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来朱允炆一直在阅卷,他不需要大臣们的协助,每份答卷他都亲自查看,结果让他有些失望,这些答卷看似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实际上正如朱元璋所说的那样,废话太多,尤其是南榜上的进士。
就拿第一题来说,朱允炆问的很明确,怎么才能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进士们给他的答案千篇一律,什么明君贤臣,政治清明,皇帝以仁治天下,效仿汉朝文景二帝无为而治,休养生息。
要说这答的不行吧,好像也没啥毛病,确实从政治上来说要给百姓减负,不可再大动干戈。可你要说答得好,就有点自欺欺人了,谁都知道这些大道理,圣人的书中全写的这些玩意儿,可有用吗?这只是一个政治方向而已,朝廷要拿出什么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才是朱允炆要的。
又比如第二题,发生了旱涝灾害,怎么解决,直接答题就行了,进士们非要引经据典开篇,这倒可以容忍,可后面的内容就让人无语了。什么天灾乃上天警示,是皇帝不好好干造成的,只要改正,就能免除的迷信言论。
有些倒还答了点,朝廷下拨赈灾银两,各府县施粥,然后就是敬上天、敬神龙,乞求再无灾难。总而言之这些答案直看的朱允炆头皮发麻。
相比于南边学子的答案,北榜上的进士们明显要务实多了,他们辞藻没有南方学子那样华丽,文章也没有太多的引经据典,因为水平所限。所以,答题时他们只能多写具体的措施,不然卷子空下很多也不行,误打误撞的反而倒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比如:增加土地,开垦荒地;鼓励生育,增加劳动人口;朝廷减税;多灾地区提前屯粮,甚至还有人想到了开挖河渠等措施。
许多细致化的答案也有,这些应对之策不说有多大作用或者能否实现,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比那些空谈可强多了。
很奇怪的一点就是,在第三题的作答中,罕见的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且没有其他的意见。北榜进士们统一认为应主动出击,一年打上几次,消灭北元的有生力量,让他们无能力侵扰中原;南榜进士们则认为戍边据守即可,人家是游牧民族,不开化,咱别跟他们一般见识,再说打又打不完,劳民伤财,万一打输了可咋整,还是守住就行。
朱允炆哑然失笑,提作战的也没有说如何战,言防守的也未言明怎么守。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那些没文化的武人应该干的事。怎么打,当然是带着大头兵拿着刀去打;怎么守,肯定是领着兵卒据城而守。打仗嘛,就是这样。
在这样的煎熬中,朱允炆还是耐着性子阅完了所有的卷,分别给出分数,按南北榜给出名次。
从这次的答卷中他深刻认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论政治可以说大明在逐渐强盛,论军事,可是在走下坡路。这些年轻人对于军伍的不重视从作答中就可看出。
要知道,一个民族是否能立于世界之巅,经济固然是基础,可首先靠的就是强大的军事,只有拥有强大的军队,才可抵御外敌,安心发展经济,国家才能一步步强盛。
现在的美丽国动不动就开着航空母舰四处乱跑,这里插一手,那里踢一脚,原因无他,人家是军事强国,打不过就只好忍着了。
朱允炆深知军事的重要,别看大明现在兵强马壮,似乎所向披靡,但这是无数开国将士和士兵用鲜血换来的。幸存者都是身经百战的骁勇名将,可他们大多都已经魂归故土,存活的也已年迈,无法再现当年智勇。就拿蓝玉来说,当年他能骑马横跨荒漠草原,现在尽管心有余,力却不足了。
又加上朱元璋这些年打压武将,能杀的基本都杀了。而他们对于政治的敏感性又远不如文官那样敏锐,因此升职加薪遥不可期,这也给了朝中官员一种信号,武不可为。
这也正常,似乎每个朝代都是这么过来的,文人治世、武人治乱嘛,一个太平盛世,军事的重要性就会逐渐被世人所遗忘,所以历史上自从朱棣之后,明朝基本都是文官把持朝政,武将们都得归附于他们才可求的生存。
就拿现代来说,不也是这样吗?曾几何时,我们的先辈们浴血奋战、视死如归,无论外敌如何强大,他们不退缩,甚至在受到威胁时还能主动出击,硬生生打趴世界第一,那时的军队地位崇高,士兵们身上透着杀气,几乎无人敢惹。
短短几十年,再无战争的侵扰,人民在经济的发展中逐渐偏离重心,不爱军装爱红妆。有个词叫做居安思危,可我们只居安,却没有思危,甚至不愿意去思危。在老美满世界练兵,生怕军人血性被磨灭时,我们还在当一种笑话谈论,笑人家又浪费了多少钱,殊不知人家也在笑话我们坐井观天。
朱允炆从思绪中拉回,他感觉提升武人的地位已刻不容缓,否则明朝仍然会重蹈覆辙,尽管他也知道历史规律的发展就是王朝更迭,什么万万年就太扯了,但他还是想努力改变一下,至少让这个王朝能够发展的更强,存续的更久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