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小说旗!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由检和他们兑换银元的时候,就让两人签订了一个协议。

这两人手中的银元,不能在朱由检控制区兑换。

除了新大明境内,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兑换!

他们能赚多少,是他们的本事。

但是,他们赚取的银子,必须拉回大明。

若是两人将金银放在大明国外,那就别怪朱由检不讲情面!

这两人,是朱由检手里的狼。

多给他们利润,才能更好的推动银元。

因此,这两人的兑换比例,是最低的。

而朱由检掌控区内,兑换银元的生意,都是内廷直辖的。

就算是户部,也无权插手。

这个规定,就让新大明境内,银元的兑换比例,掌握在朱由检手上。

……

张书堂之所以提出这个兑换比例,可不是什么技术进步……

银元是压制钱币,“嘭咚”一声,就出来了!

只要突破了思路,制造好了模具,哪来的什么匠人手艺生疏的问题……

实在是——朱由检兑换出去的银元实在太多了,民间不稀罕了,兑换比例这才下降的。

甚至,要不了多久,银元就会回归到面值本身。

也就是一枚银元,相当于一两银子。

当然,就算是这个价格,朱由检还是暴利的。

因为一枚银元的含银量,只有五钱……

……

因为朱由检控制区内,兑换银元只有朱由检掌握,因此,这个兑换比,李舒晟是没有异议的。

按照《大明商业法》规定,若是无故大量携带白银,离开大明(朱由检控制区),就涉嫌走私贵重金属。

是要坐牢,甚至丢了脑袋的!

管控金银外流后,这件事朱由检必须做!

除非这些商贾将白银藏起来,若不然,兑换多少,都是由朱由检说了算。

这是事关货币发行权的大事!

这是政权能够稳固的根基!

身为后世人,哪怕不懂经济,朱由检也知道该怎么做。

而白银……

朱由检控制区——除了直接和官府做生意,若不然,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直接使用白银交易。

一旦被人举报,就是三倍以上的罚款,甚至判刑!

这也就导致了,世家大族,必须要将手中的白银,换成了银元,才能正常的流通。

这样就让银元,成为了法定流通货币。

朱由检的金融战争,才有了成功的环境。

……

对于这一切,李舒晟心知肚明。

因此,他根本就不敢去要十万白银。

不说要来除了窖藏,一点用处都没有……

单单他还有三百万股本,压在皇帝手中,李舒晟就不敢因小失大。

张书堂装模作样的换算一番,笑道:

“如此,李家可以分得分红三万枚。”

张书堂拍拍手,沉声道:

“来人,将李家分红拿出来!”

走出来了一百个兵卒,人人手里都捧着一个托盘,托盘内是三百枚亮晶晶的银元。

这些刚刚出厂的银元,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射着金属光芒。

亮瞎了所有人的眼睛。

百位身穿皮甲的军卒,手捧铺着大红绸布的托盘,整齐划一走出来的一幕……

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我滴妈呀!

竟然真的给分红了……

老天!”

世家公子们,坐不住了。

一堆堆的,凑到了一起,彼此窃窃私语起来:

“三万银元啊!”

“我滴天啊!

拿到江南去,就算不做生意,单单跟他们兑换了银子……

这可都不止十万白银啊!”

“是啊!

老天爷啊。

李家赚大了啊!”

豪门子弟们,眼馋的直流口水。

他们本以为皇帝是敲诈李家。

却不想,竟然真的给了李家分红?

还直接给了这么多!

老天!

自家家主糊涂啊!

白白丢了这诺大的好处!

……

在清廷大军开入南阳,绞杀李自成势力之前——

南阳,可是天下最大的六大都会之一!

这是当时的商业枢纽。

不管东来西往,还是南上北下,都要经过南阳。

清初以前的南阳有多富——单单南阳城,直到清末,都没恢复到了鼎盛状态。

朱元璋下令重修南阳城,单单内城城墙,就广达六里多!

县志中的明代南阳城

这可只是一个内城啊!

南阳城当时有多大,就可想而知!

明代史书记载,南阳外城城墙,广达72里!

在外城之外,还有大量的街道、商业、居民区!

明朝灭亡后,清军在这里,与明军残部王光泰等(郧阳明军)、李自成残余势力等,进行了长达近三十年的拉锯战。

直到康熙初,李来亨自焚前,夔东十三家,还数度经过谷城大山,攻占南阳境内数座城池。

今日的南阳人民公园,有一个土山,名叫“望仙台”。

旁边有“张将军收瘗枯骨碑”。(据说名唤张应祥。)

这是去年11月份我老婆住院时,我正好在写这本书的大纲,就让朋友给我拍的

这个碑现在还在!

这是清军彻底占领南阳后,收埋的死难百姓。

埋在这座山下的枯骨,高达十几万具!

清军占领南阳后……

这座全世界最大的六座城池之一的南阳——没了活人。

史称:白骨盈野,野狗遍地。

张应祥不得不打造木笼,将士兵放置在各处,射杀野狗、狼群……

甚至,经过清廷两百六十余年的统治,竟然只是恢复到了内城的规模而已……

这就是“梅花城”的由来!

……

明末以前的南阳,可不是后世那个定位农业区的南阳。

这是商业重地!

就拿李家为例。

万历初期,棉花种植刚刚开始在南阳传播。

李贤家族第一次种植棉花时,单季种植棉花田亩,就高达一千多亩。

而李家,只是当时南阳十几个大家族之一!

(因为出了个贤相李贤,是以史书上只记载了李家的数据。)

这时期,南阳人口……

历史明确记载为519万丁口!

(16--59岁的缴纳丁税男女人口数,不是总人口。万历初年记录。)

钞关(可以理解为商税关卡)33个!

而同期的河南省会开封,只有1个。

要知道,南阳境内的唐白河、荆紫关丹水沿线,这两条商路的商业规模,是当时全国之最。

甚至要比运河都高!

(运河承担了南粮北运,导致了商船通行时间大增。)

若要用后世来对比,当时的南阳,就是后世的江浙沪。