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小说旗 > 武侠修真 > 侠道崛 > 第231章 我把前言作后叙 只因世间敬佛神(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1章 我把前言作后叙 只因世间敬佛神(上)

前言后叙之前言

做为一部武侠小说,我想宣扬的是爱国、正气、善良以及侠义精神。做为一个写武侠小说的人,我也希望并努力使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具备这些精神,当然,这有些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了,只能算是个期望。

在刚要写这篇小说之前,我曾经一再警告自己,不能写的章节太多,最多控制在一百章之内。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想写的太繁杂臃肿,让大家容易脱节。本身做为悬疑类型的小说就要一遍一遍的重复强调某些文字,若再一味的追求字数换取稿费那就真的如注水一般了。这样会毁了小说本身,无论小说好与不好都是作者的心血,谁愿意为了钱毁了自己的心血呢?也许真的有人会愿意吧。

当然,我觉得紧凑一点的小说比较适合现在快节奏生活的读者。

可能有人看过小说之后会说,小说是紧凑了,可是有很多人物的故事还有没有全面铺开。这部小说里只有王再笑一人的故事是完整的,别人一样很精彩,但却少了那份描述。是的,我承认。但是我想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就是王再笑,所以在这部小说里,他的故事完整就可以了。当然,其他“十三位绝世少侠”、包括“十三位绝世少客”中也不乏侠之大者,至于他们的故事,我会在别的小说里体现。

另外有一点我也要说明一下:这部小说虽然都有史料及历史年份的记载,但它不是历史,顶多只能算借鉴历史,充其量也只能叫它“江湖野史”。为什么要借鉴历史?因为我不想写一部架空历史的小说,那样会误导青少年。也希望以后无论何人何时何地,大家都不要误导了小朋友的历史观。同时声明一下,我不是历史学家,甚至算不上作家,只能是这部小说的作者。

至于这部小说的写法,第一,我希望它有吸引人的剧情;第二,我尽量做到简洁;第三,我尽可能的使用现代语言特点,让每一个读者都能接受,但做为武侠小说,还是要有一定的古典元素的。如果这其中结合的不好,请读者见谅。

这里要着重说一说小说中的几个人和几件事,因为我感觉这几个人、几件事都与本书有着莫大的关系:

据江湖野史记载,开篇第一章银龙铁扇出现的年份是公元1050年,北宋仁宗皇佑二年,当时虽然并立政权诸多,但是相对整个北宋来说,国家还算是比较稳定的。银龙铁扇当时的年龄应是三十三岁。

从那一年算起,“二十六侠”比武盛会自六十年前开始举办第一届,也就是宋太宗淳化元年,即公元990年。其后每十三年举办一届,至公元1042年,也就是此文的八年前,一共举办了五届。五年后,即公元1055年,将举办第六届。而故事也是在五年后(第二章)正式开始。

天少君与战帝一战发生在公元975年,北宋太祖开宝八年。当时天少君与战帝才过而立,而陈抟老祖已经是104岁的高龄,早已不问世事。

天少君是一位神秘人物,唯一可以追溯的就是,他乃是上古黄帝的后人,他的武学也是由黄帝的《中平五典》所幻化而来的。

战帝是李唐后人李占娣(名字有待考究),他经历了残唐五代,同时,他的武学是承袭了上古蚩尤的《兵四方》。所以,他与天少君注定是旗鼓相当的对手。

陈抟,871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亳州 真源县人,即今河南 鹿邑县 太清宫镇陈竹园村人,后人称为“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曾隐于 武当山九室岩,后移 华山云台观。正因为他隐居之所曾由武当迁往华山,所以才会有后世华山、武当为了他的绝学而发生的争斗。

花流水的百花岛,正文中有介绍,它的原形就是钓鱼岛。据相关史料记载,冲绳岛(现被日本所占)最早就是天孙王朝,天孙王朝从隋朝时就臣服于中原,为中华属国,至于将来它会不会独立或者公投回归我国,我想大家都很期待。而钓鱼岛的主权毋容置疑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这个故事是我必须加上去的,因为那句老话:文学作品也许没有国界,但作者是有国籍的。

孤星泪的身世与大宋皇家秘史。大宋自太祖皇帝赵匡胤因“皇袍加身”而开创大宋。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烛影斧声”其帝位被其弟太宗赵光义所得。

赵光义生有九子,长子赵元佐(965-1027)原名赵德崇,字惟吉,宋真宗赵恒同母兄,生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太平兴国七年,出宫居住在内东门别宅,担任检校太傅、同平章事,封为卫王;次年,迁居东宫,赐名赵元佐,加任检校太尉,进封为楚王;雍熙元年,叔父齐王赵廷美去世,赵元佐因此生病发狂;雍熙二年,赵元佐醉酒后,纵火烧宫,被废为庶人;咸平五年,复封楚王,任右御林卫上将军。

咸平二年,任左金吾卫上将军;大中祥符元年,加太傅;大中祥符四年,升为太尉兼中书令;大中祥符七年,加枢密使、同平章事、尚书令;次年,拜天策将军、兴元牧;天禧元年,加雍州牧,赐赞拜诏书不名;乾兴元年,宋仁宗即位,封为江陵牧;天圣五年去世,时年63岁,赠河中牧、凤翔牧,追封齐王,谥号恭宪,陪葬在永熙陵。明道二年,改封为潞王,后又改封为魏王。

