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历史军事 > 大唐懂王 > 第478章 为孝道崔俊闭关,为明堂李治再改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8章 为孝道崔俊闭关,为明堂李治再改元

崔俊第二天便去找了孙思邈,询问自己如何能突破到一品之境。

孙思邈问其为何变得如此急迫,言说应顺其自然。

崔俊便叹一声,父母年事已高,盼孙急切。自己为人子,当尽孝道。

孙思邈沉默良久,叹一声便取一药丸给崔俊,让其留下服药,并安心留在身边闭关修炼。

崔俊当即服药,并随孙思邈至一草屋安心修炼起来。

在乾封三年的三月六日,由于朝廷对明堂的制度已经有了初步的决议,因此赦免了天下的罪犯,并将年号改为“总章”。

明堂是皇帝宣讲教化、发布政令的地方,自唐朝建立以来,虽然多次讨论过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形成固定的制度,直到现在才初步确定下来。

当时,还特意将长安和万年两个县分开,设立了乾封和明堂两个新的县,以此来表明建立明堂的决心。

明堂制度是指帝王用于宣明政教、举行重要礼仪和政治活动的场所的一系列规定和建筑形式。

明堂作为礼制建筑,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也是朝会诸侯、发布政令、大享祭天,并配祀宗祖的重要场所。

但是,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花钱造一堆建筑罢了。别看明堂听着像一座大点的建筑,但实际上,明堂却是一个超大的建筑群。

若是要达到李治与武曌设想的那种规模,怕是要掏空三年的国库才够。所以,表面朝臣都同意了明堂的建设,但是实际上,正要开始建设明堂之时,李治就会发现,户部根本拿不出几串钱来。

这便是大臣对付专制的武曌与李治所用的手段,软钉子大法。你只管施压,我也绝对赞成,但是一旦开始实施的时候,便找各种困难当做理由要你解决。

你能解决,我就办,反正困难都没了,还有啥办不成的?若是你也解决不了,那么对不起,老子也没这个本事。

如此一来,朝臣既不会得罪上级领导皇帝大人,又能与不合理的要求进行抗争。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位置与脑袋都能保住,还不会让老百姓在屁股后头戳脊梁骨。

在唐高宗中章元年的十月二十九日,释智俨去世。智俨是华严宗的第二位祖师,俗姓是赵,出生于天水。

他在隋朝仁寿二年出生。十二岁时,智俨跟随沙门法顺进入至相寺,并从法顺那里学到了深刻的教诲,同时也向一位梵僧学习了梵文。

十四岁时,智俨出家为僧,并从法常、僧辩那里学习了《摄大乘论》。

二十岁时,智俨受了具足戒(佛教比丘的戒律),此后他广泛学习了多部佛教经论,包括《四分律》、《迦延》、《毗昙》、《成实论》、《十地经》、《地持论》、《涅盘经》等,并从名僧静琳那里广泛学习了关于心的教义。

由于佛教经典众多,难以一一学习,智俨在经藏前立誓,随机抽取经典,结果得到了《华严经》的第一卷,于是他决定专注于研究华严经,并在智正法师那里听讲。

后来,他深入探讨了慧光对《华严经》的注解。到了二十七岁,智俨撰写了《华严经搜玄记》。

他一生撰写的经论义疏共有二十多部,包括《华严孔目章》四卷、《华严五十问答》二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金刚般若经略疏》二卷、《楞伽经注》七卷等。

智俨阐释了华严经的根本要义,并建立了十玄缘起的新学说,使得华严宗的教义和修行方法大致完备。

智俨的华严思想体系主要受到了慧光的别教一乘说、无尽缘起说以及《十地经》中的六相义的深刻影响,其中最关键的思想是十玄缘起。

在晚年,智俨广泛弘扬华严教义,并亲自为皇太子讲经。智俨去世时,享年六十七岁。

他的弟子中包括薄尘、法藏、慧晓、怀齐、义湘、道成等人。

其中,法藏是华严宗的第三位祖师,也是华严宗实际的创立人。义湘是新罗(朝鲜古国)人,学成归国后大力弘扬华严经,被称为海东华严宗的第一位祖师。

《老子化胡经》是西晋时期道士王浮所写的一部经书,内容主要推崇道教,同时诋毁佛教。但由于书中的描述过于荒谬,经不起佛教徒的反驳。

尽管李唐王朝尊崇老子,推崇道教,但面对《老子化胡经》中不合理的内容,朝廷也不得不多次下令将其销毁和焚弃。

在总章元年,李治与武曌召集百官、僧侣和道士在百福殿讨论这部经书。

在讨论中,道士们无法反驳反对意见,李治于是下令搜集天下所有的《化胡经》并焚毁,禁止将其列入道教的经典之中。

不久之后,洛京恒道观的桓彦道等人上奏请求保留这部经书,但朝廷的诏令仍旧是将其删减和废除。

这一做法,虽说是出于辩证清源立场,但是朝廷并未向天下昭告此事的原因。所以,百姓们便觉得这是皇家有意在推行佛教而踩踏道教。

于是乎,民间有更多的百姓开始信佛,让全国寺庙的香火更加鼎盛起来。也有更多有学问的人加入佛教的研究中去。

释道世,字玄恽,俗姓韩,出生于京兆长安。为了避讳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的“世”字,他以字“玄恽”为人所知。

他在十二岁时于青龙寺出家,并精通佛教律宗。在显庆年间,释道世参与了玄奘法师的佛经翻译工作,后来应诏入西明寺辅助宣讲经文和讲法,因此他的道名广为流传。

在讲经之余,释道世广泛阅读佛教经典,并撰写了许多着作。

他的着作包括《大小乘禅门观》十卷、《大乘观》一卷、《四分律讨要》五卷、《四分律尼钞》五卷、《金刚经集注》三卷等。

然而,他最着名的作品是《法苑珠林》。这本书是一部佛教经典的类书,是根据他之前写的《诸经要集》扩充而成的。

原书有二十卷,扩充后达到一百卷,于总章元年完成,历时十年。

兰台侍郎李俨为《法苑珠林》写了序言,使其在世间流传。

《法苑珠林》共分为一卷一篇,从《劫量篇》到《传记篇》共有一百篇,每篇下面又分部,总计超过六百部。

每部的开头都有“述意缘”,总结该部的主要内容,以及“引证缘”,广泛引用故事来证明经文。最后还有“感应缘”,引用实际事例来证明经文。这本书按类别编纂,便于检索和查阅。

所收集的佛典非常丰富,引用的典籍达到四百多种,除了佛经,还包括儒家经典、道家经典、野史和杂记,保存了许多资料,其中不少是已经失传的作品,极为珍贵。

武曌得知后,命人取《法苑珠林》来观读,大赞其妙。随即命人赏赐释道世绫罗绸缎与黄金若干。

而总章元年,就这么平静地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