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九朝元老,就是活的长 > 第52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2章 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李成桂道:“本王找他们问策只是试试他们的态度罢了,实际上本王早就想好上中下三策了。

如今看来,此事还得是咱们先占据上风,再带着他们一起,不然他们是不会实打实出力的。

拖得时间一旦久了,搞不好他们中甚至会有人跟大明暗中联络,试图卖国。

说白了,得让他们看到利益,才能真正把他们拉拢过来。”

“不知大王说的上中下三策都是哪三策?”财政大臣问道。

“下策,效仿琉球直接整个投向大明。但如此一来,本王这个在国内说一不二的国王可就只能当个国公或国侯了,就算荣华富贵享用不尽,后代儿孙也能少操点心,但到底成了人家的臣子,不够自由。”

“这倒也是,估计国内许多贵族和官员也都起过这个心思吧。

只不过他们在国内地方上都是说一不二,也不想去大明受人约束,这才都按捺住了,依旧愿意听从大王调派。

但如果局势不对,他们恐怕跑的比谁都快,这也是他们现在选择隔岸观火、不肯出钱出力的原因。”

“中策,直接放弃有关大明的一切思考,恢复之前谨小慎微的状态,偏安一隅,想来只要我们严防死守,不给大明机会,他们也奈何不得我们。”

“大王言之有理,那上策呢?”

李成桂眼中闪过一丝火热:“上策啊,那可就危险多了。本王想见一见朱大牛和朱二牛。”

“哈?这是为何?”

“你想啊,既然我们没钱投资,那就找人投资嘛。”

财政大臣有些失态的张大了嘴巴:“这……臣不懂。”

“不懂就对了,因为古往今来大概没有人想到过这个法子,这是破天荒的值得纪念的一计。”

“不知臣是否有幸耳闻一番。”

李成桂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当然,你可是我的心腹中的心腹,和那些慢慢跟我离心离德、只顾着捞钱的人不同,我对你是毫无保留的。”

“臣……感激涕零,愿为大王效死。”

“很好,那你听好了。”

“是。”

李成桂从袖子里掏出一把折扇摇了摇,这才一字一句说道:“朱大牛跟朱二牛不是想见钱眼开吗?那我们大可以哄他们来我们这里投资,相信只要操作得当,他们是绝对能得利的,而我们也能完成翻盘,到时候我们的建设搞了,经济好了,钱也有了,假以时日,超过大明是必然的!”

“就相当于让他们把我们的地方当做大明的某个州府去操作?借鸡生蛋?”财政大臣问道。

“对,爱卿果然聪慧,一点就透。”

“可是大王,虽然您之前对他们二人的预测看似失误了,可极有可能那只是他们演得好,还没有露出爪牙,一旦咱们真的跟他们这样合作的话,很可能将我们置于危险中啊!”

“爱卿啊,不愧是你!本王也是这样想的,不瞒你说,时至今日,本王依旧觉得他二人是在故意示弱,其背后必然站着朱秉文这个无双国士,咱们对他们万不可掉以轻心!”

“那大王你还……。”

“本王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确定属实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这才不得不想出这个孤注一掷的办法。

假使说他们真的只是为了挣钱,是两个草包,那我们跟他们合作百利而无一害,我们为何不做?

而假使说他们真的带着颠覆我们的目的而来,那我们与其困在这里等死,还不如主动冲锋,打乱他们的布局,如此方可绝地反击。

毕竟他们背后若真站着那位斌王爷的话,拖得越久,他的布局就越深入,而我们只会死的越惨。”

虽然上次李成桂一番长篇大论后,没多久就被打脸了,但此时听完他的想法,财政大臣还是油然而生一股敬佩。

“大王真是古往今来第一智者,想来若是把您放在朱元璋的位置上,您定然能比他做得更好。”财政大臣发自内心的赞叹道。

李成桂忍不住哈哈一笑:“言重了,言重了,本王倒觉得这样的处境更有挑战力,更能体现本王的能力。”

“哈哈,大王还真是斗志昂扬啊。那下次朱大牛和朱二牛过来之后,臣便去将他们请来王宫与大王一晤?”

“嗯,此事宜早不宜迟。”

财政大臣点了点头:“对了,大王,那个……。”

“还有什么事吗?”

“之前您不是让大家把手头的粮食适当降降价,好收买人心防备大明吗?

如今好几个月过去,朱大牛跟朱二牛并无越界之处,大家便都觉得是您多虑了,又觉得之前把粮价降低太亏了,但又碍于大王没下令允许提价,便都命手下人假扮进货商,把粮食从左手倒到了右手,加价去卖。

听闻许多贵族和官员甚至因为前几个月卖粮食没挣太多钱,想把亏空补回来,愣是把粮价提的比一开始还高,百姓怨声载道,都觉得官府是在耍他们玩儿。”

李成桂:(??へ??╬)

“该死的一帮子蛀虫,本王真想学一学朱元璋,来几起大案,把这些人都给斩尽杀绝!”

“大王,那……。”

“此时这些人还都有用,便随他们去吧。老百姓而已,受点委屈就受点委屈吧,便是死一些人也没什么要紧,本王的千秋功业比较重要。”

“是。”

……

辽南城。

虽然已是永乐四年春天,可因为地处东北,外面的气候偏冷,积雪累日不变,一点都不带化的。

好在朱七牛一早就让人搭建了玻璃暖房,又垒起了火炕。

天一冷,一家人往炕上一窝,吃饭都不带下来的,倒也没有觉得很冷。

这天又下大雪了,于是东厢房的火炕上,朱七牛、朱大牛、朱二牛以及借着巡视名义赶过来聚一聚的朱四牛围着一张四方桌吃着火锅,一个个辣的‘斯哈斯哈’的,却谁都不肯稍微停一下筷子,吃的那叫一个起劲,完美保留了小时候就具备的吃货属性。

时不时他们倒也会碰个杯,喝两口酒,或是卷个煎饼换换口味,但主要还是在吃火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