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爷爷,此事确实是刘大人他们办事不利,该责罚,但要说他们有罪,却也说不过去,毕竟咱们也没有这次恩科舞弊的证据。现在那些书生仍在宫外,如果咱们把这次的考官们下狱,他们定然会觉得猜测是对的,这就坐实了这次恩科徇私。”朱允炆替大臣们解围,同时也是给朱元璋台阶下,要知道这时候大明本来就缺官员,再这么折腾下去,可就真剩皇帝这个光杆司令了。

“看在皇太孙为你们求情的份儿上,暂且先放过你们,不过这方孝孺一心求死,咱还是要满足他的。来啊,将方孝孺打入诏狱。”朱元璋借坡下驴,不过还是把方孝孺下狱,要知道,朱元璋可不是个好脾气的,报复心极强。

朱允炆这次并未阻止,事实上他也烦方孝孺,满口的大道理,就跟人抬杠,遇到实事儿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不过忠心倒是毋庸置疑,也该让他受点苦头了。

“现在你们就给咱想办法,告诉咱怎么办,这事儿你们自己掂量。”朱元璋问道。

“臣等遵旨。”一群官员苦着脸,只得先应下。

“皇爷爷,孙儿倒是有个办法,不知道行不行得通。”朱允炆道。

“你说。”朱元璋道。

“孙儿认为,这些学子无非就是怀疑朝廷取仕舞弊,那咱们就重启阅卷,将这些考卷再评议一遍,届时把中榜之人的文章公布,让其自行对比,这样他们也可服气。”

“至于这个南北学子学识差距问题,孙儿觉得咱们可以分南北榜。”朱允炆道。

“南北榜?”朱元璋有些疑惑。

“是的,就是北人普遍学识比不上南人,这是由于地理位置决定的,北边灾害频繁,先前战乱又多,百姓们普遍生活困难,大多数人没有安逸的环境来读书,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能力,相反地,孙儿认为他们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见识过各种残酷,这样的人反而能成为干吏。”

“再者,只有北人才真正了解他们的地方,如果朝廷录取北地学子,于朝廷每年赈灾,于北地经济发展也是有利的。”朱允炆解释道。

“殿下,臣斗胆问一句,如果选了北边学子,那南边这些优秀学子又该怎么办?届时他们是否也会觉得不公。”宋濂此时问道,此人考虑问题还算全面。

“宋大人所言有道理,如果选录北人而删掉南边学子,那确实也是不公,所以孤说南北榜,就是南边已中榜的学子不动,而从北边学子中选出一批进士,发放北榜,这样就能兼顾南北。”朱允炆言道。

“妙啊,殿下真乃大才,不仅文才斐然,更是有明君之风,臣佩服。”宋濂听明白了,他们先前都被一张皇榜束缚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个主意呢。

“哈哈哈,还是咱大孙厉害,你说说你们,啊,一帮人都比不上咱大孙一个,每月领取那些俸禄你们羞愧不。”朱元璋心情大好,一部分是因为事情有了圆满解决的办法,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孙子越来越有明君之范。

别看朱元璋对大臣们狠,可对百姓他可是真好。自明朝建立以来,他就一直致力于恢复民生,对于欺压百姓之事,他绝不心慈手软,甚至曾经就连他的侄子犯了错,他也照杀不误。所以在明初,很少见到有官员的公子欺负他人,也没有多少杀人的案件,总体来说,大明法治比较先进。

既然事情议定,朱元璋当朝命令拟旨,命阅卷官员们重新阅卷,届时公布文章,由天下学子观摩,以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对于这次北边学子闹事,朝庭下令予以训斥,对于领头的人,则是杖责。本来朱元璋打算剥夺领头闹事学子的功名,但朱允炆觉得这对于他们比较残酷,于是婉转的求着朱元璋改为杖责,朱元璋对于这种小事当然不会放在心上,不过他更是高兴,因为这孩子越来越像他的儿子朱标,有仁君之范,大明此时也确实需要仁君来休养生息。

宫门外的学子们,看着礼部官员出来宣旨,皆伏地听宣。当听到重新阅卷时,且新设北榜时,他们高兴极了,因为他们的壮举,彻底为北边学子打开了一条通天大道。

而当听到训斥他们的话后,又提心吊胆,说实话,大部分人都是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来的,不过万幸只是训斥,陈书生跟那几位带头的学子可就没那么好运了,被官员身后的大兵按在地上,现场上演杖刑。

开始他们还叫着冤枉、不公等话,礼部那官员听不下去了,悄悄对他们说了差点就剥夺功名的事,这一下他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多严重,威胁皇帝、聚众堵宫,哪条罪名都能让他们死,这么一想,才发现原来皇上已经宽恕了他们,挨上一顿打可就太幸福了,一个个都咬紧牙关挺着,不再吵嚷。

经过几天的阅卷,其实也不用阅,因为本来就是公平的。南榜人员不动,只是在旁边重新张贴了一张北榜,一时间北边学子兴奋异常,只不过他们谁都没有注意,这次的榜上依旧没有姓莫的学子。那些抢女婿的富贵人家再次出动,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一次说什么也要抢他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