次子赵元僖(966-992)原名赵德明,生母不详。太平兴国七年,授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为广平郡王,与卫王赵元佐同日受封;太平兴国八年,进封为陈王,改名赵元佑;雍熙三年,赵元佑因病,改任开封尹兼任侍中,改名赵元僖;端拱元年,进封为许王,加任中书令;淳化三年去世,时年27岁,追赠皇太子,谥号恭孝;乾兴初年,改谥昭成。

三子宋真宗赵恒(968-1022)原名赵德昌,楚王赵元佐同名弟弟,生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太平兴国八年,授为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韩王,并改名赵元休;雍熙三年,改名赵元侃;端拱元年,封为襄王; 淳化五年,进封寿王,加检校太傅、开封府尹;至道元年,册立为太子,改名赵恒;至道三年,宋太宗驾崩,在宰相吕端拥立下继位,改年号咸平。

赵恒即位之初,勤于政事,在主战派寇准等人的劝说下,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但他惧怕辽国的声势,在澶渊定盟和解,和辽国约为兄弟之国,即为“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赵恒在位后期,任用奸臣王钦若、丁谓为相,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乾兴元年,赵恒驾崩,时年55岁,谥号文明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四子赵元份(969-1005)原名赵德严,生母不详。太平兴国八年,改名赵元隽,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熙三年,改名赵元份,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端拱元年,进封越王;淳化年间,兼领建宁军,改宁海、镇东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加中书令,徙永兴、凤翔节度使,改封雍王;永熙年间,该封商王,为山陵使,拜太傅;宋真宗北征时,为东京留守。景德二年去世,享年37岁,赠太师、尚书令、郓王;后改封陈王、润王,其孙为宋英宗;治平年间,追封鲁王。

五子赵元杰(972—1003)原名赵德和,生母不详。太平兴国八年,改名赵元杰,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端拱初年,加侍中、成都尹、迁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淳化年间,徙封吴王,领扬润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镇江军节度使;至道二年,改任扬州大都督、淮南忠正军节度;宋真宗即位后,历任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徐州大都督、武宁泰宁等军节度使,并改封为兖王;咸平年间,加守太保。咸平六年去世,时年32岁,赠太尉、尚书令,追封安王,谥号文惠,后改封邢王、陈王。

六子赵元偓(977-1018)字希道,生母不详。端拱元年,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宋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至道四年,加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至道五年,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大中祥符二年,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咸平六年,进位太尉;咸平八年,因荣王宫大火,徙赵元偓宫于景龙门外,加兼尚书令;天禧元年,改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天禧二年,中风而死,时年42岁,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谥号恭懿。

七子赵元偁(981-1014)也作赵元侢,生母不详。端拱元年,授检校太保、右卫上将军,封泾国公;宋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安定郡王,进检校太傅;景德二年,迁宣德、保宁两镇,进封舒王;大中祥符元年,封禅泰山,加检校太尉兼侍中,移平江、镇江军;大中祥符四年,加兼中书令,改镇南、宁国军节度使;次年,拜太保。大中祥符七年去世,时年34岁,赠太尉、尚书令,追封曹王,谥恭惠;后改封华王、蔡王。

八子赵元俨(985-1044)生母王德妃。自幼聪明过人,深受宋太宗喜爱,一直养育宫中,计划年满二十岁时封王,因排行老八,时称“二十八太保”。宋真宗即位,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咸平元年,为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大中祥符元年,改昭武、安德军节度使,进封荣王;大中祥符四年,加兼侍中,改镇安静、武信,加检校太尉;祠太清宫,加兼中书令;因奴婢纵火烧宫,被降封端王,出居故驸马都尉石保吉第。

不久加镇海、安化军节度使,封彭王,进太保、太傅,历任横海永清保平定国节度、陕州大都督,先后改封通王、泾王;宋仁宗即位,拜太尉、尚书令兼中书令,徙节镇安、忠武,封定王,赐赞拜诏书不名。天圣七年,封为镇王;明道初年,拜太师,换河阳三城、武成节度,封孟王;改永兴凤翔、京兆尹,封荆王;后迁雍州、凤翔牧;景佑二年,大封宗室,授荆南、淮南节度大使,行荆州、扬州牧;庆历四年去世,时年60岁,追赠天策上将军、徐兖二州牧、燕王,谥号恭肃。

九子赵元亿,生卒年不详,生母不详,早亡。追赐名,封代国公。徽宗即位,加封崇王。

三子赵恒阴差阳错的成了真宗皇帝后,育有六子,只是这六子却多有早亡。温王赵褆、昌王赵只、信王赵祉、钦王赵祈、悼献太子赵佑均被记载早亡。所以最终赵祯继位。本书中的知县卓南便是太子赵佑。

而让人奇怪的是仁宗赵祯所育三子赵昉、赵昄、赵曦也如上几代一样,更甚者到了这一代竟然均是早亡,无一例外。而本书中的孤星泪便是其第三子赵曦。

前言后叙之后叙

我家里有一本古书,据我爷爷讲是元朝人郑德辉所着,书已经残缺不全了,甚至有的页码一碰就烂了,至于是不是郑德辉所着,因为上面没有注明,我也不敢肯定。不过我还是查了查谁是郑德辉,原来就是元世祖年间的四大杂剧名家之一的郑光祖。

我们权把这本书当成郑德辉的所写的,他在书中提及关于“十三位绝世少侠”、“十三位色世少客”、银龙铁扇及“九煞”这些人,他认为这些人之间的江湖争斗其实就是一场神仙斗法,而这群人皆为星神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