨芊一句也听不进去,说道:“妈你啥别说了,反正我是铁了心,只要高主任对我好,说什么我都认了。”母女争吵不欢而散。
杨芊摔门而去到耳房自己的房间休息去了。
母亲气的瑟瑟发抖,她没有想到自己最看起的女儿竟然做了如此伤风败俗的事情来这是哪一辈子造的孽啊。
老公进来,她一把鼻子一把眼泪,汤汤水水,全盘托出。
老公听了,要是举手无措,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事情 不能逼孩子,要是逼急了有个三长两短,咱们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还是听天由命吧,这个事情不撞南墙不回头啊,娃娃现在是痴迷其中,九头牛也拉不回来。以后她就明白了。”
夫妻在炕上絮絮叨叨,彻夜未眠,商讨着女儿的前前后后,一直到天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