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评判,许平和黄姗姗这对新郎新娘都算是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
更主要的,他们两家还是世交,两人从中学开始就是同学,算不上青梅竹马,也是相知多年,司仪的话里面把各种华丽的词语都用上了,不用担心会不贴切。
整个仪式既庄严隆重,又有温馨浪漫,许平的爸爸,黄姗姗的爸爸各自代表双方家长发言,为儿子女儿送上祝福。
仪式最后一项,在司仪主持下,双方宣读婚礼誓词,交换戒指,完成整套仪式,婚宴正式开始,酒店的服务人员开始川流不息的上菜。
许平和黄姗姗两人去后面换衣服,准备挨桌敬酒,婚礼到这一步,主要流程差不多就算走完了。
这时候时间将近十二点,宾客们也都饿了,上菜开吃正合适。
曾凡除了刚入座的时候和几位老头老太太点头打招呼外,一直没有说话,他们也各聊各的,反正座位之间一两米的距离,完全可以互不打扰。
宴会厅的宾客们之间很多也是互不认识,一张桌子有几个陌生人再正常不过,至于别的桌子上的人,更是没几个人去关心了。
前面的桌子安排的都是许平黄姗姗两人的至亲好友,原则就是互相交错安排,联姻联姻,以后都是姻亲,当然要互相结识了。
许平家里不差钱,宴席标准当然也不低,鲍鱼、龙虾、大螃蟹,各种珍稀食材,在饭店大厨的精心烹制下,色香味俱全,曾凡没有社交需求,从上菜就开吃,先把肚皮填饱再说。
他吃饭的速度很快,许平和黄姗姗换完衣服出来敬酒,他已经吃的差不多了。
第一桌当然要敬两人的长辈,都是自家至亲,当然没必要那么客气,也就是走个形式,集体敬一杯就完事。
离开这桌的前,许平跟许正海说:“爷,你不是研究耐高温材料吗,曾凡自己买了台中频炉研究煅烧,你们俩应该有话题可聊!”
“哦?他是哪个方向的研究?”许正海果然产生了兴趣。
“技术方面我就不懂了,你们慢慢聊!”许平和黄姗姗转战下一桌。
两个人的母亲领着他们敬酒,双方的亲戚朋友他们俩都未必能认识,各自老爸老妈轮流带着着他们介绍宾客,人家亲自来参加婚宴,总得认识一遍,说上几句话才行。
“小曾啊,你的中频炉能烧到多高温度?”许正海转头询问曾凡。
“炉内监测温度最高到过两千五百摄氏度,我设定的最高温度是两千四,实际上平均温度到不了那么高,局部的温度会比监测更高一些!”曾凡吃差不多了,拿过一张餐巾纸擦手。
“你用的什么材质坩埚,熔炼哪方面的金属材料?”
“早先就是和厂家定制的钨金属坩埚和石墨坩埚,我熔炼翡翠原石,需要金属坩埚辐射散热,不过现在我改进了一次,理论上可以耐受更高温度,只是还没有进行实验!”曾凡对老头的研究也有点兴趣,只是许正海的研究涉及机密,他不方便问。
“翡翠?据我所知,融化自然界的石头,都不需要那么高温度吧?”老头有点疑惑了。
“我的研究需要高密度的能量,温度越高越好,翡翠原石只是一个载体!”曾凡解释道。
“小曾,你是哪个专业,研究方向是什么?”
老头的话把曾凡问住了,挠了挠头说道:“我做研究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研究方向也不确定,现在的方向就是热电转换,以及新型的耐高温材料。”
“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导师是谁呀?”许正海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我没上过大学,也没有导师!”
“那你很不简单呀,跟我说说你研究的热电转换!”
“我理解的温度,就是大量原子蕴含的能量在宏观上的一个展现,任何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能量理论上都可以转换成电能,热能本质上就是高能级原子向周围低能区的扩散,我想研究一种材料,可以将高于环境温度的热量转换成电能储存起来!”
这也是曾凡来西安前产生的想法,在蛮荒世界造出来的能量球实际上就是类似的原理,将原子核聚变裂变的能量逐层分散吸收,实现了高效利用,所以才能有那么高的能效。
现实中很多热能被浪费掉了,如果可以持续吸收热能转换存储,理论上这种材料可以耐受无限高的温度。
听了曾凡的介绍,许正海惊讶了:“你很有想法呀,现在有什么困难吗,有需要我帮助的吗?你需要什么材料或许我能帮你想想办法!”
“材料方面我不缺,就是有些极端实验条件我自己不太好弄!”
“你需要什么样的实验条件?”
“五千度以上的高温,一千兆帕以上的压力环境!”
曾凡的话让老头有点无语了,这样的实验条件确实不好满足,想了想才说道:“这样的环境得去地核里面了,地幔层都没有这个温度,问题是地核那里的压力可就远不止一千兆帕了,你要实验的是什么材料?”
“以硼、碳、硅、磷、砷、硒为主的纳米管材料,纳米管材料有很好的轴向导热能力,可以迅速吸收热能,内部搭配特定结构设计,可以将热能吸入内部存储起来!只是这些材料能承受的温度和压力不好检测!”
“据我所知,国内都没几个实验室能制作碳纳米管材料,你怎么做出来的,不是在开玩笑吧?”许正海感觉眼前的年轻人有点说大话了,国内的碳纳米管研究才刚起步没多久,别的纳米管都没听过呢,在他这里感觉像卷纸管一样轻松。
“我有特殊方法可以制备,您看看这个!”曾凡从兜里掏出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黑色小球,放到许正海前面的桌子上。
眼前的小球给人的感觉漆黑无比,一点也不反光,放在那里仿佛一个光线黑洞,许正海拿在手上感觉比想象中要轻很多,温热的感觉,手指摸上去光滑无比,材质非金非玉,他竟然看不出是什么材料。
“这就是你说的纳米管制造出来的?”这个奇特的小球有点颠覆老头认知了。
宴会厅里面嘈杂声此起彼伏,许平黄姗姗还在父母带领下一桌桌敬酒,酒席上的各路宾客们也逐渐放开了,互相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劝酒声不断。
一老一少两个坐在一起,旁若无人的探讨起科学问题。
“小球的主体是碳纳米管,我希望它可以实现吸能储能,变成一个稳定的能量源,持续的输出能量!”
“它现在能抵抗多少摄氏度高温?”
“在我的炉子里面,两千四百度,三百兆帕的压力环境中,可以坚持十分钟左右!”这也是曾凡能提供的最极限环境了,时间再长小球不一定有事,中频炉肯定会扛不住,所以他准备回去后,先升级中频炉的耐热能力。
“这个小球吸收热能以什么形式储存,就算转换电能也很有限吧,超过它的储能极限,是不是就要解体了?”许正海质疑道。
“能量从外向内会高度聚集压缩,以原子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储能极限我还没有测试出来!”
曾凡最初的创意是做一个能量输出单元,内部设计的是聚变、裂变循环链路,用他的感应能力将未知能量转换成原子能释放出来,当时能量球也确实实现了他的设定目标。
在现实世界做出同样的能量球后,曾凡又突发奇想,进行了反向储能实验。
他的设想是将外部能量吸收进去,压缩到内部进行反向核反应,吸收的能量变成原子能进行存储。
这样的话,能量球就从一个单向有限能量源,变成了一个无限循环能源,更主要的是这种能力如果实现,能量球就变成一种特殊的存在,外部的能量都被吸收,它就等于近乎无敌的状态了。
如果,用相同的原理制造一艘飞船呢,是不是也会具备相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