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懂王 > 第459章 双圣同朝,长孙覆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59章 双圣同朝,长孙覆灭

长孙无忌一派的人被扳倒,让李治治下的朝堂安静了许多。大家伙儿都开始清醒认识到什么才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贞观时期的老臣,即便功劳再高,若是忤逆了皇权,也没有好下场。这个天朝,已经是李治说了算了。

高履行的被贬,让那些官二代们心里拔凉拔凉的。高履行其实与李治的关系一直不错,两人虽年岁相差甚多,但也算是玩伴。

作为高士廉的儿子,为官多年也没啥错处。这次被贬,说实话就是李治与武曌用来儆猴杀的那只鸡。

毕竟这些官二代们若是联合起来搞些幺蛾子,弄出来的动静也不见得小。

但是,李治与武曌却忘了一件事情,李恪与崔俊可都在海外,而且这两人现在都面临着人口短缺的现状。

自此开始,便有官员为保家中香火,偷偷送自家的庶子去海外。而大多数人所选择的便是崔俊的金山。

这一日,李治宣布诏令,今后武曌将与其一同上朝,参知政事。

此事朝堂之上几乎已经没了反对之人,这一荒唐诏令竟然就这么通过了。而那些个武曌的亲信马屁精们还给两人起了个好听的称谓,名为二圣。

五月,兵部尚书任雅相和度支尚书卢承庆一同被任命为参知政事。这卢承庆是卢思道的孙子。在武曌眼里,也算是个识时务的人。

凉州的刺史赵持满,是一个力大无穷、射箭技术高超的人,自幼便喜欢行侠仗义。

他的舅妈是韩瑗的妻子,而他的舅舅是驸马都尉长孙铨,长孙铨是长孙无忌的族弟。

因为长孙铨和长孙无忌有关联,他被牵连进了长孙无忌的案件中,被流放到了巂州。

许敬宗担心孔武有力的赵持满会制造麻烦,就诬陷他说和长孙无忌一起谋反。

赵持满被紧急召唤到京城,关进了监狱。尽管受到了严刑拷打,赵持满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说辞。

他说:“身可杀也,辞不可更!”

官员们对他没有办法,只好代替他编造了一份供词并上奏给了李治。

李治见到这份明显伪造的供词并不相信,因为这上面只有赵持满的手印,而没有其签字画押。

但是武曌却是依理主张这份供词的真实,并主张立刻杀了赵持满。并在李治身边喋喋不休日夜与之议论此事。

李治本就性格软弱,被武曌烦了几日,便下令杀了赵持满。

当月,赵持满被处决,尸体被抛弃在城西。他的亲戚们害怕被牵连,都不敢去看他,更不敢为其收尸。

赵持满的朋友王方翼对此感到叹息,他说:“栾布为彭越哭泣,这是义;周文王安葬枯骨,这是仁。下面的人不失义,上面的人不失仁,这样做难道好吗?”

于是王方翼就去收集了赵持满的尸体并安葬了他。皇帝听说了这件事后,并没有责怪王方翼。而这王方翼是被废黜的王皇后的堂兄。

倒霉的长孙铨被流放到了他的流放地后,当地的县令为了迎合上级的意图,将他用杖刑打死。

在六月份,李治下令将《氏族志》更名为《姓氏录》。

最初,唐太宗李世民曾命令高士廉等人编纂《氏族志》,对各个家族的地位进行升降和筛选,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样做是恰当的。

然而到了现在,许敬宗等人认为《氏族志》没有详细记载武姓的起源和地位,因此上书请求对其进行修改。

于是,皇帝命令礼部郎中礼志约等人根据家族的类别进行重新评定,将武姓列为最高等级的第一等,其他家族的地位则根据他们在唐朝担任的官职高低来决定,共分为九个等级。

因此,那些通过军功晋升至五品官位的士兵,也被纳入了士族之列,当时的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勋格”。

许敬宗还提出了关于封禅仪式的建议。在己巳日,他上奏说:“请让高祖和太宗一同配享昊天上帝的祭祀,太穆皇后和文德皇后一同配享皇地只的祭祀。”皇帝采纳了这个建议。

这一举措的政治目的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提升武姓家族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通过修改《氏族志》,武姓被置于最高等级。

这不仅体现了武姓家族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提升,也反映了当时皇权对武姓家族的依赖和支持。

这种做法有助于武姓家族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权力,进一步巩固其在朝野社会中的地位。

同时,这一改变也体现了此时对军事功勋的重视,通过“勋格”制度,那些通过军功晋升的士兵得以进入士族行列,这既鼓励了军事功绩,也有助于吸纳和稳定军队中的人才,增强军队的忠诚度和战斗力。

此外,许敬宗提议的封禅仪式,将高祖和太宗与昊天上帝并列,太穆皇后和文德皇后与皇地只并列,这不仅是对前代皇帝和皇后的尊崇,也是对皇权神圣性的强调,有助于提升唐朝皇室的威望和正统性。

总的来说,这些举措在政治上有助于加强皇权,维护社会秩序,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时期皇权与士族、军事力量之间复杂的权力关系和相互影响。

通过这些政策,朝廷试图构建一个更加稳定和有序的社会结构,以巩固其统治基础。

但是,许敬宗等人的真正目的,只是在于拍李治与武曌的马屁。善媚上者,皆有私欲。

原本,朝堂之上经过长孙无忌一案后,大家都觉得应该能风平浪静一阵了,但是所有人都低估了武曌的小心眼以及睚眦必报的性格与狠辣的手段。

到了七月份,大唐算是入秋了,但是微凉的西北风迟迟未来,长安依旧炎热。

李治突然下令御史前往高州追捕长孙恩;前往象州追捕柳奭;前往振州追捕韩瑗。并将他们戴上枷锁押送到京城,同时命令相关州县官员记录下他们的家庭成员的情况。这长孙恩乃是是长孙无忌的族弟。

李治命令李绩、许敬宗、辛茂将与任雅相、卢承庆轮流负责重新审查长孙无忌的案件。

许敬宗还派遣中书舍人袁公瑜等人前往黔州,再次审问长孙无忌的反叛情况。

当他们到达后,便逼迫长孙无忌自缢。

李治又下诏命令柳奭和韩瑗在到达的地方立即处决。

使者奉旨在象州杀死了柳奭。但韩瑗已经在路上发病死亡,使者验明正身后返回。

三家的所有财产被没收,近亲都被流放到岭南,成为奴隶和婢女。

常州刺史长孙祥因为与长孙无忌有书信往来,被判处绞刑,而长孙恩被流放到檀州。

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彻底清除长孙无忌及其家族的政治影响力,加强中央集权。长孙无忌这样的重要政治人物,他的家族与人脉在政治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旦等他缓过劲来开始报复,其所带来的后果很有可能是灾难性的。

李治通过追捕、审问、处决和流放长孙无忌的族人和关联者,可以彻底削弱这个家族的政治力量,防止他们对皇权构成威胁。

此外,通过对长孙无忌家族成员的严厉处罚,李治也在向其他潜在的政治对手发出警告,表明任何对皇权的挑战都将受到无情的打击。

这种做法有助于维护皇帝的权威,确保政治稳定。

但是,这些举措在短期内可能有助于巩固皇权和维护政治稳定,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和政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至少是在为以后的武曌篡唐做好了政治上的铺垫。

大唐这边的政治斗争搞得轰轰烈烈,整个朝野阴云密布。但是在金山,却有着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