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 > 第1545章 不征之国?(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巳时。

天色已是完全大亮,巍峨的紫禁城中入目尽是宫娥内侍,行色匆匆中夹带着一抹惊疑之色。

虽然天子继位以来,再三整饬宫禁,但正所谓\"紫禁城中没有不通风的墙\",前后不过是一夜的功夫,由东南沿岸而来的两封奏报便是人尽皆知,也令得宫人喜忧不定。

喜的是,朝廷王师全歼了销声匿迹数十年的\"倭寇\",并且还将日本名义上的统治者\"幕府将军\"斩杀;忧的是,朝廷很有可能因此同时树立两尊强敌。

但不管怎么说,本就威严肃穆的紫禁城,因为昨日的两则军报,气氛愈发凝重。

...

...

由文渊阁而出,身着绯袍的朝臣们在几名内侍的引领下,心急难耐的朝着天子所在的乾清宫而去。

因为要入宫面圣,文渊阁负责处理琐事的吏员自是不能随行,但一众绯袍们还是走出了\"人多势众\"之感,使得迎面走来的宫娥内侍们纷纷主动退到两侧。

若是寻常时候,知晓此等\"喜讯\",相对平息近人的次辅刘鸿训等人还会点头回应宫娥内侍的问礼,但此时却是无心理会,只是一门心思的赶路。

为了能够跟上同僚的步伐,身材矮小的首辅甚至还不忘提起宽大的袖袍,脸上的表情很是急促。

约莫半炷香过后,巍峨的紫禁城终是宫门在望,气喘吁吁的朝臣们顾不得额头上隐隐渗出的汗水,草草整理了一番凌乱的衣衫过后,便是急匆匆朝着白玉阶而去。

早已接到消息的司礼监秉笔王安已是于宫门外等候多时。

\"臣方从哲,见过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匆匆迈入暖阁,众臣便在首辅的带领下朝着案牍之后的天子见礼。

因为正值酷夏,暖阁两侧的窗柩均是半开着,角落处还摆放有多个冰盆,温度很是宜人。

但尽管如此,也未能让在场朝臣的内心为之冷却,反倒在见到天子的那一刹那,愈发热切。

\"唔,\"坐在案牍后的天子闻言竟是微微有些恍惚,片刻之后方才轻轻抬手:\"免礼平身。\"

望着眼前这一位位面色涨红的老臣,年轻天子不由得回想起,几个月前众人与自己争论\"移民\"时的剑拔弩张。

\"多谢陛下。\"

顾不得与天子\"客套\",众臣纷纷起身落座,随后作为百官之首的方从哲便是赶忙自怀中抽出那封有些褶皱的奏疏,略有些颤抖的询问道:\"敢问陛下..?\"

刚刚在半路上,方从哲下意识的回想起天子近些年来的所作所为,竟是后知后觉的发现天子早就有意无意的流露过\"远征\"日本的想法。

只不过彼时的大明尚处于\"内忧外患\"当中,加上天子也没有过多提及,众人便将其忘在脑后。

但此时细细想来,天子好似早就知晓一向被视为蛮夷之地的日本或藏有银矿之事?

\"众卿家应该知晓了。\"

\"那刘香此前便曾向我大明示警,其言辞应该有一定可信度。\"在众臣殷切的眼神中,嘴角噙着一抹淡笑的朱由校缓缓点了点头,眉眼间涌现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

若是太平年节,纵然知晓日本国内或藏有银矿,一向讲究\"师出有名\"的朝臣们也不太会赞同自己\"远征\"日本。

但此时先有国内财政捉襟见肘,后有日本\"倭寇\"主动来犯,如此局面之下,只要能够在\"远征\"中获得足够利益,眼前的这些朝臣们也并非终日抱着\"祖制\"说话的老古董。

昔日解除\"海禁\"便是最好的例子。

\"敢问陛下,这日本终究是蛮夷小国,其国内银矿的规模?\"

思虑再三,作为户部尚书的毕自严终是问出了他最为关心的问题,脸上仍存着些许疑惑之色。

尽管从近两年的海上贸易来看,日本这个距离大明千里之遥的海岛小国,确实存在着数量不菲的金银,但其国内白银规模的存量确是存疑。

毕竟大明国土广袤,疆域远胜于日本,但在景泰年间之前,银矿也仅仅局限于浙江和福建两地。

直至天顺年间以后,方才陆续于云南和四川等地开采银矿,其中尤以云南的银矿规模最大。

为了能够摄取足够多的白银,被群臣私下里诟病\"贪财\"的万历皇帝还曾大肆由宫中派遣内官赶赴各地,用以开采银矿,却闹得民不聊生,不得不惨淡收场。

\"至少十倍于我大明银矿现有之规模...\"沉吟片刻,天子终究是隐去了嘴角的淡笑,一脸认真的说道。

嘶。

不约而同的,乾清宫暖阁内的朝臣们均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脸上满是不可置信之色。

早在永乐年间,为了填补皇室用度,成祖朱棣便下令于福建和浙江开采银矿,此后历代大明天子均是如法炮制,每年都能够开采数量不菲的白银。

但日本那等蛮夷小国,竟然拥有相比较大明,十倍规模以上的银矿?

许是怕在场的朝臣不信,案牍后的天子又幽幽补充了一句:\"昔日日本权臣丰田秀吉吞并朝鲜,与我大明对峙七年之久,便是靠的其国内发掘的银矿...\"

轰!

一语惊醒梦中人。

尽管发生在万历二十年的\"万历朝鲜之役\"已然过去了三十余年,但这场战事仍然不时被朝中官员所提及。

曾有不少官员都认为,正是因为在那场\"万历朝鲜之役\"中,朝廷耗费了大量国力,这才使得\"正值巅峰\"的大明逐渐衰落,以至于建州女真于辽东崛起。

但以大明之\"底蕴\",尚且在那场战事中损耗了大量国力,区区弹丸小国的日本究竟是如何维持大军开支,一直是困扰朝廷群臣的难题。

但此时听闻天子如此言说,众人却是不免有些豁然开朗之感,尤其是户部尚书毕自严,更是双拳紧握,瞳孔放大。

若是天子的这番言论流传出去,只怕是国内最为\"腐朽\"的老古董也会慷慨激昂的上书,请求天子\"开疆扩土\"。

在绝对的利益面前,哪有什么所谓的\"不征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