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山对死去媳妇生的这几个孩子,怎么说呢,大了就管不了了,管也不听你的。
沈正拖了好几年终于找到了不嫌弃的,沈义要是再找个媳妇就更好了。
王老头也跟着喝了两盅,不怎么说话,就听着。家里人多就是热闹。
说着说着就说到这个房子,沈正说刚来的时候住招待所,找房子的事情,“真难,老郑帮着问,我们自己也挨家挨户地问,有房朝外租的好多要求呢。”
大江补充:“咱们人多,孩子多,有一家不愿意租。”
“老郑一说有个房子独门独院,只卖不租。”
“当时难啊,知道肯定买不起。不是没有办法嘛,不能一大家子流落街头啊。”
“真是缘分啊,你们猜测这房子我从谁手里买的?”
……我们上哪儿猜去?
大湖嘴里还有吃的,怕被别人抢了,急着说话:“杨兄弟!”
沈正竖起大拇指,“牛,这都能猜到。”
嘿嘿,让猜肯定就认识,大湖京市就认识一个杨兄弟。
要是不对,那就是王大爷。
……
这逻辑没错,对了。
人跟人的缘分啊,沈正一顿感慨,刚来京市人生地不熟。多亏了老郑两口子和杨建国,本地人,啥都熟。
沈正喝了两杯酒,膨胀了,主要是媳妇不在这,尽情吹牛没人管。
王大河:“沈正,你是个人物啊,男子汉大丈夫。”
“夸奖了夸奖了,你们无论是谁到我这步,都比我强,比我能干。”
……
媳妇、妹子上大学,他得把家顶起来。
当然,也可以选择在老家,让媳妇和妹子来京市上学。
不行,媳妇想孩子,他想媳妇。
拖家带口,一个人都不能少。
来到城里,一切从零开始。
咱是乡下人、山里人,咱就往山里走。靠山吃山,哪怕天天往山里跑也能养家。
路是人走出的,沈正相信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心往一块使劲,没有过不好的日子。
宋叔跟他说了多次,要多听媳妇的。
媳妇学习念书的人有见识,听媳妇的话准没错。
……
沈正喝酒吹牛都没忘了媳妇这边,过一阵就出来看看媳妇这边吃完没有。
还叮嘱闺女了,吃完过来喊他一声。
这个闺女有点不靠谱啊,经常把他嘱咐的事情忘脑后,说了等于没说。
竖着耳朵注意着外面的动静,一听到动静就出去瞅一眼。
江念冬她们吃完饭,沈梅刚出去还没走到厨房,就见他哥过来了。
“二哥,你吃你的,我收拾就行。”
“不用,你放下这个就不用管了。待会我一起收拾。”
说着就进了西厢房,江念冬和陆娇娇正在捡桌子。
“媳妇,我来,你们都放下。”
江念冬没好气的嗔了一眼沈正,“那么多人一起吃饭呢,你去陪着吧,我们自己收拾。”
沈正才不听媳妇的呢,直接上前夺过媳妇手里的筷子碗,“大江和建国在呢,我收拾完再回去。你们看书。”
陆娇娇下炕去洗手了,照顾着小玲他们去洗漱,不看这俩人腻歪,眼红。
屋里就剩下夫妻俩人,沈正把大脸往媳妇跟前凑,到家就忙忙活活的,都没和媳妇好好说会话,“媳妇,想我了吗?”
“嗯,想了。”江念冬没矫情,是真想了,想沈正他们到哪儿,什么时候到家。
“嘿嘿,我也想了。”
“喝几杯了?”
“媳妇,闻到酒味了?”
“一点,不大。”
沈正默默地主动离媳妇远了点,早知道先不喝酒了。
“媳妇,没跟你打招呼就把人带回家,你没生我气吧?”
沈正是后知后觉,当时脑袋一热,就想着怎么把货一次弄回京市。
他们三个来回跑,路上耽误时间。
请兄弟们帮忙跑一趟,搭上人情,给点东西多少给点钱就行了。
没考虑那么多,方方面面没有那么周到。
沈正和媳妇结婚以后,媳妇基本上属于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
家里也没外人去,宋叔开始的时候都不去的。
“不生气。”
江念冬倒不是生气,是不习惯。沈家的状态一直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家里的来来往往也就是老郑两口子,都是老熟人了,彼此知根知底的。
杨建国也是熟了以后从偶尔过来,到现在的算是长住沈家。
都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下子贸然的闯入。
“沈正,我真没生气。客人你自己看着招待就是。马上考试了,我这边得抓紧时间复习,客人那边照顾不到。”
“媳妇,你忙你的,什么也不用管。我安排的妥妥的。”
……
俩人说了一会话,沈正把媳妇这边都安排妥当。
媳妇开始学习了才离开,炕上暖壶、茶缸、弄了一小碗榛子仁放着,学习累了饿了就吃。
江念冬她们三个看书学习,熬个小夜,十一点睡。现在是紧张的考试复习最后冲刺阶段。
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摘掉千年老二的帽子。
沈梅的话是,老二比老三好,还是戴着吧。
小玲带着小军和豆包看小人书呢,很安静,不打扰大人学习。孩子们八点就自己睡觉了。
再坚持半个月,考完试,又可以解放休息了,一个多月的寒假休闲时光。
·
宋叔跟着王老头回家睡的。
沈大山在宋叔被窝里睡的,跟三个孙子一个大炕。
杨建国回家睡的,其他人都睡在了北房东边房间的大炕上。
男人们挤一挤,多烧点柴把炕烧的热热的,盖上大棉袄,两个人一个被窝也凑合着睡了。
·
接下来的两天,沈正领着兄弟们坐着公交车,去广场,去逛大园子、去看老祖宗的宫殿。
跟着看个热闹,也不懂。
沈正也不懂,杨建国领着。
他脑子里突然就想到了春天的时候,媳妇说花开了,大家休息一天带着孩子们去看看花。
他说不去,看什么花,还是挣钱要紧。
京市的这些景点,媳妇和孩子们都没来过。
沈正:……
一顿逛,中午也不回家吃饭,吃饭店。
随便找了一家国营饭店,并没有去京市的名吃烤鸭店。
不是钱的问题,五分钱的门票钱没啥大不了。
七块五的一只鸭子,这么多人两三只,就是大手笔了。
还是搂着点稳妥。
还有沈正的小心思是找个机会,带家人一起吃一顿。
沈大山哪儿都不去,就在家里待着看孙子。
回去的票都买好了,就两天时间,外面天寒地冻还是在热炕头看孙子们玩。
·
沈婆子和两个儿媳妇在炕上做针线。
俩儿子有出息了,儿媳妇也跟着享福了。
她说她看孩子,让儿媳妇去上工,冬天活轻松就是冷点。
儿子说算了吧,怪冷的,等年后再上工。
成功媳妇和成才媳妇手里都是孩子的小衣裳,是二哥刚拿回来的一小块小碎花布。
二哥说了,今年三兄弟过年穿的新衣裳,就是用这布做的。
给侄子和侄女一人一块布,过年做身新衣裳,图个喜庆。
沈婆子抱怨老头子,“老头子去京市也不知道带上我,真是个没良心的。”
“娘,爹是去干活的,帮着拿货。”
“是啊娘,老多老沉了,咱拿不了。”
“是啊,老了,干活不中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