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放下书本,突然有东西钻进了我的鼻孔,甚是害怕,不断地努力地呼气,试图将鼻内之物呼出,但并不见效。于是在不停止呼气的同时,用纸将其从鼻孔内弄出,这时才得以知晓其真面目,一只黑色的小飞虫。
晚上十点五十九分,看了一部电影,电影十四分钟开始,主角班主任开始朗读主角自己写在白纸上的段落,而这张白纸本来已经被男主扔进了垃圾桶里。书写着他与他的老师们,与他的同学们,有一道看不见的墙壁,将彼此分离于墙壁的这头与另一头,没有人想过去打破这个墙壁或是翻过它,都只是熟视无睹而已。这段文字的最后,主角说自己在厕所的镜子中看着自己,认为这不是他自己。而这段文字的标题为「白墙\/white walls」。对我来说,对于描写「隔阂」有着许多的启发,从写作角度,写作思路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因此有了新的想法。
电影第十九分钟,主角在夜色中独自行走,雨淅淅沥沥,他只是穿着一件蓝灰色t恤和一条黑色的大短裤,SJ的父亲摇下车窗,叫住他,问他去哪,他如实回答道「体育馆」,此时SJ的母亲联想到体育馆已经关灯关门了,第二十分钟,SJ的妈妈叫住了主角,询问他为何要去体育馆,并说出体育馆已经关灯关门的事实,主角告诉她,去体育馆是因为那里很暖和。此时SJ的母亲猜测主角这么晚这么冷还下着雨却不回家,应该无家可归或是有家不能回,而且主角实在无处可去,才会去体育馆躲雨取暖,便询问他是否无处可去并以此来证实自己的猜测。第一次主角摇了摇头,否认了,既是因为不认识,又是因为警惕,还因为不想表明自己处在这么悲惨的现状之中。第二次主角点了点头,比起种种一切,他更需要一个场所可以住或是可以做到基本的取暖。
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主角主角被SJ的母亲询问时的神情,头略微向下低,下巴紧靠着脖子,眼神除了必要的对视都处在向下四十五度甚至是向下三十度的方向看去,这样的神情给我的感觉,不需要眼泪,不需要言语,不需要事件,只是看着,就会觉得令人难过。给予恰当的场所、时间、背景、人物、冲突,然后角色露出这样的神情,顺其自然就会令人同情,令人感同身受的悲伤。
大人总是会对孩子说对不起,好像不管在哪个国家,哪个地方都是这样的。在中国会说「对不起」,在美国会说「I’m sorry, son」,在日本会说「すみません」,在韩国会说「?????」。
为什么要说对不起?即便说了对不起,又会怎么样?说了对不起,是你对不起我吗?
真的,不要说这该死的对不起,你做什么都比说对不起要好,即便只是给我一个拥抱或是拍拍我的肩膀给我以安慰或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