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明王朝之我是朱允炆 > 第368章 民拥军、军爱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帅!末将来迟了,请大帅责罚!”朱高煦进城后第一时间来到朱权身边,抱拳跪地说道。

“不迟,刚刚合适,辛苦你们了。”朱权疲惫的说完,只觉得眼前一黑,再无知觉。

朱高煦赶忙背起晕倒的朱权,奔赴城中疗伤。这可苦了那些饿肚子的士卒,主事的大帅与将军都离开了,也没人下令开仓放粮,他们怎么起锅做饭啊?

有心想要跟领导去说,可大帅都已受伤晕倒,生死都不明,他们怎么敢这个时候去触霉头。

就在一众士卒灰头土脸不知所措时,城内的百姓出来了。他们知道台州保住了,是因为眼前这些明军赶跑了倭寇。

从昨日打到今早,这些士卒没吃过一口吃食。现在正是用早膳的时候,于是各家做好了吃的,端出来给这些士卒食用。

早已饿坏了的士卒先是错愕,不过腹中传来的饥饿感让他们也顾不得多想,纷纷吃了起来。

包子、饼子、稀粥、馒头等等吃食五花八门,甚至有酒家还拿出肉来犒劳这些为他们守住家园的功臣。

城中一片民拥军、军爱民的祥和景象,这一现象实为罕见。大明建朝至今大小仗打了无数次,还从未有百姓这样拥护军队的。

虽然大军出征凯旋后,京师百姓夹道欢迎。可真正说起来,大多数百姓还是为了看个热闹,亦或者不得已上街表示。如今日这般民众真心实意自发犒劳兵卒的还真没有。

朱权身受重伤,好在经过救治,并无生命危险。朱高煦总算舒了一口气,要是朱权出现意外,对整个抗倭明军来说都是沉重地打击。

此时他也饥肠辘辘,腹中传来抗议声。经过长途跋涉,又同倭寇作战,朱高煦作为统帅自然不能如普通士卒那般发牢骚,甚至他都不可以露出一丝松懈疲惫。

但同时我们也要客观来说,他也是一个人,精力自然有限。饿了也要吃饭,累了也要休息,能扛到现在实属不易。

此时朱高煦才想到事发突然,他都没来及下令放粮做饭,下面的士卒还饿着肚子呢,不要再闹出什么乱子。

朱高煦急忙喊来亲卫,上街查看。

可到街上看到的景象却让他也震撼了,眼睛也有些红润。在以前,他一直认为打仗就是军人的事,与百姓没有什么关系。

而且战争的结果也只是对朝廷有所交代,说白了就是打仗为了明朝,为了皇帝。但现在他好像觉得打仗并不一定是为了皇上,在某种因素上似乎也是为了百姓。

咱们的朱高煦同志在这一刻成长起来了,台州的事情对他以后的道路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让他真正成为当之无愧的将才。

经此一战,沿海的倭寇已经寥寥无几。朱权在得到倭寇大举攻台州的第一时间就派了信使传令沐昕和朱高煦。

沐昕收到军情命令后立即想着台州回援,而向朱高煦传令的信使到宁海却没有见到朱高煦,我们都知道,那会儿朱高煦正在向台州进发的路上。

倭寇攻城损失不小,后又遇上朱高煦大军,双方大战又被斩杀数千人。好不容易逃了出去,正好又遇上回援的沐昕。

这下可就惨了,明军对疲惫溃逃的倭寇发起猛攻,直接取得大捷,斩杀过万。逃出的倭寇也就两千余人,纷纷下海远遁。

其他隐藏在山中的几百至上千不等的小股倭寇听到风声,自觉地全部跑路了。

以前借着大树好乘凉,明军来了基本都找规模大的倭寇去打,而且双方你来我往胜负难分。对于他们这种小打小闹基本没人搭理。

现如今不同了,老大哥被打残跑路,剩下他们这些小喽啰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再不跑小命就得撂这里。

当然了,也有那种胆大或者抱着侥幸心理的小倭寇,在明军的清扫下自然无处可藏,全部被奸。至此,沿海的倭患总算得到了遏制。

不过为了防止倭寇趁明军撤走,卷土重来。朱允炆下令在沿海一带本地招兵,由当地人组成一支专门抗倭的军队,交由胡宗统领,应对倭寇的再度侵犯。

至于对倭寇的老巢-倭寇半岛,朱允炆则并不考虑武统,毕竟根据历史来看,异国的殖民统治最终只会走向灭亡。英国、荷兰、西班牙等曾经横跨各州的西方殖民,最终都被赶走。

想要彻底统领这座小岛,防止他们日后生乱,对大明有一种亲近归属感,还得从文化出发。这些事儿就得让文臣来搞了,且需经几代人的努力,而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在朱允炆将视线转向南方及海外之时,北方的草原却迎来一位少年。他就是北元分裂之时最后一位统治者兀良哈木的儿子,汉名赵凡。

自此以后的大明在朱允炆的大力发展下,政治方面重用内阁,农业与经济并重发展。实行了军政分离的统治方略,避免了太平盛世重文轻武的现象。

而草原在赵凡的影响下,一批忠于黄金家族的部落归属于他,并且完成了对草原的统一。后因其母的影响,赵凡施行与大明和善的政策。

元人积极学习汉语,与大明通商往来,逐渐成为大明王朝的一份子,归属于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