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御宥瑾主动带上闵竹,意义是不一样的,闵竹非常开心。
闵竹扶着御宥瑾,上了位于树梢上的木屋。
木屋下方,竖着梯子,就算不会武功的人也能爬上去。
御宥瑾和闵竹走入木屋,消失在几人眼前。
苏玖妍几人并未收回视线,而是注视着盘绕在木屋四周的蛇群。
不论什么颜色,体型多大的蛇,在刚刚御宥瑾走入木屋的那一瞬,都面对着木屋,低下了脑袋,以示臣服。
几人并不认为蛇的那种举动是因为御宥瑾。
苏玖妍微微眯眼,看向咫尺。
“那条青蛇到底是什么品种?”
“放心,它不会伤害你的朋友,它只会用自己的性命去守护他。”
咫尺安抚着苏玖妍。
苏玖妍没有说话,但也没有放松,只是盯着咫尺看。
咫尺也不生气,笑着解释,“它并不在蛇的品种之中,它的存在无人知晓。”
“更确切的说,是无人相信它真的存在。”
“夫人给它的母亲取名七彩,至于它的名字,就要你的朋友亲自取了。”
“为何无人相信?”
季晟钰问道。
难得的,他会主动询问。
并非是感兴趣,他只是担心御宥瑾。
“因为它可以号令天底下所有的蛇,不论品种大小,不论是否是人饲养,不论是否有主人。”
“只要是蛇,就会对它俯首称臣,听命行事。”
咫尺一点都不隐瞒,只要问了他就说。
对于咫尺如此痛快,几人都很有好感。
可是咫尺的话却让几人满是震惊。
世上怎么会有那样的蛇?
物竞天择,是造物法则。
特别是在动物的世界里,没有什么亲缘关系,它们只看强弱大小。
只要一想起巨蟒对一条只有手指粗细的蛇俯首称臣,几人就觉得不可思议。
“事实就是如此,我曾亲眼所见。”
咫尺知道几人为何震惊。
哪怕他当初亲眼见证,同样也觉得难以想象。
“关于它的信息,我知之甚少,都在夫人记录的手稿里。”
“它既已选定主人,而你的朋友也认定了它,那就是他们之间的事了。”
咫尺说的很明白,不论接下来如何,旁人都不该插手。
“你是想让他带走所有的蛇吗?”
苏玖妍突然问了一句。
“不愧是她的后裔,果然敏锐,我的确有那个打算。”
咫尺笑着点点头,并不隐瞒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
苏玖妍追问。
“我活不了多久了,活了那么多年,我已经活够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些蛇。”
咫尺看向柳树上盘绕的蛇群,目光温柔。
他的确不是发自真心的喜爱蛇,可相处久了,总是有感情的。
加之蛇是夫人放在心尖尖上的,咫尺希望它们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而不是一条接着一条的死在此处。
“你怎么了?”
苏玖妍说着,大步上前,查看咫尺的情况。
其余几人也都走上来,看着咫尺。
咫尺的真诚几人感受到了,几人都不愿看到咫尺出事。
咫尺也不抗拒,任由苏玖妍查探。
苏玖妍握住咫尺的手腕,内力涌出。
半晌后,苏玖妍松开了手,有些遗憾。
咫尺的确没救了。
不是受伤了,而是到了年纪。
咫尺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可实际上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活到八十,已经算是长寿了。
苏玖妍眉头微皱,目露不解。
咫尺体内空空如也,没有内力,他是一个不会武功的人。
可是为什么咫尺会保持如此年轻的容貌?
“是药王。”
咫尺看着苏玖妍,轻声说了一句。
苏玖妍目光一亮,下意识开口,“你认识药王?”
“自然。”
咫尺点了点头,而后笑了笑,“你们今日不就是为了药王而来的吗?”
“你怎么知道?”
佘荧探过头,好奇的询问。
长辈给她令牌时,只是说他曾救了此人一命,是从江湖人的追杀下救下来的。
长辈了解了一下为什么会被追杀,原来是因为他曾经和药王有过交集,在那场祸乱里存活下来的人。
咫尺要报恩,长辈就给咫尺看了一下七星派的令牌,告诉咫尺,如果有一天有人拿着令牌前来找他,就将恩情报给那人。
直至今日,咫尺才等到报恩的机会。
实际上,咫尺并不清楚要如何报恩,七星派的长辈也没说。
但当咫尺看到苏玖妍那熟悉的眉眼时,他就明白了。
几人来此,为的是药王之事,因为苏玖妍是药王的后裔。
“因为第一眼,我就看出了她是药王的后裔。”
咫尺如实说道。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佘荧更好奇了。
不只是她,其余几人也很好奇。
毕竟之前也见了一个了解药王谷往事的人,那人就没有认出苏玖妍。
“你跟你的母亲长得不像,和药王也不像,但你很像你的外婆,容貌气质都很像,特别是眉眼,可以说是一模一样。”
咫尺的目光有些恍惚,似乎是在透过苏玖妍看曾经的一位故人。
如果那人身无病痛,也许会和苏玖妍一样,艳绝天下,肆意又潇洒。
“外婆……”
苏玖妍喃喃了一句。
她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到外婆的存在。
药王声名大噪,他的一双儿女同样有人记得,唯独没有人提及药王的妻子。
“药王本不是学医的,他的妻子才是,而且是世间罕有的绝世天才。”
咫尺回忆着往事。
那些往事早已埋葬,也只有他记得了。
“她叫什么名字?”
苏玖妍突然出声,打断了咫尺的回忆。
她不想听到一个惊才绝艳的女子被称呼取代,她想知道她的名字。
“方华,如她的名字一样,灼灼其华。”
咫尺嘴角上扬,很是开心。
故人的名字再一次提及,咫尺沉寂已久的心终于泛起了波澜。
苏玖妍不再多说,默默听着。
季晟钰几人也安静的听咫尺继续回忆。
咫尺深吸了一口气,回忆着过往。
当年,药王和方华的初次见面,是因为方华救了身受重伤的药王,带回了自己的隐居之地。
就像常见的话本那样,救命之恩,让药王心动了。
方华一开始是拒绝的,她觉得药王只是为了救命之恩,不是真心的。
药王没有解释,也没有强求,而是当起了学徒,怎么也赶不走。
这一当,就是五年。
五年的朝夕相处,足以看清一个人的真心,方华接受了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