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他们这边习俗,办满月送完亲戚,晚上男方家还要单独请女方近亲吃饭。
表示一下招待不周,请亲家见谅的意思,还表示男方对新生儿重视,对媳妇满意,答谢岳家养了好闺女。
作为杨兰亲妹妹,杨媛当然也要去的。她下班还是直接去二姐家。
拢共就两桌,也没外人,客厅是杨爸杨文平孟泉孟父孟爷爷并孟泉两个哥,里边是杨妈杨元杨兰孟母孟家两个嫂加一个孟小姑子。
外桌爷们儿喝酒,里桌女人们吃饭说话围着家和孩子转,跟上午吃席没两样。
正吃着,磊磊哭,杨兰回去照顾孩子,杨元也跟了去。
“姐,磊磊都满月了,他奶奶也没什么表示?”剩姐妹俩,杨元直接问出来。
现在跟后世不一样,媳妇公婆巴不得各过各的,一辈子不打扰。这年代都得老的帮小的,出钱出力,帮带孩子帮操持,看他能过成一个人家,才算稍微放心。
杨兰有张脸,长得好是她最大优势,其他家世没有,学历没有,工作没有。嫁给孟泉时,孟母一百个不愿意,连结婚那天新媳妇敬酒都是孟父替她喝的。
结婚两年,从来没往孟泉这边小家来过,都是孟泉提东西去看他妈,即使杨兰生产,也就第一天来看了看,后来几天送鸡汤都是让家里保姆去。
杨兰先给磊磊擦洗屁股,换好衣服,又抱怀里吃奶,才说,“孟泉拿了二百回来,说是那边给的,我不知道真假。今天来得挺早,抱了抱磊磊,出去时放襁褓个全金长命锁,看做工像是新打的,这时候也不知道人家怎么找得匠人。”
杨元点点头,可有可无,让她来看,婆媳就这么不远不近的正好。可看了看杨兰脸色,她大概不这么想。
“唔,差不多。咱妈伺候你月子。人家有实力,直接给钱,这也一样的,你买点细面麦乳精什么的,好好补补,不用看婆婆脸色,更舒心。”她开解杨兰两句。
“我当然知道,妈也是这么劝我的。可我心里就是不好受。她是干部,她知识分子,那大嫂当年生孩子,她怎么就能干洗尿布活了,她不但洗了,还巴巴得跑随军大院洗的呢。”不患寡而患不均,杨兰就是气。
“二嫂的大闺女,留家里,她能给人家带到大,妞妞都六岁了,还在那住着呢。怎么轮到我儿子,就不行了。她这么区别对待,我怎么能好受?”
“偏人家怎么说,”杨兰拉着杨元胳膊,“人家口口声声说最偏爱孟泉这个小儿子,所有亲戚街坊邻居都觉得,孟泉占了他爹妈大好处,我就想问问,占什么好处了,我结婚后得过他家什么好?”
杨兰说着鼻子发酸,就气得想哭。“我得亲姐诶,可不能哭,妈说月子里哭以后眼不好。”杨媛随便抓个手帕替杨兰擦。
“我知道,他们家看不起我,觉得我除了长相,没有拿得出手的。大嫂是军医,二嫂是长海姑娘,文工团说出去有门有面,我连个供销社工作都是靠人家得来的,从根本上就矮人一头。连带着我磊磊,人家也不待见。”
“所以啊,元元,你姐夫回来说你要买工作,我当时第一个支持,女人只有自己站得高,别人才谁也小看不了你。要不然,像我,匆匆嫁了,到最后,自己抬不起头不说,孩子也跟着受罪。”
杨媛劝了很久,可一些观念根深蒂固是改变不了的。细算起来,杨媛和杨兰几十年的代沟,不是说两句话,思想就能转变的。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杨兰长得好,嫁得好,外人眼里顶顶幸福的女人,可日子什么样,真只有自己过才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孟母不满意杨兰的原因,她通过原身记忆,也都知道。
那时候大哥早已自愿下乡去了,人家新政策没上学没工作的必须下乡。杨媛跟着红卫兵满街跑,一听这话赶紧回学校老实在教室混,可杨兰和三姐杨月已经毕业了,找不到工作,没办法。
本来杨兰先下乡,走一个,能跟知青办拖一拖,争取时间赶紧给杨月找工作,哪怕找个学徒工,脏点累点,先留下再说。
可杨兰不愿意,她长得好,在市里天晚了都不单独出去,更别说白天走路上,后边总有男的跟。
让她去乡下,干不干得了农活先别说,就是人身安全都不能保证。
杨兰当时已经订亲,男方也就一般职工家庭,是杨妈比照自家门户为她找的人家,将来嫁过去绝对受不了气。
可那节骨眼上,男方也得下乡,帮不了杨兰什么。为了留城里,她在自己众多追求者中,火速选定孟泉订亲结婚,前后不到一个月,然后有了供销社售货员职位,得偿所愿。
也就因为这个,孟泉妈一直看不起杨兰,觉得她能在困难时放弃以前对象,以后有了坎也会毫不犹豫踢开孟泉。孟母心里从来不把她当自家人看。
当年杨家闹得也挺狠,杨兰留下了,杨月不去也得去,本来还可能不用下乡,如今一点余地都没有。
在加上杨爸杨妈明显站杨兰,杨月怎么可能不生气、不委屈?
平日作为家中老三,她一向温和孝顺。上有大哥是长子,天生受重视;二姐长得好,人人夸,父母经常带出门;四弟会读书,家里好东西都紧着;小妹活泼伶俐讨人喜欢,妈最待见;小弟自小抱出去,家里都惦念。只有她,从来得不着半点好,永远被忽视。
在杨元的记忆里,那是三姐长那么大,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发那么大脾气,后来三姐就走了,除了知青办给的车票,自己穿一身衣服,什么都没带。
用她的话说,“这个家里,没有一个物件是属于我的。”
后来二姐和四哥都追上去送过东西,但不管怎样,三姐和家里再没说过一句话,无论谁写信,都没得过杨月半点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