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 > 第1458章 治世之能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阳光正炽。

原本气氛有些低沉的延安府衙因为三边总督孙传庭突如其来的话语再度充斥着活力。

包括洪承畴,袁应泰等一众能臣皆是神色殷切的盯着官厅当中,眼神游离不定的马懋才,心头的疑惑更甚。

他们实在是想不明白,马懋才究竟是如何凭借延安城府那些\\\"颗粒无收\\\"的土地收拢了这般多的流民百姓,甚至令他们心怀希望。

良久,马懋才幽幽一叹,像是做出了重大抉择一般,朝着上首的孙传庭拱了拱手:\\\"回禀总督大人..\\\"

\\\"延安府饱受战火摧残,原住民十不存一。\\\"

\\\"为了防止流民百姓四处流窜,祸乱地方,下官斗胆将总督大人的农政稍稍改良了些许..\\\"

此话一出,上首的孙传庭便是眉头一挑,眼角也是涌现了些许讶色,他没想到,这事最后竟还绕到了他的身上。

自总督陕西以来,他在陕西推行的改革不少,但大多数都集中在军制上,唯一能够被称为\\\"农政\\\"的便是得到天子允许的\\\"清屯充饷\\\"。

所谓\\\"清屯充饷\\\"也很简单,无外乎是凭借着自身的威势,强行勒令陕西三镇将校及遍布各地的富绅豪商将这些年私自\\\"吞并\\\"的隶属于军队的土地尽数吐出来,并用这些土地作为基础,收拢流民百姓,达到维系地方安稳的目的。

而这些土地的产出,便可以作为边军士卒的军饷,如此\\\"农政\\\"可谓是一举两得,效果极为显着,如今大明各地都在争相效仿。

但\\\"清屯充饷\\\"的前提也是建立在土地有所收成,流民百姓能够凭借这些土地安身立命,但是延安府几乎年年大旱,土地可谓是\\\"颗粒无收\\\",这些土地要来何用?

\\\"仔细说说。\\\"沉吟少许,孙传庭缓缓说道,其原本松散的腰脊也是不知不觉的直了起来。

不知怎的,他心中隐隐有种直觉,总觉得马懋才的办法说不定真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陕西的问题。

\\\"敢叫总督大人知晓,延安虽然连年遭灾,但治下土地也不至于颗粒不少,至多减产罢了。\\\"

\\\"造成土地颗粒无收,甚至全部变为荒地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收成减少,百姓自觉无力负担丁税及田税,故而携家出逃,最终导致土地无人照料,成为荒地。\\\"

\\\"为了尽快恢复民生,吸纳流民百姓。\\\"

\\\"下官斗胆取消了丁税,将其均添到土地之中,只收取田税..\\\"

哗!

未等马懋才将话说完,官厅中便是响起了一阵哗然之声,在场的皆是\\\"治世能臣\\\",如何理解不了马懋才的奇思妙想。

早在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便意识到了大明土地逐渐被富绅豪商\\\"侵占\\\"的事实,故而强行提出了\\\"一条鞭法\\\",试图对大明这艘日渐腐朽的巨轮进行修补。

一条鞭法涉及到很多方面,其中与民间百姓最为息息相关的,便是间接取消了\\\"丁税\\\"。

自古以来,朝廷都有\\\"劳役\\\"一说,例如大军开拔,为朝廷输运粮草亦或者修建皇陵,修筑长城等。

一般来说,为了不影响百姓的正常生活,\\\"劳役\\\"都会刻意避开\\\"春耕秋收\\\"这等关键月份,但事实往往不尽人意。

这也导致了,民间百姓对于\\\"劳役\\\"达到了谈之色变的程度,唯恐耽搁了自家土地的耕种,影响来年的税收。

为此,内阁首辅张居正破天荒的提出了\\\"以银代役\\\"的想法,若是缴纳部分银两,便可不用去服从劳役,但仍需要缴纳\\\"丁银\\\",这样便不用影响百姓的耕种,官服还能用这些\\\"丁银\\\"来招募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

最开始的时候,张居正的这道政令确实取得了显着的效果,百姓们安居乐业,朝廷应有的\\\"劳役\\\"也没有耽搁。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向啃食大明国本的富绅豪商便是意识到了其中的漏洞所在,纷纷使出手段,将本应施加在自家身上的\\\"丁银\\\"转移到了那些没有势力的百姓身上,导致田地少的农民,身上的丁税反倒是更重。

因为当地官府以及富绅豪商的上下其手,寻常百姓们上缴的\\\"丁银\\\"并没有如实上缴到国库,而是被他们中饱私囊。

久而久之,便引发了一些列的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流民百姓\\\"。

但如今马懋才的言论却让在场的官员浑身一颤,只觉得眼前漆黑的世界被打开了一道窗户。

相比较更为容易被隐匿的人口,实打实摆在那里的土地无疑更容易被朝廷管理。

与其征收丁税,倒不如将其均添倒土地之中,按照定额收取。

名下持有的土地越多,需要缴纳的\\\"田税\\\"自然越多,但马懋才却是取消了\\\"丁银\\\",这便意味着百姓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只要能够保障基本的生存,百姓们便可以肆无忌惮的繁衍,增加人口,而不用担心沉重的\\\"丁税\\\"。

马懋才的这个办法,听上去好似直接将朝廷最为重要的一个进项\\\"砍掉\\\",但细细想来,却是大有不同。

他只是将原有的\\\"丁税\\\"均添到了\\\"田税\\\"之中,却是瞬间给予了百姓们生存下去的希望。

毕竟只要家中人口足够多,百姓们除却日常的耕种之外,还能去城中讨些别的进项。

这一来一回,与昔日捉襟见肘,勉强度日的生活可谓是天壤之变。

一念至此,官厅中包括孙传庭在内的众人都是沉默不语,只是眼神殷切的盯着局促不安的马懋才。

倘若此举能够在整个大明推行,料想不出十年,大明的人口便会呈现爆炸式增长。

若是再将亩产丰富的土豆,番薯等物考虑进去,说不定大明的百姓将再也没有挨饿的困扰。

这马懋才,有滔天之功。

\\\"马大人,有治世之才,本官佩服。\\\"

正当马懋才局促不安,等待着上首总督大人对他的\\\"发落\\\"的时候,却是听到了让其如遭雷击的话语,身上的血液迅速炽热起来,身躯更是颤抖的厉害。

本以为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牢狱之灾,毕竟自己代行\\\"知府\\\"之职,又私自更改朝廷政策,可谓是罪大恶极。

但不曾想,作为封疆大吏的三边总督孙传庭竟是给予了自己如此之高的评价。

心神震荡之下,马懋才只觉得数月以来的呕心沥血全都值了。

大明,还是值得他为之奋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