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其他类型 > 我在王府中长生不死 > 第103章 杀身成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始皇十九年,八月。

南郡被破。

朝廷大军从汉中出,挥师益州方面的叛军。

崔道退守武陵郡。

他手里还掌握着一支水军,凭借江河之利,成功阻挡了朝廷的攻势。

眼见朝廷势头正盛,再这么下去,荆州兵败只是早晚问题。

崔道眼珠子一转,决定在其他地方施力。

比如,孙仁,现任新朝丞相。

他是从武陵郡走出去的。

如今武陵侯带头叛乱,要说对孙仁没有影响,是绝对不可能的。

只不过由于眼下朝廷文武的默契配合,将这一层关系的影响暂且遮掩。

一旦崔道刻意放大这件事,未必没有重燃的可能。

他的底气,来自长安谍者的情报。

“孙仁亲眷,并不在长安中。”

也就是说,当日出手的剑道强者,并不是来自长安。

放在战前这不算什么,孙氏族人的下落,甚至会成为令崔道头疼的一件事,因为他失去了掣肘孙仁的倚仗。

可当反旗举起时,原先头疼的糟心事,反而会成为助力。

一个足以将孙仁置于死地的助力。

打定主意。

荆州密探再度出动,一同行动和的还有武陵侯麾下的江湖高手。

江湖路子野,传递消息最快。

兵贵神速,正是如此。

……

半个月之后。

司隶附近,有关当朝丞相勾结叛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大敌当前此事尤为致命。

孙仁手握监察之权,当流言涉及自身时,很快就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

出手遏制,岂不坐实了崔道的污蔑。

放任自流,一旦军情传至前线,只会引起更大的波动。

无论选择哪一种,孙仁都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犹豫片刻,孙仁作出决定。

他授意下属出面遏制,自己则连夜进宫。

普天之下,能够证明他清白,有资格替他分辩的,只有天下至尊。

新始帝,王凉。

只要王凉下旨澄清,一切谣言不攻自破。

前往玄极宫的路上,孙仁有九成把握,天子会替他出面。

可是,当王凉看着他,淡淡问出一句。

“汝家小今何在。”

孙仁的坦然顿时消失,取而代之是彻骨的绝望。

他知道,自己陷入一个死局。

非己身不利,败在人心之谋,败在君心难测。

早在数月前,孙仁就知道家眷迁往会稽。

出于让他们躲避战火的考虑,孙仁没有主动上奏。

这使得他现在的处境十分尴尬。

一旦交代,则坐实了‘知叛逆不报’的罪名,有勾结之嫌。

若不交代,变相是不打自招,平白增添君臣间的嫌隙。

孙仁身居高位,仰仗的正是天子信重。

一旦失去信重,他对文官、朝堂的掌控力都将被瓦解。

正值前线优势初显的关头,尤为致命。

如今文武相宜,是建立在孙仁和严勇的约束上。

一旦丞相易位,面对平叛带来的巨大功劳,文武反目成仇,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

……

数个时辰后,孙仁满脸灰败,从宫里出来。

左右心腹殷切询问,孙仁一言不发。

他乘着马车回府。

当晚,孙仁将左右屏退,独自居于房中。

他奋笔疾书,手写了十余封亲笔文书。

其中有送到前线的,也有给其他文官领袖的。

另一部分,则传达给属下的命令。

事了,孙仁放下纸笔,如负释重地走出屋子。

漫漫长夜已尽,晨光熹微。

他如往常那般在园中踱步,迎面遇上仆人,习惯性地以笑致意。

平易与和煦,是孙丞相给人的直观印象。

待他走后,仆人四下交谈起来。

“相爷是怎么了,总觉得今日的笑容有些不一样。”负责清扫的女婢小声嘀咕。

“有些低落,许是朝政不顺。”修剪林木的老奴闷声回应。

“放心吧。相爷无碍,他可是大新的半边天,塌不了的。”有年轻的家奴出声。

话虽如此,园中的气氛还是不可避免地低迷下去。

直到半个时辰后,一道尖锐的喊声响起。

仿佛具有穿透力般,直接将相府的平静打破,荡起了重重涟漪,挥之不散,拂之又来。

“相爷……薨了!”

霎时间,相府的幕僚,门客,府卫,奴仆全都停下手里的活计。

彼此对视,都从对方眼中读到了震惊的神色。

就在幕僚准备喊人时,相府的外头忽然有一阵脚步声传来。

“陛下到!”

紧接着,一道玄色龙袍人影走下。

匆匆向内堂赶去。

随行的侍卫则迅速封锁相府,准确地说,相府方圆三里,都密密麻麻站满了士卒。

王凉走进屋中,正好看到伏于案前,全无生息的孙仁。

孙仁穿着粗袄,而代表丞相的符节和官袍,则被整整齐齐地叠好,静置一旁。

他神情恬淡,花白的长发打理得很齐整。

只是坐着,就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王凉有些愣神,缓步上前。

他颤颤巍巍伸出手,落在孙仁的身上,语气中有一丝自己都没察觉到的急促。

“定海侯,这就是……你答应朕的两全之策?”

“是朕要你这么澄清的?朕就这么不值得孙相信任!”

说到这,王凉的声音猛然拔高,神情激动。

“起来,快起来,朕要你起来!!”

屋外,所有人都听到了天子的怒吼。

怒吼中混杂七分悲戚,还有三分声嘶力竭。

一种难言的复杂情绪,迅速扩散开来。

这时,有位垂垂老矣的车夫走进,半跪着身子。

“陛下,老爷还留有一封手书,命老奴转交。”

说罢他从怀里取出一封信笺,递了出去。

“呈上来。”天子的声音传来。

很快就有太监接过信笺,走到屋里。

车夫眼见使命已成,苍老的脸庞露出一抹释然,旋即左掌运力,重重拍向心口处。

“嘭!”

老车夫心脉震断,气绝而亡。

另一面,王凉撕开信笺,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陛下在上,罪臣拜过。孙仁知己私心甚重,不敢求陛下宽恕。臣起于微末,蒙陛下提拔,始有今日。”

“值国乱当头,孙仁窃居相尊,姑妄进言,望陛下允准。荆州之乱,朝中文武……”

全篇共计千余字,皆发于内,字字真切。

王凉看完,脸上顿时严肃起来。

“来人!”

……

当日,丞相抱恙的消息,很快传出。

王凉亲自千万探视,彻底打破了君臣不合的留言。

事了,一封圣旨自宫中出。

直言丞相乃社稷肱骨,朕之臂膀。

这一系列做法,使得暗中想要兴乱的探子,只能作罢。

其余的文官领袖也收到孙仁的书信,确认丞相依旧受天子信重,于是继续坚持孙仁团结武将的方略。

朝堂公器再度运转,前线的士卒奋勇杀敌。

王凉连下圣旨,征调骑兵南征,打算以最快的速度平息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