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都市言情 > 脑变 > 第1448章 诸相非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玉梅的话并没有解答曾凡的疑惑,却让他有种似曾相识的感受,似乎和老子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点类似。

这些理论尽管有点虚无缥缈,可是对于他过去的经历,却仍然有指导意义,可以让他不至于太过迷茫。

如果因为可以随意传送,制造各种物质,就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神明自诩,想想前辈先贤留下的理论,就不至于那么狂妄自大了。

人家在两千多年前,生产力那么落后的古代都能参悟到这些,自身的感应能力达到什么程度,曾凡难以想象,反正肯定不会是普通人。

“梅姐,你会滑雪吗?”看到曾凡又不说话了,气氛有点冷,楚妍开口问道。

“我运动方面不行,别说滑雪了,外面路上有冰,走路都担心摔跤!”苏玉梅无奈道。

“其实滑雪很好学的,只要胆子大不怕摔,很容易就学会了,哪天你有空,我带你去滑雪,保证安全的,你随便滑,不用担心受伤!”楚妍开口保证。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还是算了吧!”苏玉梅拒绝,她有点形象包袱,不想在人前出糗。

“刚才你不是问曾凡能感知到什么不同的世界吗,我带你去的地方就是,他说是外星球,我也判断不出来到底是不是,你过去帮我鉴定一下!”楚妍不再绕圈子。

“没开玩笑吧?外星球,怎么去?”苏玉梅脑袋有点懵。

“你的装备新增加了传送和飞行两个大功能,传送到昆仑,那里有去的传送通道,详细用法让楚妍教你吧!”曾凡解释道。

他知道楚妍滑雪没滑够,也不惦记去金融公司上班了,一门心思找人陪她滑雪,也不去揭破。

两个女人的身影从房间里消失,一起传送去了昆仑,再从那里去烈火星。

曾凡的身影也跟着消失了,下一刻,他出现在南面一座非旅游区的山峰顶上,厚厚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寒冬腊月这里也没人攀爬,一片洁白的景象。

在烈火星的感悟,刚才和苏玉梅的交谈,还有她书房那些书里面的内容,都带给曾凡很多的启发,所以他找了这么个清净的的地方思考。

教楚妍滑雪的过程中,曾凡感应到人脑更深层的作用机制,人体神经系统的反应不仅仅局限在神经元细胞的层面,信号的传递在更微观的能量之海也有同步作用,这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他感应能力的能量来源。

他无意中激发了对能量之海的感应,所以才慢慢的有了别人所没有的感应能力,并且在一步步的摸索中,从宏观到微观有了超过常人的认知,改造了自己的身体,做出种种别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些神奇的能力给曾凡无所不能的感觉,也让他内心有些迷茫,现有的科学理论与他自身认知互有矛盾,不能给他指引方向,唯识宗的八识理论给他提供了一些不同的思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不是绝对的二元对立,主要争论的是物质第一性,还是意识第一性。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无论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承认物质和意识的重要作用,争论的只是哪个更重要。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些只是哲学层面的理论,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可是对于曾凡来说,唯物还是唯心,能决定他对当前世界的认知,也对于他后面的探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如果人的记忆和感知不仅仅存在于肉体,而是可以存在于能量之海的层面,那么佛教的转世轮回就有了现实的支撑,进一步的思考,曾凡一直无法证实的平行时空也有了存在的基础,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推测。

按照唯识宗的理论,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都不依赖于肉体而存在,并不只作用于肉身,它们在转世轮回中起着关键作用。

阿赖耶识是转世轮回的主体和载体,包含着过去世的业力种子和经验记忆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仅影响着肉身的状态,更影响着人的思想、情感、性格等精神层面的因素。

它是肉身得以生成和维持的根本依据,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消失,而是带着这些业力种子进入下一个轮回,根据业力的牵引,感召新的生命形态。

末那识可以认为是阿赖耶识的自我认知体现,与当前身体的前六识产生关联,强化了自我执念,这种执念也会反过来影响到肉身的行为和感受,进而产生贪嗔痴等烦恼,会促使肉身去造作各种善业恶业。

大多数人的行为更多的受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前六识的影响支配,认识不到更深层的末那识,阿赖耶识的存在。

曾凡已经从自身经历确认了深层意识的存在,尽管对于佛经中末那识,阿赖耶识的解释和区分不太认同,在没有形成更准确的认知前,当做一种理论参考也未尝不可。

如果人的深层意识基于能量之海而存在,似乎唯物还是唯心也不那么重要了。

人类认知的宏观世界都是基于无数运动的微观粒子构成,而微观粒子的存在和能量涨落,都与能量之海密不可分,宇宙万物一切表象都是虚幻,来源于能量之海,也可以消散于能量之海。

这不就是佛家的万法为空,诸相非相吗?

道家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能量之海相当于有,高维空间类似于宇宙奇点,时间、空间、一切物质都包含其中,体积无穷小,也可以认为不存在,相当于没有任何体积的‘无’。

佛家的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也可以做相同的理解,空对应无,色对应有,也对应世间万物表象,两者是同时存在,互相依存,道家的反者道之动,说的是世间万物在循环往复的无规则运动,处于混沌的状态。

曾凡对于高维空间的推测,在这些不同的理论中都能找到相似的解释,有了这些理论支撑,似乎他的种种神奇能力,也不是那么难以解释了。

世间万物表象既是无数微观粒子的事实存在,也可以认为是虚无的幻象,因为人受限于自身五感六识,认知的只是事实的很小一部分。

根据科学方法估算,人体大约由七千万亿亿个不同的原子组成,原子又是由更微观的原子核与电子组成,这些微观粒子时刻不停的在运动,粒子的运动时间可以用最小的阿秒来计算,一千万亿阿秒等于一秒。

原子是构成人类自身,以及世间万物的基本粒子,可是人类五感六识能感知到的,只是无数原子堆积成的宏观表象,能感知的最小时间单位是千分之一秒的毫秒,对一个信息的感知做出反应要几十毫秒。

人类对世界的最主要感知来自视觉,一般情况下,人类视觉感知能力是每秒二十四帧画面,最高也不超过三十帧,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极限接收能力也超不过五百帧画面,那还只是瞬时状态,不可能成为常态。

相对应当前世界无数微观粒子,以阿秒为间隔的运动轨迹来说,人类感知的一切,包括曾凡自己的感知,也只是世间万物表象中的表象而已。

对于整个真实存在的世界来说,可以认为物质是第一性存在,人类的意识也是基于物质而存在;可是对于个人来说,也可以认为意识是第一性存在,人的意识很大程度能决定自身感知到什么样的世界。

曾凡结合已经验证过的时空位移现象,推测自身所处的世界,或许本来就有无数的平行时空并行不悖的存在着,每个人每秒钟都在数以亿计的次数穿越时空。

他感觉到世界的真相近在眼前,从没有这么清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